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0bf07e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30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15.1 两种电荷

【学习目标】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重点难点】

1.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2.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学习内容一:两种电荷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32—P33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量的单位是库,符号是C。 5.实验室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带电。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动手做一做:用塑料笔在头发或衣服上来回摩擦几次,再让它去接近碎纸屑,有什么现象发生?

答:碎纸屑被吸引到塑料笔上去了。

小结:这个现象说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演示课本P32的“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你看到什么现象? (1)将两根玻璃棒互相靠近,玻璃棒怎样运动? (2)将两根橡胶棒互相靠近,橡胶棒怎样运动? (3)将橡胶棒与玻璃互相靠近,两棒怎样运动?

现象:靠近的两玻璃棒或橡胶棒会相互排斥,靠近的橡胶棒与玻璃棒会相互吸引。 总结: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二种,且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演示实验15.1-2,说说怎样用验电器来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电? 答:用被检验的物体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下面的金属箔张开,则说明物体带电,反之则不带电。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1.金属验电器是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来工作的,我们可以从金属箔张开的角度的大小来粗略比较所带电的多少,但是不能检验带什么电。

2.利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也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即时练习】

完成P35第1、2题。

1

学习内容二:原子及其结构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33-P34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的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核外运动。

-19

2.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的电荷量是1.6×10C 。

3.原子核带正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的数目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数目是相等的,所以对外不显电性。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阅读P34的第二段文字后回答:为什么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

答: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二个物体相互摩擦,对电子束缚本领弱的物体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反之对电子束缚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此负电占优势,对外显负电。

小结::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摩擦起电不能创造电荷也不能消灭电荷,只能让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即时练习】 完成P35第3题。

学习内容三:导体与绝缘体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34-P35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2.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演示课本P34的实验:“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两验电器用橡胶棒连接起来,A、B的金属箔会发生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答 :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仍闭合,这表明B还没有带电,说明A的电荷没有通过橡胶棒转移到B上去。

2.用金属棒将两验电器连接起来,A、B的金属箔会怎样,这又说明了什么?

答 :A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变小了,同时B的金属箔张开,这说明B也带了电。A的电荷从金属棒上转移到B上。

小结:电荷容易在金属物体上通过,很难在橡胶棒上通过。

3.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

答:人体、大地、水等容易导电、玻璃、橡胶等不容易导电。

4.找一段导线,观察一下,说说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

答:导线的内芯用金属物质制作是导体,可以让电荷通过,外皮用橡胶制作是绝缘体,可防止人触电。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1.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在于“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而不是“能”或“不能”,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导体与绝缘体可以相互转化。比如,干燥的空气是绝缘体,但闪电的电压太高,可以击穿空气,这时候空气也容易导电。湿的木棒如果变得很干燥,也会从导体变成绝缘体。

2

2.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溶液导电靠的是离子。比如不纯净的水。 【即时练习】 1.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若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则可判断,该物体是( A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带正、负电都可能

2.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①人体②橡胶③塑料④湿木头⑤陶瓷⑥ 酸、碱、盐溶液,属于导体的是( C )

A.①③⑥ B.③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 15.2 电流和电路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初步了解通路、断路、短路、用电器被短接。 【重点难点】

1.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 2.电流的形成,画电路图。 学习内容一:电流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36-P37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流向电源的负极。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在上一节中图15.1-5的实验结果说明,电荷在金属导体中做了定向移动,但这种移动瞬间就结束了,那么,要想得到持续不断的电流,让小灯泡持续发光,应该怎么做呢?请用老师提供的器材,按要求完成“想想做做”中的实验。

小结:要想让小灯泡持续发光需要二个条件:(1)要有电池(即电源);(2)用导线将用电器与电池连接起来,形成闭合的回路。

2.金属导体没有接入电池两端时,其中的自由电子怎样运动的,能否形成电流? 答:不能形成电流,因为自由电子的运动方向是随机的。 3.电流是怎么样形成的?电池的作用是什么?

答: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作定向移动,就会形成电流。电池的作用就是给这些自由电子提供一个定向的推动力,迫使自由电子向一个方向移动,这样才能形成电流。

4.物理学是是怎么规定电流方向的?实际的电流方向与规定的电流方向有什么关系? 答:在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这个方向是人为规定的,而在实际情况中,在不同的导体中,作定向移动有的是负电荷,有的是正电荷,有的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所以物理学中的电流方向,并不一定等同与实际的电流方向。

5.在实物图或电路图中我们怎么标记电流方向?请标出P40第1题实物中的电流方向。 答:从电源正极出发,用箭头在导线上标出 ,箭头的方向表示电流方向。

3

6.阅读P37“想想做做”,为什么可以利用发光二极管来判断电流方向?

答:因为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只允许电流从一边流向另一边,它相当于一个单向阀门。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在金属导线中,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即时练习】

从显像管尾部发射出来的电子,高速撞击在电视机荧光屏上,使屏幕发光,则在显像管内( B )

A.电流的方向从灯丝到荧光屏 B.电流方向从荧光屏到灯丝

C.显像管内是真空,无法通过电流 D.显像管中电流的方向不断改变 学习内容二:电路的构成、电路图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38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消耗电能的装置叫做用电器。

2.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组成了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叫电路。

3.常见的用电器有:灯泡、电动机、电铃等,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发电机等。 4.画出几种常见的电器元件符号: 干电池__;开关__;灯泡__ 。 5.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用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组装一个最简单的电路,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小灯光发光? 答:开关要闭合,此时电路中才有电流,灯泡才能发光。 2.观察组装的电路,讨论一下各个部件的作用。 答:干电池——电源 提供电能 小灯泡——用电器 消耗电能

开关——控制装置 控制电路的通断 导线——输送装置 输送电流

3.能否将我们组装的电路原封不动的画下来?如果不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答:画图时如果把电池、电灯等物体原样画出来,既麻烦又不清楚。为了方便,我们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把它们的连接情况画出来,这就是电路图。

4.观察图15.2-5的各种常见的元件及其符号,并分别画出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的符号。

答:电源:,开关:, 导线:,灯泡:。

5.用你掌握的符号把自己组装的电路画下来。比一比。看谁画的更准确、更美观。 6.观察图15.2-6,看右边的电路图,然后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左边的实物图连接好。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电路图呈长方形,大小要适中,美观大方;

导线连接要到位,符号要准确,除开关外不留断口,规范,元件位置得当,分布均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