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0fc0e3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3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 D 本题主要考查对最小分度值的意义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理解与运用.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但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如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则准确到毫米级,毫米级以下为估计值;为了减小误差通常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数据处理时通常是先将错误数据删除,然后求平均值并保留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将数据12.38cm,12.36cm,12.38cm,12.34相加后求平均值得12.365cm,因测量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最接

近真实的测量记录应为12.37cm(四舍五入法).由此可见选项A、B、C都不正确.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求平均值后要四舍五入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 A

3. A 对于“5.37cm”,“3”对应的单位是mm,所以刻度尺想最小刻度是1mm,测量结果能够准确到1mm. 故选A. 4. B

A、刻度尺容易发生倾斜,这样测量出的数值不准确,故A不是最佳测量方法;

B、因为是测量圆柱体的直径,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圆柱体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用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中间的长度代替了圆柱体的直径,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用末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减去起始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即可得出圆柱体的直径.故B正确 C、无法测出圆柱体的直径,且刻度尺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故C错误;

D、方法正确,但是刻度尺的起始端或末端没有对准一个整数刻度线开始测量,故D不是最佳测量方法. 故选B 5. A

6.C

7. D 长度的测量.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应准确到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在最小分度值以下应再估读一位;

根据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逐一分析各选项,做出选择.

解答:解:(1)18.74cm=187.4mm,测量结果准确到mm,符合题意; (2)1.87×102mm=187mm=18.7cm,测量结果准确到cm,不符合题意; (3)0.187m=18.7cm,测量结果准确到cm,不符合题意; (4)1.874×102mm=187.4mm,测量结果准确到mm,符合题意; 故选D.

8. D 9. B

二、填空题

1.(1)紧靠,放正 (2)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垂直 (3)单位,估读,一 (4)待测物体,精密 2. 1000, 0.1 , 0.13, 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