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图形初步复习课说课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几何图形初步复习课说课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1460f7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99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复习课说课稿

武威十九中 邱雪玲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复习课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流程、教学板书、教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

一、教材分析 (首先是教材分析,将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内容是对图形的初步认识,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小学阶段学生对正方体、长方体、点、线段等几何图形已有了感性认识,因此对几何图形并不陌生。从课程设置看,本节课的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以及立体几何的基础。从发展学生能力看,本节知识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对培养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既有的知识和能力,遵循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几何模型或实物,体验、感受、认知以生活事物为原形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图形。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学习空间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识别简单的几何图形是教学重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是教学难点。

(基于对教材理解结合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如何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下面我们来研究第二个方面:教法学法) 二、教法学法分析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以直观感知、无意注意为主,空间观念较薄弱,经过本节学习及生活中大量几何图形的直观表象,使本阶段的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 “整体教学”的“三加工”、“三导学”的循环教学模式,一是教师加工知识导图,编制导学案,以图导案;二是教师加工导学案,实施教学,以案导学;三是学生加工学案,理解、应用、归纳总结,形成学习导图,以学导图。模式方式,注重实验探究、直观演示和模型展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以上就是教法学法分析,如何具体施呢?下面我们来看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把它分为五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二)探索新知,合作学习;(三)学以致用,强化新知(四)学案测评(五)总结交流,布置作业

第一个教学环节是: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活动前凑:首先请学生欣赏几何图形。认识到这些简单或复杂的图形,构成了我们身边多姿多彩的世界。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认识美、体验美。通过这种美把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没有理由不学数学,没有理由不学好数学。之后出示第四章知识结构图,师生回顾复习第四章内容。

(此时教师点出本节课题,激励学生你有没有信心学好它?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探索新知,合作学习)

(二) 探索新知,合作学习,本环节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1、各个小节的知识回顾一下。

问题2,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有哪些?(学生合作交流)

问题3、如何画立体图形三视图?

问题4、试一试,展示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有11种,你能看得出什么规律吗?(学生讨论交流)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讲解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几何图形的有关概念) (三)学以致用,强化新知

通过设置练习,体现基础巩固,提升新知。培养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学生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何形状的感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性认识,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常反思、常总结,使新旧知识相融,形成新的知识网络。所以我安排了第四个教学环节)

(四)学案测评

关注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五)总结交流,布置作业

1、与同伴交流,谈一下这节课你在知识和方法上的收获,你有何感想?

(引导学生认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在交流中提升情感,完成课堂小结。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更要传授情感)

2、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了巩固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本着简单明了对比性强的原则体现本节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设计说明

在本节课的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关注数学课程与现实生活——从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引入,到对图像的宏观观察与微观剖

析,直至在欣赏过程中结束,最终用数学知识认识生活中的几何知识,让学生感受数学课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设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了独立

思考、相互讨论、动手实践、交流展示的时间和空间,大大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