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 全口义齿部分 大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口腔修复学 全口义齿部分 大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156ffe3551810a6f5248667

塑胶牙

优点:有一定弹性,起缓冲作用;质地轻,保护牙槽嵴 。与基托起化学结合作用,不易与基托分离。易调磨(硬度小)。韧性好,不易折裂。 缺点: 不耐磨(硬度小)。色泽半透明性不如瓷牙。咀嚼效率低。 瓷牙

优点:强度好,耐磨。色泽好,半透明性好,美观。咀嚼效率高(硬度大)。

缺点:没缓冲,质地重,加速牙嵴吸收。与基托结合为机械结合(固定钉,固位孔)。 不易调改。易碎裂。

塑料牙:适用于任何情况。

瓷牙:适用于颌力大,牙嵴高度中等,颌间距离足够排牙的患者。 2·根据后牙解剖形态不同分类:解剖式牙(有尖牙)、非解剖式牙(无尖牙)、半解剖式牙:

解剖式牙: 颌面形态与初萌天然牙颌面相似,有明显的牙尖、斜面。咬合时上、下牙 有良好的尖窝锁结关系,牙尖斜度为33度或30度,恢复咀嚼功能好,但颌力过大,易加速牙槽嵴吸收。

非解剖式牙:其颌面平而无牙尖、斜面,牙尖斜度为0度。颊舌面与解剖式牙类似,有外展隙、食物溢出沟,上、下牙颌面不能发生尖窝锁结关系。 有槽状牙,倒尖牙,十字刃状牙、改良十字刃状牙等种类。用于牙嵴低平患者 。 半解剖式牙:牙尖斜度较小,约为20度,上、下牙有一定尖窝锁结关系,临床上最常用。即能恢复一定咀嚼功能,又能适当保护牙槽嵴。 3·根据人工牙大小分类

22型——26型 最大—— 最小 35——49 最小—— 最大 4·根据颜色分类

1号——6号 白—— 黄 1号——3号 白—— 黄

5·根据前牙形态分类:方圆型、尖圆型、卵圆型 人工牙的选择

1·前牙的选择:前牙的选择,要从美观出发,着重考虑:大小、形态 、颜色、大小 人工牙大小的选择包括:宽度、突度、长度 ①人工牙宽度的选择

两口角线间颌堤唇面弧线距离等于上前牙总宽度。 两鼻翼宽度等于两尖牙牙尖之间的距离

上前牙总宽度:瞳孔间距:外眦间距=1:根号2:2。 中切牙宽度: 两侧颧骨宽度=1:16

②人工牙长度的选择:根据微笑时在颌堤上画出的上唇线、下唇线(唇高线、唇低线),上唇线至颌平面的距离相当与上中切牙2/3长度,下唇线至颌平面的距离为下中切牙1/2长度。大笑时画出的唇线至颌平面的距离为中切牙唇面的全长。在临床上,成品前牙长度无法选择,一般都较长,可在制作蜡型牙龈外形时,做一些弥补。 人工牙的形态 :根据面形、颌弓形状来选择前牙唇面外形: 尖圆型、方圆型、卵圆型。 直面型、凸面型、凹面型。

人工牙的颜色:主要参考患者面部肤色、性别、年龄、必要时尊重患者爱好。对年龄大、皮肤黑者,宁选偏黄。 2·后牙的选择:主要从恢复咀嚼功能、及义齿承托组织的保健、义齿的稳定性来考虑。 人工牙的材料:牙槽嵴过于丰满或吸收严重者,不适于瓷牙,塑胶牙适合任何情况。

人工牙颌面形态:一般多用半解剖式牙,过度萎缩的的牙槽嵴可考虑选择无尖牙。牙尖斜度大的牙,虽然可提高咀嚼效率,但由于产生较大的侧向力,义齿稳定性受影响,且加速牙槽骨吸收,在选择后牙时,牙尖高度与牙槽嵴高度成一定比例关系。

人工牙颜色:与前牙颜色一致。

后牙人工牙大小的选择包括:近远中径、颊舌径的选择、高度(颌龈距离)的选择:

①近远中径的选择:测出下颌尖牙远中面到磨牙后垫前缘的距离,即为后牙近远中径的总宽度。 ②颊舌径的选择:根据牙槽嵴情况而定,通常比天然牙窄。 ③高度的选择:根据颌间距离而选择,多数情况无法选择。 人工牙的排列原则 恢复解剖生理功能:

保护剩余牙槽骨: 保持义齿的稳定:

1·恢复解剖生理功能

前牙——美观、语言功能。 后牙——咀嚼功能。 美观原则

牙列弧度与颌弓型一致: 恢复适当的上唇丰满度: 体现患者个性:

参考患者意见:

牙列弧度与颌弓型一致:人工牙的排列尽可能与颌弓大小、形态相协调。如上下颌骨关系明显不协调时,绝不能按正常颌骨关系排牙。牙弓型与颌弓型协调一致。 恢复适当的上唇丰满度 按照上颌堤弧度排牙 参考切牙乳突排牙

中前牙唇面至切牙乳突中点的距离为8-10mm

切牙乳突前缘至中前牙唇面的距离,牙弓形态不同有差异: 方圆型牙弓为5mm 卵圆型牙弓为6mm 尖圆型牙弓为7mm 年轻人上尖牙顶连线通过切牙乳突中点,老年人则与切牙乳突后缘平齐。 体现患者个性 尽可能模仿患者原有天然牙排列。

可排列成轻度拥挤和扭转。

老年者可模仿牙磨耗及牙龈萎缩情况。 尽可能弥补患者面部缺陷。

2·恢复咀嚼功能:为了提高咀嚼功能, 要求上、下颌人工牙列具有良好的咬合关系。尖窝相对,紧密接触。 3·保护剩余牙槽骨:为保护牙槽嵴,可适当减小颌力。如:选择塑胶牙、无尖牙、减小人工牙颊舌径、加大食物溢出沟 、保持义齿稳定、颌力均匀、平衡等。 保持义齿的稳定 良好的咬合关系

正确的人工牙位置 适当的牙尖高度

良好的咬合关系:在正中颌位时,咬合面要尖窝相对,均匀紧密接触。在前伸、侧方咬合时应达到平衡,这样义齿才会受到垂直向力,有利于义齿的稳定。

正确的人工牙位置:正确的人工牙位置包括三个方向:

1·颊舌向:人工牙尽可能排在牙槽嵴顶上,不偏舌侧或颊侧。 2·上下向:颌平面尽可能平分颌间间隙,与牙槽嵴基本平行。

3·前后向:颌力尽可能集中在颌弓后份的中段,要求第二磨牙后缘在磨牙后垫之前。

异常颌间关系包括:

水平向:前部:上颌弓大于下颌弓 下颌弓大于上颌弓 后部 :上颌弓大于下颌弓 下颌弓大于上颌弓 垂直向:垂直距离过大或过小 上颌弓大于下颌弓 前部关系:(即上颌前突)

1·不很严重——维持正常尖牙关系

由于上颌前突,两口角线间的弧线距离上颌会大于下颌,为维持正常的尖牙关系,必须选用小1号下前牙或下前牙减数。

2·严重——异常尖牙关系(即下尖牙牙尖正对上颌尖牙远中面)。 后部关系:

1·不严重——上后牙偏向腭侧,下后牙位牙嵴顶。如不能很好接触,可通过调磨上颌腭2·严重——上、下牙都排在牙嵴顶上,上颌腭侧增加一排牙尖(又称双重牙列),外层牙列支持颊组织,内层为咬合用。 下颌弓大于上颌弓

前部关系:尽量排成切颌,不行则排反颌,可排成异常尖牙关系,也可排成正常尖牙关系,视情况而定。排牙时常选用大号下前牙。

后部关系:当上下牙槽嵴连线与颌平面交角为80度或略小,排成正常颌关系;当交角明显小于80 度,需排成反颌关系。如双侧均为反颌,应交换人工牙,有利于咬合关系。

第十章 全口义齿的制作(五)——平衡颌 (balanced occlusion)

平衡颌:全口义齿的平衡颌是指正中颌及非正中颌时,上、下相关牙能同时接触。平衡颌是全口义齿咬合形式与天然牙列咬合形式的主要区别。 平衡颌的分类

正中颌平衡(centric balanced occlusion)

非正中颌平衡(eccentric balanced occlusion)

正中颌平衡:下颌在正中颌位时,上下人工牙间具有尖窝相对的最大面积广泛均匀接触。

非正中颌平衡:指前伸颌平衡(protrusion balanced occlusion)和侧方颌平衡(lateral balanced occlusion)。 前伸颌平衡:下颌前伸至上、下前牙相对 ,在滑回正中颌位过程中,前后牙都有接触。 前伸颌平衡按后牙接触情况分为: 三点接触的前伸颌平衡

多点接触的前伸颌平衡 完全接触的前伸颌平衡

侧方颌平衡:当下颌向一侧作咬合接触滑动时,两侧后牙均有接触。工作侧同名牙尖相对, 平衡颌理论

同心圆学说:髁导、切道及牙尖工作斜面均为同心圆上的一段截弧。具体内容为五因素十定律。 五因素:髁导斜度、切导斜度、牙尖斜度或牙尖高度、补偿曲线曲度 、定位平面斜度 髁导斜度:为髁槽与水平面的交角,是利用前伸颌关系的记录将病人髁道斜度转移到颌架上得到的。

切导斜度:为切导盘与水平面的交角,与切道斜度相当。由前牙的覆颌、覆盖决定的。全口义齿一般为10 –15度。

牙尖平衡斜面:下颌前伸运动时,下后牙尖的近中斜面与上后牙尖的远中相互摩擦的斜面。

牙尖斜度或牙尖高度:牙尖平衡斜面与各自牙尖底的交角为该牙尖的牙尖斜度。从牙尖顶向牙尖底做的垂线为该牙尖的牙尖高度。牙尖高度越大,牙尖斜度也大。

补偿曲线曲度:上颌尖牙至第二磨牙颊尖顶相连形成凸向下的曲线为补偿曲线。补偿曲线曲度为补偿曲线的曲率半径的倒数。补偿曲线曲度越小,补偿曲线越平缓。补偿曲线曲度越大,补偿曲线凸向下越大。

定位平面斜度:从上中切牙近中切角至两侧上颌第二磨牙颊尖顶连成的三角平面为定位平面。定位平面与眶耳平面所交的角度为定位平面斜度。 平衡颌的公式: 平衡颌?髁导斜度?切导斜度牙尖斜度?定位平面斜度?补偿曲线斜度

十定律

髁导斜度增加,补偿曲度增加。 髁导斜度增加,定位平面斜度增加。

髁导斜度增加,牙尖斜度增加(向后逐渐增加)。 髁导斜度增加,切导斜度减小。

补偿曲线曲度增加,定位平面斜度减小。 补偿曲线曲度增加,牙尖斜度减小(向后逐渐减小) 补偿曲线曲度增加,切导斜度增加。 定位平面斜度增加,牙尖斜度减小。 定位平面斜度增加,切导斜度增加。

切导斜度增加,牙尖斜度增加(向前逐渐增加)。 三因素四定律

三因素:髁道斜度、切道斜度 、牙尖平衡斜面斜度 四定律:髁道斜度增加, 牙尖平衡斜面斜度增加

髁道斜度增加,切道斜度减小。

切道斜度增加,牙尖平衡斜面斜度增加

髁导斜度增加,切道斜度减小,牙尖平衡斜面斜度增加。

前伸平衡颌理论的应用

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补偿曲线曲度过小,或牙尖斜度过小,或切道斜度过大 。应该: ①增大补偿曲线曲度。②减小切道斜度。③增大补偿曲线曲度,减小切道斜度。

前牙不接触,后牙接触:补偿曲线曲度过大,或牙尖斜度过大,或切道斜度过小 。应该: ①减小补偿曲线曲度。②增大切道斜度。

前牙部分接触,后牙部分接触:排牙不规范,接触牙有关斜度过大,未接触牙有关斜度过小。应该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增大或减小有关因素。 侧方平衡颌理论的应用

有关因素:平衡侧髁道斜度、切导侧斜度、牙尖斜度

平衡侧不接触,工作侧同名牙尖接触:说明上下牙列横颌曲线曲度都过小,应该加大横颌曲线曲度。 平衡侧早接触,工作侧颊、舌尖均不接触:说明上下牙列横颌曲线曲度都过大,应该减小横颌曲线曲度。

工作侧颊尖接触,舌尖不接触:说明上下牙列横颌曲线曲度不协调,上颌过小,下颌过大,应该减小下颌横颌曲线曲度,或加大上颌颌横颌曲线曲度。

工作侧舌尖接触,颊尖不接触:说明上下牙列横颌曲线曲度不协调,上颌过大,下颌过小,应该减小上颌横颌曲线曲度,或加大下颌颌横颌曲线曲度。

第十一章 全口义齿的制作(六)——全口义齿的试戴(final try-in)

全口义齿的试戴:是将已排好人工牙的全口义齿蜡型,戴入患者口内,进行校对检查。若发现问题可即时修改或返工,以免修复失败。对转移颌位关系时,咬合不恒定者一定要试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