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考研过来人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考研过来人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15d43e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3

律施教,采用先进的方式、方法。不研究儿童,教育规律的运用和教学大纲的实施就会失去依据。因此,他要求教师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善于在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中,在游戏、参观、课外休息时间内观察学生,在对儿童进行认真的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对学生施加个别影响的方式和方法。

(2)如饥似渴地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他向教师大声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所要求的。要读书,要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他指出,只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勤奋学习,一个教师在从教之初即使在知识上有空白和在教学论、教学法方面存在欠缺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没有求知的欲望,对学习没有兴趣,疏于读书,由此导致思想僵化。教师缺乏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不仅使教学失去光彩和热情,而且会成为苦差和重负。学生在这样的教师手下受教,求知的乐趣就会丧失殆尽,蒙受死记呆读之苦,禀赋和才华会遭到扼杀,从而趋于愚钝。

(3)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师的成长取决于教育学知识的质变和深化。进修提高,首先就意味着教师今天对某一教育真理的看法已经不同于昨天。一个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师不断地处理着理论与实践的关

21 / 25

系,好象是在用理论的光芒照亮自己前进的道路,这是他的成长和积累丰富经验的基础。”在教育教学研究问题上,他同时强调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他指出教师只有在自己整个的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教育科学,加深教育理论知识,才能真正成为教育工作的能手。另一方面,他认为这种学习是一种创造,是取得某种信念,是移植其中的思想。他说:“指望别人给你拿出现成的思想,无异于让别的女人替你生产你怀胎的孩子。有些思想是要自己在阵痛中去生产出来的,这样的思想才是最宝贵的。只有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因此,他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中进行探索、研究,认为这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素养的基本途径。

【答案解析】

本题考点:苏联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苏霍姆

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不容易记的,考生可以采用了解教育家生平事迹的方式来对其教育思想进行理解。考生需要熟记每个外国教育家的思想,不可缺漏,如此才能与其他考生拉开差距。对于考察教育家及其思想的题目,无论是简答题还是论述题,首先要对教育家进行人物介绍,再陈述其教育思想,以便作答可以使答案的逻辑更加清晰。 3、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22 / 25

【参考答案】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

(一)内部条件

1.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由于每个人在需要的强度和水平上不尽相同,反映在学习上动机的强度和水平也就有很大的差异。学生树立的目标不同,形成的目标结构不同,影响着学生的动机和学习。在课堂上,学生们常常有两类主要的目标:以掌握所学内容为定向的掌握目标和以成绩定向的成绩目标。掌握目标指向的学生具有内归因的倾向,成绩目标指向的学生具有外归因的倾向。

2.成熟和年龄特点。年幼儿童的动机主要是生理性动机,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性动机及其作用也日益增长。年龄较小的儿童对生理安全过分关注,而中学生对社会影响,如教师、家长的期望等比较关注。

3.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好奇心、意志品质都影响着学习动机的形成。

4.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整个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直接反映的理想情况或志向水平影响着学习动机和目标结构的形成。

5.学生的焦虑程度。学生的焦虑水平不仅影响着学习的动机,更会影响学生的成绩。

23 / 25

(二)外部条件

1.家庭环境和社会舆论。首先,社会要求通过家庭对学生的动机起影响作用;其次,在学生动机形成过程中,家庭的文化背景、精神面貌也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2.教师的榜样作用。首先,教师本人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榜样;其次,教师的期望也会对学生的动机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再次,教师还是沟通社会、学校的要求与学生的成长,形成正确动机的纽带,要善于把各种外部因素和学生的内部因素结合起来。

【答案解析】

本题考点:学习动机理论,特别是影响学习动机因素。本题考点常以论述题和简答题形式进行考查。除此之外,相关的重要考查内容有学习动机的内涵、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的作用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及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考生都应该仔细掌握。学习动机历来是教育心理学中的考试重点,考试类型也丰富,常有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4、简述基督教教育的特点

【参考答案】

基督教教育的总体特点如下: (一)教育目的宗教化

主要是为了培养教会人才,扩大教会势力,巩固封建统

24 / 25

治。

(二)教学内容神学化

主要课程是神学和“七艺”。神学包括《圣经》、祈祷文教会的礼仪等;“一七艺”是从古希腊内容演变而来的,经基督教改造,为神学服务。

(三)教育方法原始、机械、繁琐

为了维护教会、神学的绝对权威,教会学校强迫学生盲目绝对服从《圣经》和教师,学校个别施教,纪律严格,体罚盛行。

总的来说,基督教教育在培养僧侣和其他为教会服务人员的同时,向群众宣传宗教,使劳动群众服从教会和封建统治。因此,西方教育发展中一个重要主题是教会和学校的分离,即教育的世俗化和国家化。但是,在中世纪早期世俗学校普遍消亡、文化衰落的情况下,教会教育在保持、传播古代文化、发展封建文化方面,客观上起了一定作用。

【答案解析】

本题考点:西欧中世纪教育,基督教教育思想。另外,考生也应该举触类旁通,有意识地记忆西欧中世纪其他教育形态,如,世俗教育(宫廷学校、骑士教育、城市学校与行会学校、中世纪大学)、拜占廷和阿拉伯教育,这些知识点常以简答题和论述题的方式进行考查。

25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