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高中历史 专题三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5分钟作业 人民版必修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最新2020高中历史 专题三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5分钟作业 人民版必修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17e779d7d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b

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学习视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史实,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内容、实质。 难点: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1.早期介绍 (1)________发表文章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他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 (2)革命党人________发表文章,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与学说。 (3)一些________曾介绍过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 2.系统传播 (1)背景 ①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②________的胜利。 ③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2)人物:________。 (3)活动 ①11月发表《庶民的胜利》和《________》,指出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新曙光。 ②1919年5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________。 ③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利用讲坛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工读互助团”的实践 (1)目的:幻想通过知识分子做工和帮助劳动者________的办法,改造社会,实现社会理想。 (2)结果:因为经济上入不敷出及意见不合等原因,归于失败。 (3)影响:很多青年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谋求对社会的根本改造。 2.三次论战 (1)第一次:问题与主义的讨论 ①双方:李大钊和________。 ②问题:“要不要从________上解决中国问题”等。 (2)第二次: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 ①双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资产阶级________者。 ②问题:“要不要建立‘________’的国家”等。 (3)第三次 ①双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同________者。 ②问题:“要不要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________政党。” (4)影响:坚定了早期________的信念,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________,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3.成立研究性组织 (1)表现

- 1 -

课前预习 ①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②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2)作用:学习________主义,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完成转变 (1)原因

①李大钊: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________以及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社会、经济所作的科学分析。

②陈独秀: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战斗色彩,关注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________,中国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等问题。

(2)表现:从李大钊到陈独秀,马克思主义完成了从学术的介绍向________指导思想的转变。 2.扩大宣传 (1)表现

①1920年9月,上海小组把《________》改为公开理论刊物,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宣传。 ②创办半公开的《________》月刊,介绍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共产国际与俄共组织情况。 ③深入工人群众进行宣传组织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与________的结合。 (2)影响

①为________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 答案:

一、1.(1)梁启超 (2)朱执信 (3)无政府主义者

2.(1)俄国十月革命 (2)李大钊 (3)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科学社会主义 二、1.(1)求学

2.(1)胡适 根本 (2)改良主义 劳农专政 (3)无政府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4)马克思主义者理论阵地

3.(2)马克思

三、1.(1)理论体系 中国革命 (2)社会改造

2.(1)新青年 共产党 工人运动 (2)①中国共产党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1.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给正在苦苦寻求救国之道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瞿秋白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A正确。

2.新文化运动后期,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主要是因为( ) A.发现民主科学主张的不足

B.新文化运动受到反动政府的迫害

- 2 -

课堂作业

C.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受到西方侵华战争的冲击 答案:C

解析: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3.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如发表文章、成立社团或研究会、展开论战、举行演讲,等等。以下文章不涉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文学革命论》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是文学革命的代表著作,与马克思主义无关。故D项符合题意。

知识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4.1920年底,李大钊指出:最近以来“高等教育机关里的史学教授,几无人不被唯物史观的影响,而热心创造一种社会的新生”。这里的“社会的新生”是指( )

A.社会主义社会 B.大同世界 C.民主和科学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A

解析:题中关键信息是“1920年”“李大钊”“唯物史观”。1920年时,李大钊已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据此可知,A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这一时代特征。

5.有学者曾指出:“一年以来,社会主义底(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底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鲍尔希维主义(布尔什维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底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该情景可能发生在( )

A.维新变法时期 B.五四运动爆发前夕 C.国民大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社会主义思潮开始在中国被广泛传播,这应发生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五四运动爆发的前夕,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材料的意思。

6.1917年,《新青年》杂志发表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和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文章只有几篇,而从五四运动到中共的成立,该杂志刊登的同类文章就有一百多篇。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学习方向发生了转移 B.共产国际开始指导中国的工人运动 C.十月革命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冲击

D.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答案:C

解析: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因而出现题干所述现象,故C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所述现象的变相重复;B项不符合材料论述的角度;D项非主要原因。

7.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多种思想潮流迭起,冲突剧烈,说明了这一时期的中国( )

- 3 -

①产生了多种政治力量 ②先进的中国人勇于探索救国真理 ③民族危机严重 ④尚未找到救国的正确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被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故④表述有误,予以排除。

知识点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下列历史术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 )

①民主与科学 ②新三民主义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两者都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故可排除含①②的选项。

9.1920年5月1日,上海、北京等地举行了由共产主义者组织的我国第一次群众性“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新青年》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北京还出现了要把土地、工厂收归劳动者所有的传单。该现象主要表明( )

A.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B.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小组的职责 C.共产主义被民众接受

D.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开始和工人运动相结合 答案:D

解析:“共产主义者”即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在工人群众中开展“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说明他们开始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介绍到工人群众中去;“要把土地、工厂收归劳动者所有的传单”体现了他们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由此推理可知D项正确。A项错在“开始”;B项不是题干强调的重点;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10.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 A.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B.在此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 D.受此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但不可能彻底颠覆中国这一根深蒂固的文化。

二、非选择题

11.五四运动后,社会发展风云激荡,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经历着空前的解放和变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京大学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位在五四时期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下列人物所得票数相近。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