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北师大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北师大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1dc267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37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a?a B..B.x2n?3?xn?2?xn?1 CC.2x3?3x3?5x6 D.(2a3)2?4a6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①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下列乘法中,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的是(▲)

A.(a?b)(?a?b) B.(b?m)(m?b) C.(?x?b)(x?b) D.(x?a)(x?a) 4.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7,另一边是4,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18 B.15 C.18或15 D.无法确定 5.如图,某建筑物两边是平行的,则∠1+∠2+∠3(▲) A.180° B.270° C.360° D. 540° 6.已知xa?3,xb?5则x2a?b248?(▲)

A.11 B.14 C.45 D.

9 57.如果一个角的余角是50°,那么这个角的补角的度数是(▲)

A.130° B.60° C.90° D.140°

8如图,OB、OC分别平分∠ABC与∠ACB,MN∥BC,若AB=24,AC=36,则△AMN的周长是(▲) A.60 B.66 C.72 D.78

5题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8题

329.已知变量s与t的关系式是s?5t?t,则当t?2时,s? .

222210.若x?y?4?(xy?3)?0, 则x?y? .

11.如图所示,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 °.

12、若代数式(x?a)?x?bx?4成立,则a= ,b= . 13、如图,BC?AC,CB?8cm,AC?6cm,AB?10cm,那么点A到BC的距离是 ,点A、B两点的距离是 ,点C到AB的距离是 .

AED22 D′15题13题 11题

14、PM2.5即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 0.0000025 米的颗粒物,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

BC′FC示为 .

0

15、如图,在△ABC中,∠A=80,∠ABC与∠ACB的平分线义交于点O,则∠BOC= 度。

2

16.观察下列运算并填空: 1×2×3×4+1=24+1=25=5;

2

2×3×4×5+1=120+1=121=11;

2

3×4×5×6+1=360+1=361=19;

2

试猜想(n?1)(n?2)(n?3)(n?4)?1=

三、解答题(17题分别4分,4分,6分,共14分;18题7分,19、20、21、各6分,22题5分, 23题24题25题各8分,共68分) 17、计算题

?1? (1) ?20?4?1?(?1)2009???? (2) (a?b)(a?b)?(a?b)2?2(a?b)2

?2?

此处不答题

(3)化简求值:(3a?b)?(b?3a)(3a?b)?6b?(?2b) 其中a??

此处不答题

18.作图题

如图,已知∠DAF,点B、C分别在AF、AD上根据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与证明): (1) 在AD的右侧作∠DCP=∠DAF;

(2) 在射线CP上取一点E,使CE=AB,连接BE.

(3) 以点A、B、E、C为顶点的四边形的形状为

19.如图,一束平行光线AB与DE射向一个水平镜面后被反射,此时∠1=∠2,∠3=∠4,由此你能得到反射光线有什么位置关系?试说明你的理由.

?2?22?1,b??2 3此处不答题

20. 如图,CD⊥AB于D,点F是BC上任意一点,FE⊥AB于E,且∠1=∠2,??∠3=75°.求∠BCA的度数.

此处不答题

21.已知,如图,在△ ABC中,AD,AE分别是 △ ABC的高和角平分线,若∠B=35°,∠C=55°. (1)求∠DAE的度数.

(2)试写出 ∠DAE与∠C-∠B有何关系?(不必证明)

此处不答题

22.(1)比较左、右两图的阴影部分面积,可以得到乘法公式

(2)运用你所得到的公式,计算(a?2b?c)(a?2b?c)

b a a a b a b 此处不答题

23.如图是甲、乙两人同一地点出发后,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此变化过程中, 是自变量, 是因变量. (2)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大于、等于、小于) (3)6时表示

(4)路程为150km,甲行驶了 小时,乙行驶了 小时. (5)9时甲在乙的 (前面、后面、相同位置) (6)乙比甲先走了3小时,对吗?

24.观察并填空:如图:已知直线l1∥l2,且l3、l4和l1、l2分别交于点A、B和点D、C,点P在AB上,

设∠ADP=∠1,∠DPC=∠2,∠BCP=∠3.

(1)探究∠1、∠2、∠3之间的关系,并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

(2)若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点P和A、B不重合),∠1、∠2、∠3之间的关系 发生

变化(填“会”或“不会”);

(3)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和A、B不重合)

①当点P在射线AM上时,猜想∠1、∠2、∠3之间的关系为 ;

②当点P在射线BN上时,猜想∠1、∠2、∠3之间的关系为 (不必证明).

此处不答题

25.(a)100×100=100=10000,

2

(b)99×101=100-1=9999,

(c)98×102= - = , (d)97× = - = . (1)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上述规律_________;

(2)上述式子左边两因数的和总是200,而积却因两因数的接近程度而不同,两因数越接近,其积就越 ;而当两因数 时,其积最大,最大值为 . (3)已知a+b=100,则ab的最大值为 ;

(4)用10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矩形,怎样才能使矩形面积最大?最大的面积是多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