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1fa31c9ba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63

律。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势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6.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7.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其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9.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形态意识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10.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11.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12.群众定义

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13.群众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4.如何理解个人特别是历史人物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不管是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第四章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1)一是存在社会分工(2)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抽象的劳动;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上述三者关系:商品经济矛盾决定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

3.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必要劳动生产成反比。

5.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

(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费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6.价值规律产生的消极后果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一些消极后果。

第一,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第二, 导致收入两级分化。 第三, 阻碍技术的进步。 7.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只答这两个也可以)、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二重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9.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10.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怎样实现的?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作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资本家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竞争。竞相采用新技术,当先进技术在部门内部普及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此时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商品价值就相应下降。用于补偿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就会降低,用于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减少,而生产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时间则会相对延长。

1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为此资本家便尽可能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个别资本规模日益增大,在价值形式上,不变资

本部分日益增多,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从而资本有机构成得以不断提高。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的减少,其结果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的人口。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12.利润率(盈利率)=剩余价值/预付资本=m/c+v 13.资本累计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累计。资本累计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14.资本循环

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势的变化,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运动。 15.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把剩余价值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1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社会生产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产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爆发原因:资本在注意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 人占有和生产社会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第五章

1.垄断及其形成的原因: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2.金融资本在经济与政治上的统治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