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228345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36

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一 客观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题,每小题记2分,总计60分) 1. 我国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画像石分布如下,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

出土省份 陕西 山东 山西 内蒙古 江苏 A.汉代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汉代山东的农耕技术最先进 C.汉朝使用牛耕技术的范围较广 D.牛耕技术的使用已经遍及全国

2. 明末曾出现绳索牵引的代耕架,其将用于辘轳的绞关用于犁的牵引,可“坐而用力,往来自如”地进行垦耕。这期间中国北方出现了漏(露)锄,南方则出现了塍铲、虫梳和除虫滑车等,还有用鹿角制成的农具。这实质表明( )

A.明政府重视农具的更新 B.传统农业重视精耕细作 C.中国南北方农具差异大 D.明末农用动力发生了质的改变

3.“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农业是封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③发展农业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④农业技术的提高是农民致富的关键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最有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政府不重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 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 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

- 1 -

出土地点 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平陆枣园 和林格尔 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 D.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5. 据《元丰九域志·两浙路》记载,北宋时,越、明、温、台四州的市镇分别只有9、3、7、9个,到南宋时已分别拥有53(含草市)、143(其中村坊119处)、9、81(其中村坊60处)个。该现象说明( ) A.农村中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B.北宋政府放松了对工商业的抑制 C.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向广大农村延伸 D.商税是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6.据统计,道光以前佛山共有商业会馆25所,手工业会馆26所。全镇的工商店号在3000家以上,铺户贸易和转运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形式。这反映出( ) A.清代国内的长途贸易较为发达 B.清朝前期工商业市镇开始兴起 C.清朝前期的商业活动发生质变 D.清朝前期佛山的商贸经济较发达

7. 史书记载:“会子(南宋的一种纸币)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关于南宋时期的历史信息,错误的是( )

A.交通发达 B.会子得到广泛使用 C.商业繁荣 D.长途贸易开始出现 8.《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句话的实质问题是( ) 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C.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B.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D.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9.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这段话中的“大帝国”指古代中国,马克思所讲的“安于现状”表现在( ) 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②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③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仍占主导地位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语言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

① 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 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 肥田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④ 且溉且粪,张我禾黍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黄梅戏《天仙配》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

- 2 -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男耕女织” 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

12.唐代诗人姚合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 社会动荡,田野荒芜 B 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 C 重商抑农政策的推行 D 商业的繁荣发展

13.《宋史·食货志》载“宋自削平诸国,天下盐利皆归县官,官府通商,随州郡所宜,然亦变革不常,而尤重私贩盐之禁”。 这段话反映的核心问题是( )

A 宋代地方政府权利较前代增大 B 国家重治贩卖私盐 C 盐业官营,实行垄断经营 D 宋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14.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株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

A 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 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 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D 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15.“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 ) 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B.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C.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D.农业技术的变革创新

16. 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请问上述材料在描述什么( )

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和社会根源 B.新航路开辟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动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7. 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的方向运送的金银。但是在这之后的新的海外产品开始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也不断增长,包括新的饮料、新的染料、新的香料、新的食物。上述材料可以从一种程度上说明( ) A.新航路开辟的目的 B.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C.人类日益联系成一个整体 D.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8. 15-17世纪的世界,东方的中国商业繁荣,兴起了像晋商、徽商这样的地域性商人群体;而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入西班牙。前者经商获利后便开始大量购买土地修建房屋,进而形成了今天在太原周边大量的山西大院;而后者纷纷购买奢侈品,购买贵族头衔。这些现象对二者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 3 -

A.推动了殖民扩张活动 B.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 C.阻滞了国内工业发展 D.提升了国际地位

19. 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这位学者的主要观点是( )

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 C.“欧洲奇迹”成就“工业化革命” D.“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

20.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举起自由贸易的大旗;19世纪末,美国成为该政策最积极的倡导者。两国倡导贸易自由化都是基于( )

A.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B.工业革命使其经济实力剧增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确立起代议制的政治体制

21. 1873年,卡内基创办卡内基-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100多美元。1892年卡内基收购了另两家钢铁公司,同时还出资收购了美国境内的几处铁矿,并建立了专门的销售公司,从而组成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不到10年,卡内基就将每吨钢的成本控制在12美元以内。这主要说明(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垄断组织适应生产力发展 C.自由竞争、优胜劣汰 D.联营是企业发展必由之路

22. 老师在上课时让同学们做了一条笔记——“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你的同桌不理解这句话,想让你进行讲解。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 ②新动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③殖民主义活动占据了大量的亚非拉殖民地,掠夺当地自然资源并抢占市场 ④电信工具的创制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⑤西方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进行投资,使得全世界形成了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体的统一市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23. 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对比表,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

年份 英国 美国 中国

1750年 1.9 0.1 32.8 1800年 4.3 0.8 33.3 1830年 9.5 2.4 29.8 1860年 19.9 7.2 19.7 1880年 22.9 14.7 12.5 1900年 18.5 23.6 6.2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