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综采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2综采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229018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4

综采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

为提高我公司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水平,规范、统一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管理及矿压监测管理工作,实现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的标准化、精细化,准确监控工作面顶板压力分布及变化规律,适时有效地采取支护手段,提高支护质量,保证安全生产,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矿压监测领导小组 组 长:生产副总经理 副组长:生产调度中心主任

成 员:生产调度中心副主任、生产调度中心技术员、区队队长、队技术员、跟班副队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调度中心,负责矿压管理的日常工作。

二、矿压观测职责

(一)生产调度中心

1.生产调度中心负责设计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案、协调采购矿压观测设备、指导矿压观测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等工作。对两巷顶板离层观测中的设计方案和设备维护问题,生产调度中心负责与开拓掘进科沟通解决。

2.负责矿压观测管理工作的安排,数据收集汇总,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支护管理方案。

- 1 -

3.负责矿压观测仪器、仪表安设和数据收集的技术指导,监督检查。

4.采面回采结束后,生产调度中心负责对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压力显现规律进行总结。

5.对所负责的回采工作面的矿压观测资料必须要做到准确可靠,不遗漏任何矿压异常现象。

6.负责监督、指导区队的矿压监测工作及监测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等工作。

7.对正在使用的支护和采煤设备的适应性、可靠性、安全性进行观测分析。

8.掌握采面围岩动态、围岩结构和采面支护结构的效果,以谋求设计、施工的经济性,反馈于设计、施工,提供回采的原始资料。

(二)区队

1.按照生产调度中心的安排及时正确安装、使用、维护矿压观测仪器、仪表。

2.按照规定定期观测、收集原始数据,按时、准确的测取有关数据,并报生产调度中心。

3.确保工作面压力表(数据采集基站)完好率达100%。 4.区队对安装的压力表值读数进行观测抄录,由本队技术员审阅。由队技术员将监测结果的初步分析、整理及信息向生产调度中心主管技术员汇报。

- 2 -

5.所有工作面矿压监测仪器、仪表、测点标志、现场记录等由区队技术队长包管。

6.有效掌握各采面矿压规律,针对工作面(巷道)支护方式变化、围岩性质变化、地质构造变化等情况下的顶板压力和顶板离层情况。根据数据总结规律,提出相应的支护方案建议。

7.对采面支护强度实行动态监测,保持采面支护设计科学合理、支护强度达标,从而保持质量标准化水平上台阶。

8.区队技术员对采面初采后提供来压规律分析,并在以后监测中定期进行对比验证。

9.每月根据观测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可操作的工作面支护指导性意见;在每个采面结束后,编写回采技术总结(构造、单产、采出量、来压规律及生产管理经验、教训)。

10.区队管理人员要提高工作面支护设备管理意识,加强支护器材、乳化液泵日常检修、维护工作,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建立支护材料管理台账,对支架进行规范编号,按照机电设备管理规范建立乳化液泵检修记录。

三、矿压观测及数据分析的具体要求

1.采煤工作面矿压监测指标应包括:安装矿压观测设备支架的工作阻力最大值和平均值、初撑力的最小值和平均值、末阻力的最大值和平均值;工作面阻力统计(整面、上部、中部、下部)的最大、最小值及平均值;支柱安全阀开启率;监测分析结论和区队整改意见。

- 3 -

2.上、下付巷架棚巷道观测数据要求包括巷道净宽、净高、顶板下沉量、底板鼓起量;锚网巷道除以上观测内容外必须有顶板离层量数据。数值记录要求精确到毫米。

3.移架前观测支架工作阻力,移架后观测支架初撑力,并做好记录,及时填入统计表中。

4.数据收集式顶板矿压仪的数据收集周期为5天。每月及时整理观测数据,绘出压力曲线图(或由电脑自动生成压力曲线图),分析判断顶板来压情况,分析总结存档备用,根据分析结果需要采取变更支护方式的情况要及时调整支护措施。

5.工作面初采期间,矿压监测领导小组要安排好工作面来压监测管理工作,注意收集工作面初次来压数据,验证工作面支护强度是否合格,保证工作面支护安全。

6.每个月所收集的各个测点(基站)的数据应当用独立分析和汇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即要掌握工作面每个区段的矿压变化情况,又应当有工作面面整体的矿压分布情况分析。

7.矿压数据分析应当结合工作面的即时回采条件,对工作面回采期间过断层、薄煤带、顶(底)板巷、老空区等不同的回采条件做相应的矿压分析,以便探索、总结适合我矿顶板和煤质条件下对应的顶板支护措施。

四、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

1.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内容和标准要依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2017版)执行。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