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视域下高校法语专业课程思政工作内涵及载体建设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新《国标》视域下高校法语专业课程思政工作内涵及载体建设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263a2a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f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国标》视域下高校法语专业课程思政工作内涵及载体建设研究

作者:游晓航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48期

【摘要】本论文探索将2018年《国标》与我国高校法语专业课程思政内涵及载体建设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试图为《国标》视域下法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改革完善提出建议,以促进高校法语专业“课程思政”的长效建设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关键词】《国标》 法语专业 课程思政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游晓航老师承担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8年党建思政课题“《新国标》视域下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工作内涵及载体建设研究——以我校法语专业为例”项目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H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8-0114-02 2018年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文中简称为《国标》),其中对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等各方面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近年来,上海在推进德育综合改革进程中,从区域实践层面产生了“课程思政”的工作理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内涵实质是显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隐性思政(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协调同步、相得益彰的过程,有利于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如何结合外语专业的学科特点,将思政基因有效融入高校法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各环节,提高法语专业学生的“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是《国标》为高校法语专业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带来的新的研究课题和方向。高校法语专业的“课程思政”可结合《国标》中的具体规定从以下方面加以探索:

一、完善法语专业课程体系,结合《国标》相关要求和课程思政目标,开拓课程设计思路,建立动态课程调整机制,充分挖掘法语专业课程作为隐性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 法语专业课程体系:一方面可根据《国标》中规定的法语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动态调整,在课程内容设计之初即融入思政基因元素;另一方面可开设能将思政元素和法语知识学习更贴合的法语专业选修课程,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目标。例如,开设用法语表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法语专业选修课等。

以目标语文化为驱动的法语学习已经不能满足跨文化交流的需要,如果脱离了对如何用法语表述母语文化的学习和理解,进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会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