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市区统考试卷 物理WORD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5-2016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市区统考试卷 物理WORD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27925e252d380eb63946d06

(6)(5 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 A 沿直线 AB 变化到状态 B.在此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速度的变化情 况是

(7)(10 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变化到

状态 B,再由状态 B 变化到状态 C.已知状态 A 的温度为 300 K.

(i)求气体在状态 B 的温度;

(ii)由状态 B 变化到状态 C 的过程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 热?简要说明理由.

(8)(10 分)如图所示,内径均匀的弯曲玻璃管 ABCDE 两端开口 AB、CD 段竖直,BC、DE 段水平,AB=100cm,BC=40cm, CD=50cm,DE=60cm.在水平段 DE 内有一长 10cm 的水银柱 其左端距 D 点 10cm.在环境温度为 300 K 时,保持 BC 段水平 将玻璃管 A 端缓慢竖直向下插入大水银槽中,使 A 端在水银面 下 10 cm.已知大气压为 75 cmHg 且保持不变.

(i)若环境温度缓慢升高,求温度升高到多少 K 时,水银柱刚好全部溢出;

(ii)若环境温度缓慢降低,求温度降低到多少 K 时,水银柱刚好全部进入 CD 段.

13.[物理-选修 3-4](50 分)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 1 个给 3 分,选对 2 个给 4 分,

选对 3 个给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分为 0 分.) (1)(5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速不变原理指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B.红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比紫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小

C.在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质点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D.声源与观察者相对靠近时,观察者所接收的频率大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E.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磁场

高二物理试卷 第 5页 (共 8页)

(2)(5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纤通信是利用了全反射的

原理 B.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由于光的衍射造成的 C.障碍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得多时,一定不会发生衍射现象 D.人们眯起眼睛看灯丝时看到的彩色条纹是光的单缝衍射图样

E.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 生了全反射的缘故

(3)(5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波、电磁波均能产

生干涉、衍射现象 B.泊松亮斑是光的干涉现象中的加强区 C.全息照相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D.在光的双缝千涉实验中,条纹间距与缝的宽度成反比 E.波速公式 v=λf 说明波速只与波长、频率有关,与介质无关

(4)(5 分)两个单摆在做简谐振动,当第一个单摆完成 5 次全振动时,第二个单摆完成 8

次全振动,则第一个单摆与第二个单摆长度之比为

(5)(5 分)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图 甲是 t=1s 时的波形图,图乙是 x=3m 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则该波的传播速 度为

m/s,传播方向为

(6)(5 分)如图所示,水下光源 S 向水面 A 点发射一束光线,折 射光线分别为 a、b 两束.则在水中 a 光的速度比 b 光的

(填 “大”或“小”);若保持入射点 A 位置不变,将入射光线逆时针旋转 从水面上方观察,

(填“a”或“b”)光先消失.

高二物理试卷 第 6页 (共 8页)

(7)(10 分)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波沿 x 轴正 方向传播,质点 p 的坐标 x=0.32m.从此时刻开始计时. (i)若每间隔最小时间 0.4s 重复出现波形图,求波速. (ii)若 p 点经 0.4s 第一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求波速. (iii)若 p 点经 0.4s 到达平衡位置,求波速.

(8)(10 分)“道威棱镜”广泛地应用在光学仪器当中.如图将一等腰直角棱镜截去棱角, 使其平行于底面,可制成“道威棱镜”,这样就减小了棱镜的重量和杂散的内部反射.如 图所示,从 M 点发出的一束平行于底边 CD 的单色光从 AC 边射入,已知棱镜玻璃的折 射率 n= 2.求光线进入“道威棱镜”时的 折射角,并通过计算判断光线 能否从 CD 边射出.

14.[物理-选修 3-5](50 分)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 1 个给 3 分,选对 2 个给 4 分, 选对 3 个给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分为 0 分.) (1)(5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

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

C.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 D. α、β和γ三种射线,γ射线的穿透力最强

E. 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 (2)(5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

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 2 个 B.β射线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C.光电效应实验证实了光具有粒子性

D.一群处于 n=3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最多可释放出 3 种频率的光子 E.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证实了玻尔原子理论的正确性

高二物理试卷 第 7页 (共 8页)

(3)(5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子不但具有能量,也具有动

量 B.玻尔认为,氢原子中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C.原子核发生β衰变释放电子,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D.原子核的质量大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这个现象叫做质量亏损 E.太阳辐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应

(4)(5 分)某原子核 X 放出α粒子后变成原子核 Y,这一核反应方程为

.已知 X、Y 和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 M、m1 和 m2,真空中的光速为 c,该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 核能为

3(5)(5 分)分别用波长为λ和λ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发

4

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 1∶2,以 h 表示普朗克常量 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为

(6)(5 分)如图是玻尔为解释氢原子光谱画出的氢原子能级示 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 n=4 的激发态,当它们自发地跃迁 到较低能级时,可发出不连续的光谱线.已知金属钾的逸出 功 为 2.21 eV , 则 能 使 金 属 钾 发 生 光 电 效 应 的 光 谱 线 有 条.

6

(7)(10 分)用速度大小为 v 的中子轰击静止的锂核 Li ,发生核反应后生成氚核和 ??粒子. 生成的氚核速度方向与中子的速度方向相反,氚核与 ??粒子的速度之比为 7∶8,中子 的质量为 m,质子的质量可近似看作 m,光速为 c (i)写出核反应方程;

(ii)求氚核和 ??粒子的速度大小;

(iii)若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核能全部转化为 ?????粒子和氚核的动能,求出质量亏损.

(8)(10 分)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三个木块 A、B、C,质量分别为 mA=3m、mB=mC=m,开始时 B、C 均静止,A 以初速度 v0 向右运动,A 与 B 碰撞后分开,B 又与 C 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 此后 A 与 B 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求 B 与 C 碰撞前 B 的速度大小.

高二物理试卷 第 8页 (共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