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 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实习 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289013a376baf1ffc4fad4d

3. 某研究对某一社区所有居民观察了20年,在测量某疾病在这20年内的发病危险性时应

采用哪一测量指标? B A.RR;

B. 累积发病率;

C.发病密度;

D.SMR;

E.期间患病

(三)多选题

1. 双盲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比前瞻性队列研究最主要减少了哪些偏偏倚?BC

A.失访偏倚; B.混杂偏倚; C. 差异性信息偏倚; D. 无差异性信息偏倚;

E.领先时间偏倚 2. 在糖尿病病因的队列研究中,下列哪些调查对象选取方法是正确的?B A.在有糖尿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组 B.在无糖尿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的两组 C.任选有无暴露两组 D.任选有无糖尿病两组 E.从适龄人群中随机抽样

3. 与病例对照研究相比,回顾性队列研究减少了哪些偏倚?AB A.选择偏倚; B.回忆偏倚; C.观察者偏倚; 3. 与病例对照研究相比,队列研究的优点有哪些?BC A.能够研究稀有疾病 B.能够研究稀有病因 C.较直接地验证因果关联 D.研究结果更能外推到全人群 E.减少了过度匹配的问题 (四) 简答题

1. 回顾性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有何区别和联系?

2. 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回顾性队列研究相比,主要减少了哪些偏倚,为什么?

信息偏倚:前瞻性研究中对暴露、结局的测量更为可靠

混杂偏倚:前瞻性研究中往往测量了混杂因素或测量的可靠性比回顾性研究要好

D.混杂偏倚; E.失访偏倚

3.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证据强度高于队列研究,主要是因为控制了什么偏倚?通过什么手

段控制的?

混杂偏倚:随机 信息偏倚:盲法

4. 前瞻性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相比主要控制了哪些偏倚?

信息偏倚:对暴露的测定更为可靠或减少了回忆偏倚

混杂偏倚:前瞻性研究中往往测量了混杂因素或测量的可靠性比病例对照研究要好 选择偏倚:无新发和现患病例偏倚

5. 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其它研究设计(如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非随机对照实验研

究、随机对照实验研究等)在特征、偏倚、证据强度、优缺点等方面的比较。

(请参照教材相关章节)

6. 在戒烟对死亡危险性的影响的队列研究中,大多不计算在戒烟后第一年内死亡病例数及

由死亡者贡献的观察人年数,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

合理:因为在戒烟后第一年内死亡病例有很多是因为患了严重疾病才戒烟的。

7. 常用于队列研究的效应联系指标有哪些?如何计算及解释? (请参照教材相关章节) 8. RR 与OR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RR是发病率之比,OR是暴露比例之比。但发病率较高时不能用OR值来估计RR值。

联系:都是效应联系强度指标,当发病率极低时,OR值约等于RR值。

9. 某研究旨在探讨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的联系。在65000乙肝病毒阳性队列中,有65人

发生肝癌。在乙肝病毒阴性的队列中(215000人)有5人发生肝癌。请计算每组的发病危险性,然后计算RR和RD. 并解释其含义

累积发病率:乙肝阳性组=65/65000=0.1%; 乙肝阴性组=5/215000=0.0023% RR=0.1%/0.0023%=43, 乙肝阳性组得肝癌的危险性是阴性组的43倍

RD=0.1% - 0.023% = 0.0977%. 在 暴露组中,有乙肝引起的肝癌发病累积危险性是0.0977%

10. 假定 E 代表吸烟, D1 代表肺癌, D2 代表心脏病死亡。E 可引起D1和D2.发病率

用用每100,000人年表示。对于D1,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的发病率分别为13和1。对于心脏病,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的发病率分别为100和50。 请通过相关分析说明:1) E与哪一种疾病(D1还是D2)的因果联系更强?2)E引起的哪一种疾病(D1还是D2)对人群的危害程度更大?

RR1( E vs D1) = 13/1=13; RD1 =13/100,000人年

RR2(E vs D2)= 100/50=2; RD2= 100-50=50/100,000人年

E与D1的联系强度RR=13,与D2的联系强度RR =2,说明E与D1的因果联系强度更大

由E引起D1的危险性是13/100,000人年,由E引起D2的危险性是50/100,000人年, 因此E引起D2所致的危害比引起D1所致的危害更大。

11. 某地每1000人的所有疾病的就诊率在A、B人群中分别为60和300; 在每1000就诊病

人中,因D疾病就诊的人数在A、B人群分别为150和20。根据现有资料能否判断A人群D病的发病危险性高于B人群,并说明理由。哪些因素可能严重影响该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A人群:D疾病的发病危险性 = 60/1000 * 150/1000 = 0.9%

B人群:D疾病的发病危险性 = 300/1000 * 20/1000 = 0.6%

表面上看A人群D疾病的发病危险性高于B人群,但人群患病后的就诊率会严重影响上述

结果。

(三)问答题及论述题

1. 横断面研究结果提示,饮用咖啡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咖啡饮用与非饮用者的患病率分别为5.3%和6.7%),请你设计一队列研究来验证咖啡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要求:内容包括研究假说、研究人群的要求、选取研究队列(暴露与非暴露人群)的方法、需要哪些观察指标、如何减少或控制各类偏倚、如何收集及分析资料。) (参阅课堂讲义及演讲内容)

2.某研究关于吸烟与膀胱癌的结果显示:男性吸烟与不吸烟者膀胱癌的发病率(/10000人)分别为48.0和25.4;女性吸烟与不吸烟组的膀胱癌的发病率(/10000人)分别为19.2和9.6。男女的相对危险度度(RR)分别是1.89和2.00,男性大于女性。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男女分别39%和29%,男性反而大于女性,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男性的归因危险度是22.6, 女性为9.6, 同样是男性大于女性,为什么?

男性的吸烟率远大与女性的吸烟率,从而导致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男性大于女性

男性的膀胱癌发病率超过女性的两倍,在RR危险度接近的情况下,归因危险度大于女性 3. 试对某一给定的队列研究文献,从研究设计与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及结果解释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评阅。(参阅实验指导)

实习六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参见教材,标有页码)

1P106 2P107 3P108 4P109 5P115 6P115 7P115 8P116 9P116 10P116 11P116 12P116 13P117 14P118

二、单选题

1C 2D 3D 4B 5B 6A 7D

三、多选题

1CDE 2ABD 3BCE 4CD 5BCDE

四、简答题

1、按研究场所分

一 现场试验:1个体试验 2 社区试验 二临床试验 按设计特征划分 一 真实验 二 类实验

2 、实验研究基本原则:对照的原则 随机的原则 盲法的原则 3 、主要评价指标

一 评价治疗措施效果主要指标:有效率 治愈率 病死率 生存率 二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主要指标:保护率 效果指数 抗体阳性率

五、论述题(答题纲领)

1 、相同点:一 均为前瞻性研究。 二都可以用来检验假设,但实验研究检验效力高。三研究过程均设立对照。

不同点:一流行病学实验为实验研究,队列研究为观察性研究。二实验研究有干预措施,队列研究无。三实验研究对象的分组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队列研究对象为随机抽样,不能随机分组。

2、设计要点:一明确实验目的。二选择研究对象。三选择实验现场。四估计样本含量。五对实验对象进行随机化分组。六设立可比对照。七盲法干预。

3 、优点:一不存在回忆误差所致信息偏倚。二 实验对照组可比性好,减少了混杂偏倚。三有助于了解疾病自然史。

缺点:一设计实施要求高,控制严,难度大,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二研究费时费力,花费高。三研究对象代表性一够,影响结果外推。四依从性不易做得好。五失访难免。六容易涉及医德伦理问题

实习七 疾病筛检和疾病诊断及其评价

五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答案见课本P283-296 (二)单选题

1 B 2 D 3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