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宁波市高三十校联考地理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5年宁波市高三十校联考地理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28afe3b33687e21ae45a944

2015年宁波市高三十校联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4年11月国务院对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读材料完成第1~2题。

第1、2题图

1.我国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较小 B.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趋缓

C.我国的城市数量和规模增长明显 D.有利于更好地实施人口和城市分类管理

2.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许多城市采取了潮汐车道的方式,下列关于“潮汐车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可以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状况 ②0:00-18:00时进城的车道数减少

③图中左侧箭头指示汽车向郊区行驶 ④通过增加道路面积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我国部分地区略图,完成第3~4题。

3.有关图示区域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受夏季风影响武夷山脉东坡夏季气温低于西坡 B.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图示地区春雨绵绵 C.武夷山脉出现的垂直自然带谱比台湾山脉复杂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岩浆上涌形成台湾岛

4.改革开放以来,M省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其原因主要是 ①临近港澳台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②乡镇企业环境污染小,建设成本低

③与发达地区相比劳动力丰富廉价,且素质高 ④产业结构调整,吸引劳动力指向型产业迁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读我国省域人均碳排放重心转移图(1999年—2011年),完成第5~6题。

5.我国省域人均碳排放重心空间转移特征的叙述正

确的是

A.2001年至2004年重心由东向西转移 B.2004年至2008年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C.1999年至2011年重心一直在山西省 D.1999年至2011年重心由东部向中部转移 6.人均碳排放重心发生转移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B.东部开发国家级新区的速度加快 C.西部大开发使西部的能源消费增加 D.东部地区人均碳排放增长幅度加大

读某区域年干燥度等值线图 (年干燥度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完成第7~8题。

7.①地的年干燥度值可能是

A.0.4 B.0.8 C.1.2 D.1.6

8.②、③两地年干燥度有明显差异, 其主要原因是与②地相比,③地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C.距海近,湿度大,降水丰富 D.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2015年1月3日,受长江上游来水减少和久旱少雨的影响,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逼近极枯水位,江西省星子县标志性景观落星墩“水落石出”??,完成9~10题。

第9、10题图

9.鄱阳湖水位逼近极枯水位时,对下列功能影响最小的是 A.灌溉 B.旅游 C.航运 D.养殖

10.专家指出,鄱阳湖水位的高低主要受长江干流水位顶托的影响。当长江水位高时,长江水顶托湖水,鄱阳湖水域变大;当长江水位低时,鄱阳湖水被长江拉空。近10年出现的枯水期,多是湖水被拉空所致。下列对鄱阳湖水被拉空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枯水期长江水位低 B.长江上游大坝蓄水导致干流水量减少

C.工农业用水量增加,长江水量减少 D.上游水库群清水排沙,下游河床沉积加剧

图中L为晨昏线的一段,O点为极点,M、N为经线OM、ON与L的交点,完成第11题。

11.若M、N纬度相同且M点位于晨线上,则

A.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B.O点周围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C.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OMN的面积保持不变 D.弧线MN中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0时或12点

36.(26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清洁能源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污染物排放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甲国2014年清洁能源投资增长了8%,总额为518亿美元,为2012年以来最高。

材料二: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该区域某国首都圣萨尔瓦多(海拔约为 680 米)多年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

(1)从能源和环境角度分析甲国加大清洁能源投资比重的原因。(8分)

(2)比较A、B两半岛的火山与沼泽分布的差异,并分析B半岛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3)读材料二,简述圣萨尔瓦多城市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10分) 37.(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冰糖心苹果”具有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点,生长期在4—10月份,采摘上市时间较晚,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冻期以后采摘上市。图1中A 地是著名的“冰糖心苹果”产地。下表为A地各月气温、降水信息表。 月 份 平均最高气温(℃) 平均最低气温(℃) 平均降水量(mm) 1 -1.1 2 5.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0.0 13.9 22.2 26.8 30.0 30.8 30.1 26.0 18.9 9.1 8.2 3 12.1 14.9 17.0 16.1 10.9 4.3 9 10 16 13 6 3 -13.1 -8.1 0.0 2 2 3 -3.0 -10.1 1 2 材料二:图1为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某区域地表物质组成分布图。

37题图1 第37题图2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气候条件对A地苹果生产的有利影响。(8 分)

(2)简述图示地区过度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并为该地区苹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提几点合理化建议。(12分)

(3)根据材料二,描述B地形区地表物质组成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10分)

2015年宁波市高三十校联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1小题,44分)

1.C 2.B 3.A 4.C 5.A 6.C 7.B 8.D 9.A 10.D 11.D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两大题,56分) 36题(共26分) (1)(8分)

世界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大(2分);煤、石油等非可再生资源日益减少(2分);清洁能源排放的污染物较少(2分);多为可再生资源,开发前景广阔(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8分)

差异:A半岛(中部)多火山,沼泽分布少(2分);B半岛沼泽广布,无火山分布(2分)。 原因:B半岛地势低洼(2分);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充沛(或夏季受飓风影响大)(2分)。 (3)(10分)

气候特征:终年温暖(凉爽),气温年较差小(2分);年降水量丰富,降水季节变化大(或5-10月降水多,11月-次年4月降水少)(2分)。 原因:地处低纬,但海拔较高,终年温和(2分);5-10月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降水充沛(2分);11月-次年4月,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2分)。 37题(共30分) (1)(8分)

①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时间长(2分);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2分);③苹果生长期平均气温高,有利于苹果的生长发育和结果(2分);④采摘时间晚,苹果生长周期长(2分);⑤冬季寒冷,病虫害少(2分)。(答对4点,得8分) (2)(12分)

主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或盐碱化、土地退化)(2分);水资源锐减(2分); 建议:改善农业生态环境(2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产量、质量(2分);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道路,提高产品竞争力(2分);发展苹果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2分)。(答对其中4点,得8分) (3)(10分)

分布特点:B地形区沙质沙漠面积广阔(2分),沙漠主要分布在中部,草原分布在B地形区周围(2分)。

原因:B地形区深居内陆(2分),地形封闭,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影响小,降水稀少,所以中部分布沙质沙漠(2分);周围有冰雪融水,所以草原分布在周围(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