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北京市丰台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29e973b25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b

?看到李家山各种青铜器物上对于生活场景,对于牲畜与野兽的精细刻画,恍然间,我真的感到《诗经》用富于歌唱性的文字所描述过的生活与劳动场景,以及那些场景中的人的情怀,在某一个瞬间真的复活了。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我看到了《白驹》中那匹白马在扬蹄奔跑。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这是《无羊》中一个牧人关于丰年的梦想。 ?怀着《诗经》的情致读这些非主流的青铜,就能感到在辛勤劳动中生发美好与欣怡的流风余韵。今天,中国大部分乡村生活中那种怡然自得的情景已经荡然无存。曾经肥沃的土地日渐瘠薄,心灵中那些欢快的泉水也早已干涸。好在,在云南的乡村,无论是来自中原的汉族,还是世居的或同样是迁徙而来的少数族群,在他们的劳动生活中还多少保留着一些属于古代的乡村的诗意。一句话,生存的努力中还有让人感到温馨的“终和且平”的美感。过去,我对这种感觉无以名之,就叫做“云南的古意”。

?这种古意,部分当然源于中原文化,却也自有其特点。这个特点就是人类文化中最为质朴最为直接的那部分,始终存活在民间生活中间。这不禁令我思考,在中原文明的发祥地,文化进入庙堂后成为一种玄秘的象征,往往失去了对自身存在有力而直接的表达。所以,居于主流文化中的人走向边地,并被深深打动而流连忘返,自身都未必清楚的原因,一定是在这块土地上,在这些边地的非主流文化中感受到了这种文化表达的力量。

(原文有删改)

14.阅读文章①-段,说说作者多次来到抚仙湖畔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15.文中①段引用《诗经》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16.请谈谈你对文章标题“非主流青铜”的理解。

17.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参观、游学、学农……一次次课外实践活动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见识,锤炼了我们的品格……

请抓住活动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点,以“印记”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

小小标点,看似不起眼,其实各具魅力。巧的是,一天你和标点相遇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请以“偶遇标点”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1.【活动一】(1)A (2)B (3)C 【活动二】(1)和 (2)D (3)B 【活动三】A 【活动四】(1)【乙】

(2)示例:赢得了北京世园会十六区最受欢迎花坛称号(或:被评为北京世园会十六区最受欢迎花坛)

2.(1)心忧炭贱愿天寒 (2)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3)示例: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风飘絮”或“雨打萍” 4.D

5.示例:内容上,一改上联的哀叹,表达视死如归的决心——要死也要名留青史,震撼人心。结构上,先抑后扬,结语铿锵,慷慨激昂,使整首诗境界全出。影响上看,它是一代名臣文天祥以死明志的诗句,体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光耀千古,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

6. (1)反思 (2)等到,到 7.C

8.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却很大。 9. “教学相长”(或“学学半”) 善问 善答 10.(1)B

(2)A冬妮亚 B解救朱赫来 C筑路(修路)

(3)示例:保尔·柯察金一心投身于革命事业,他与个人主义倾向严重的冬妮亚分手,在公开演讲中检讨了自己不理解党的新经济政策的错误,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他努力做好团委和肃反工作,坚决同歪风邪气进行斗争。他在身体瘫痪、眼睛失明的前提下,凭借顽强的毅力完成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实现了自身生命价值。

11.回龙观与上地之间有京藏和京新两条高速公路阻隔,通行不便;回龙观至上地之间出行

主要依赖地铁13号线,出行效率低;回龙观地区人口密集,80%左右在上地、中关村就业,早晚出行人数众多。

12.绿色环保,人性化,精细化

13.示例:自行车专用路虽然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但是违规使用自行车专用路的现象时有发生。

14.作者过去到抚仙湖畔时,陶醉于这湖光山色的胜景中;现在看到了李家山出土的青铜,为青铜“走下神坛”感到震撼;也为李家山青铜的“生活化”,复活了古代滇人的生产与生活场景而感到温馨。

15.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李家山青铜器复活了古代生活与劳动场景,以及场景中的人的情怀;使作者体会到在辛勤劳动中感受美好与欣怡的流风余韵;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云南的古意”。

16.非主流的青铜指的是李家山的青铜,它不同于中原地区的主流青铜,是接近民生,反映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器物。这个标题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李家山青铜的喜爱和赞赏,而且能引发读者思考:为什么传统主流文化逐渐衰弱,而非主流文化得以在民间保持长久的、旺盛的生命力。 17.印记

当我打开记忆的闸门,如繁星一样的回忆在脑海中闪烁,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在春暖花开到来之时,我和妈妈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去郊外大田摘草莓。

我们开车来到惜福镇村的一个农庄大田里,一下车我就看到了漫山遍野的草莓大棚;竞相开放的花朵;枝繁叶茂的大树。进了大棚里,我闻到草莓的芳香,真香啊!我迫不及待地对妈妈说:“我们快点开始摘草莓吧!”妈妈笑着说:“预备,开始!”我大喊道:“草莓草莓我来了!”只见红红的草莓挂在绿绿的叶子中间,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摘下,轻轻地慢慢地放进从家里带来的袋子里。大棚里的人越来越多,我摘完这边摘那边!在棚里跑来跳去的,生怕别人抢走了我看中的草莓。大棚里很热,不一会儿,我就被热的大汗淋淋了,汗水顺着脸颊流到了肥沃的土地。嘻哈,像是给草莓喝水了。我摘完了一大袋,有点累,不想摘了,急忙一屁股坐在了地边,开始美滋滋的品尝草莓了。“真甜啊!比妈妈买的甜多了”。咬一口,鲜美的酸甜的草莓汁水顺着嘴角流淌下来,这真是一种特殊的享受。

妈妈还在忙着摘草莓,她摘完了一小袋,最后连戴的帽子都派上用场装上了草莓,真是大丰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