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世界当代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2b57968caaedd3383c4d33b

对科技教育的影响:

2.世界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 二战劫难使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 核武器阴影,严重威胁人类和平;

美苏“冷战”加剧,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军备竞赛的升级,造成世界不安宁; .越南战争等局部战争,威胁世界和平; .西方众多文化名人与媒体的推动;

.世界各国民众维护世界和平意识的增强。 3. 世界和平运动三次高潮出现的背景、表现。 第一次:第1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949,巴黎和布拉格 呼吁和平合作;要求原子能的和平利用。 第二次:美国深陷越南战争。

由60年代美国青年学生抵制征兵,反对发动越南战争开始。

多种多样的反战形式—游行示威、拒缴战争税,召开宣讲会,极端自焚。特点是 阶层多,时间长,规模大。

第三次:北约准备在西欧部署导弹以对抗苏联

1983年,欧洲上千万人的反核和平运动,强调欧洲建立“无核区” 。 4. 知识经济的内涵和影响

含义:知识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当今知识经济正开始替代工业经济。 软件产业的勃兴是知识经济的标志;知识作为资本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软件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大大增加,制造业也注入越来越多的新科技知识。知识经济时代 ,教育溶于经济活动之中,终生学习成为必要。

影响: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它对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经营管理、投资模式、增长方式、产业结构、教育职能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5.战后人权思想在西方有重大发展的表现

.西方各国新宪法对人权较详尽的规定 .西方国家对“人权外交”的推行

.《世界人权宣言》的颁布(1948年12月) .各种人权组织的成立(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人权问题成为许多学科中的研究主题 .人权问题深入人们日常生活之中

第五章 战后国际关系

29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项的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二战后,美国对欧洲和日本进行经济援助,其实质是为了( )

A遏制共产主义 B美国的对外扩张 C进行国家资本输出 D进行冷战

2.二战后西方阵营中不属于摆脱美国控制的外交政策是( ) A. 戴高乐主义 B. 新东方政策

C. 三环外交 D. 日本提出与美国建立平等伙伴关系 3.确定印巴分治的事件是 ( )

A. 水兵起义 B. 特仑甘纳起义 C. 蒙巴顿方案 D. 西姆拉圆桌会 4.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之初,不包括下列哪个国家( )

A比利时

B法国

C联邦德国 D英国

5. 关于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经济全球化 B. 经济区域化

C. 知识经济兴起 D. 各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 6. 关于东欧剧变的过程,下列事件的正确顺序是( )

①执政党内出现了反对派②反对派向执政党夺权③执政党面临经济和政治困难④执政党不断向反对派妥协退让⑤执政党丧失政权

A ③①④②⑤ B ③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③ 7.战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

A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B军事力量出现多极化 C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D 第三世界的崛起

8.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10+3”会议机制,“3”指 ( )

A英法美 B英日美 C中日韩 D 中日美 9.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不包括( )

A 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B 推行杜鲁门主义 C 成立军事集团——北约组织 D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10.二战后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是 ( )

A.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双挂钩”原则

30

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双挂钩”原则 D. 世界银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双挂钩”原则 11. 二战后初期世界政治的最显著特征是 ( )

A. 殖民体系瓦解 B. 冷战 C. 第三世界崛起 D. 英法衰落 12.犹太复国梦想变成现实的表现是 ( ) A. 英国的支持 B. 美国的支持

C. 犹太复国运动 D. 联合国做出“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13.下列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的是 ( )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D 欧洲共同体

14.二战后,美国对欧洲和日本进行经济援助,其实质是为了( ) A、美国的对外扩张 B、抵制社会主义 C、进行国家资本输出 D、进行冷战 15.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

A、格局瓦解 B、军事力量出现多极化 C、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D、经济出现多极化 16.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不包括( )

A、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B、支持联邦德国的崛起 C、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D、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 17.下列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的是 ( )

A、欧洲共同体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8.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万隆会议发言中提出的著名原则是( ) A.\求同存异\原则 B.\团结协作\原则 C.共同反霸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中国主张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是( )

A.独立自主原则 B.自力更生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共同反霸原则 21.国际旧秩序的特征不包括( )

A.经济发展缓慢 B.政治集团化 C.霸权主义 D.强权政治 22.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不包括( )

31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加强南南合作

C.积极推动南北对话 D.使发展中国家更多地购买发达国家的商品 23.冷战时期多极化趋势启动的具体体现不包括( ) A.两大阵营的确立 B.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C.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D.第三世界的崛起

24.持续40多年的冷战格局的最终瓦解的标志是( ) A.美国霸权主义的衰落 B.日本和西欧的崛起 C.东欧的剧变 D.苏联的解体

25.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通常的形式不包括( )

A.给予经济援助 B.协调矛盾双方谈判 C.委派军事观察团 D.派遣维持和平部队 26.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全球战略是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手段,不包括( A.军事遏制 B.政治对抗 C.经济封锁 D.贸易开放 27.克林顿政府对外政策的目标不包括( )

A.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B.维护和加强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 C.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D.遏制全球和地区性的竞争对手

28.1990年6月确定的欧共体要实现的几位一体的目标不包括( ) A.实现统一大市场 B.实现统一的军事组织

C.实现经济货币联盟 D.实现成员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世纪之交,\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 )

2.世界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资源在超级大国范围的流动和配置。( )3.21世纪,世界可能在无冲突的和平环境中顺利发展。( ) 4.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单极的世界。( ) 5.维护世界和平是时代的主流。( )

6.21世纪是国际政治经济多极鼎立、和平趋势进一步发展的世纪。( ) 8. 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 )

10.世界经济的多元化必然为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奠定物质基础。( ) 1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已成为外交战略的基本法则。(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