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刑事诉讼法》复习题集(第5457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法考《刑事诉讼法》复习题集(第5457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2bf7e8cd6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8

2019年国家法考《刑事诉讼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即有权委托辩护人。 B、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要经过律师主管行政机关的批准 C、犯罪嫌疑人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 D、犯罪嫌疑人不须经批准即有权聘请律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2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委托辩护人的时间。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4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时,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因此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有权聘请律师,无须其他机关批准。

2.关于缺席审判,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的案件,哪些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

A、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B、恐怖活动犯罪案件

C、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

D、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恐怖活动犯罪案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2章>第1节>缺席审判程序的案件范围 【答案】:C 【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91条,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需要及时审判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的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3.某监狱狱警郭某涉嫌虐待该监狱服刑人员蒋某,侦查机关因郭某可能毁灭证据将其拘留。在拘留期限即将届满时,因逮捕郭某的证据尚不充足,侦查机关责令其交纳2万元保证金取保候审。关于本案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取保候审由本案侦查机关执行

B、如郭某表示无力全额交纳保证金,可降低保证金数额,同时责令其提出保证人

C、可要求郭某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进入蒋某居住的小区 D、应要求郭某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变更住址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8章>第3节>取保候审的程序 【答案】:C 【解析】:

本题中提到的虐待被监管人罪,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9条第2款的规定,由检察院立案侦查。依据《刑事诉讼法》第67条的规定,本题中的取保候审应由公安机关执行,故A项错误。

《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第二款规定,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得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故B项错误。

《刑事诉讼法》第71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依据此法条可知,C项正确

4.关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指定的居所应具备正常的生活、休息条件

B、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可以要求被监视居住人支付费用 C、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可以折抵刑期

D、由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8章>第4节>监视居住的种类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不得要求被监视居住人支付费用。故B项错误。A、C、D项说法均正确。

5.开庭审判过程中,一名陪审员离开法庭处理个人事务,辩护律师提出异议并要求休庭,审判长予以拒绝,四十分钟后陪审员返回法庭继续参与审理。陪审员长时间离开法庭的行为违背下列哪一审判原则?(2013年卷二37题,单选)

A、职权主义原则 B、证据裁判规则 C、直接言词原则 D、集中审理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4章>第3节>直接言词原则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审判的原则。直接言词原则包括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两项原则,理论上合称为直接言词原则。陪审员离开法庭处理个人事务,该陪审员就无法直接参与审理,无法直接审查判断证据,因此就无法直接询问控辩双方,显然违背的是直接言词原则。故C选项正确,当选;A、B、D选项错误,不当选。本题选C。 6.下列哪一项是“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原则的体现?( )

A、一审中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法院应作出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 B、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C、诉讼参与人在其诉讼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采用控告等法律手段依法保护自己的诉讼权利

D、少数民族同胞享有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原则。A选项体现的是未经法院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B选项体现的是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D选项体现的是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

7.关于监狱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23题,单选)

A、监狱监管人员指使被监管人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犯罪,由监狱进行侦查 B、罪犯在监狱内犯罪并被发现判决时所没有发现的罪行,应由监狱一并侦查 C、被判处有期徒刑罪犯的暂予监外执行均应当由监狱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部门批准

D、被判处有期徒刑罪犯的减刑应当由监狱提出建议书,并报法院审核裁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9章>第1节>执行机关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管辖、暂予监外执行程序、减刑程序。A选项考查立案管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条第2款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故监狱无权侦查,A选项错误。B选项考查监狱内犯罪与发现漏罪的立案管辖。根据《刑事诉讼法》308条第3款规

8.段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市中级法院判决死刑立即执试试行,段某未上诉。最高法院核准后

认为,原判事实清楚,但量刑过重,依法不应当判决死刑,不予核准,发回省高级法院重新审理。关于省高级法院重新审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8年仿真模拟题)

A、应另行组成合议庭 B、应由审判员5人组成合议庭 C、应开庭审理

D、可直接改判死刑缓期2年执行,该判决为终审判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7章>第2节>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复核后的处理 【答案】:D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以量刑过重为由发回重审的案件,实际上就是“示意”省高级法院将死刑立即执行改为死缓的案件,《最高法解释》第355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核准死刑,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但本解释第三百五十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案件除外。”这里所说的第四项、第五项就是“(四)复核期间出现新的影响定罪量刑的事实、证据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五)原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本案属于(五)的情形,

9.鲁某与洪某共同犯罪,洪某在逃。沈律师为鲁某担任辩护人。案件判决生效三年后,洪某被抓获并被起诉。关于沈律师可否担任洪某辩护人,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3年卷二29题,单选)

A、沈律师不得担任洪某辩护人

B、如果洪某系法律援助对象,沈律师可以担任洪某辩护人 C、如果被告人洪某同意,沈律师可以担任洪某辩护人 D、如果公诉人未提出异议,沈律师可以担任洪某辩护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6章>第2节>辩护人的范围与人数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辩护人的人数。《最高法解释》第38条第2款规定:“一名辩护人不得为两名以上的同案被告人,或者未同案处理但犯罪事实存在关联的被告人辩护。”故A选项正确,当选;B、C、D选项错误,不当选。本题选A。

10.关于补强证据,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2年卷二40题,单选)

A、应当具有证据能力 B、可以和被补强证据来源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