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2fa791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6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曹雪芹去世距今虽然只有近250年,可他的生平事迹和创作情况,对我们实在是知之甚少。 B.从事任何体育锻炼都要注意安全,如果体育锻炼安排的不合理,违背科学规律,就有可能给

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

C.在这次会议中,公司领导达成一致意见,要求各部门人员围绕以“质量树品牌,诚信立伟业”

为核心,大力推广公司核心价值观。

D.马克·吐温的作品大多以诙谐滑稽为基调,常常包含着幽默的情节和生活的智慧,读起来生

动有趣,引人入胜,被后人誉为“美国文学之父”。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实录性质的历史著作,事后人认识明末社会情况的信使, , 。 。 , , ,成为后人研究徐霞客的权威资料。

①我们今天还能从该书中广泛引入重要史料,得益于他犀利的眼光和正直严谨的态度 ②他在人文方面的内容极为广泛,政治史,文化史皆有涉及

③明代的历史资料多篇中统治阶级上层的活动和北方的情况,《徐霞客游记》所载,主要反映南方广大地区社会底层的生活

④其作者徐霞客你是家的眼光剖析事实,撷取他说目击和采访的具有史料价值的方方面面,秉笔直书

⑤正是该书正直的历史眼光,广博的文化内涵,才使得它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作者的道德情操和历险过程。

⑥不仅如此,对各地佛寺、道观的记载特别详尽,其他宗教也有所体现。 A.③②⑥①④⑤ B.④①③②⑥⑤ C.④⑥③①②⑤ D.③②④⑥①⑤

16.下面是贵阳某高中团委副书记为初中学校入校参观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中有三处不妥之处,

请指出并修改。(6分)

①亲爱的各位同学们:欢迎大家参观我校。②我是贵校团委副书记,今天由我为大家进行相关解说。③我校创办于1906年,前身是由清廷吏部尚书李端棻牵头创办的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④自创办以来,它哺育了周逸群、肖序常、陈祖武、谢六逸……等在各领域具有杰出成就的人才。⑤如今,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的高中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观山湖畔,它在群山绵延,绿水环绕中孕育灵气,继续为国家输送人才。

① 改为 ; ② 改为 ; ③ 改为 。

·9·

17.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使其与所在段落的其他句子组成排比句并符合上下

文语境。(5分)

风,从水中掠过,留下粼粼波纹; ;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圈圈年轮。那么朋友,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上走过,又该留下点什么呢? ;我们应当留下真我的风采,张扬的个性;我们应当留下无悔的演绎,灿烂的身影!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 由江苏卫视和上海灿星制作携手打造的大型音乐挑战类真人秀《蒙面歌王》节目7月19日起开始播出,引起社会关注。据说《蒙面歌王》是从开播到落地最快的综艺节目,在韩国播出两个月后,就被灿星抢到手。从《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到《一年级》、《花儿与少年》再到《花样爷爷》、《中国好声音》,中国的电视人简直时刻关注着韩国综艺,对韩国综艺的模仿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为观众所诟病。

材料二 诗庄词媚,词为艳科,长期以来,人们的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不管是温庭筠的“空阶滴到明”,还是柳七郎的“杨柳岸,晓风残月”,都充盈着婉约的气息,仿佛皆在印证着这一观念。而苏轼,不落窠臼,洒脱地踩在崭新的路面上。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以他的赤子之心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他的饱满激情张扬了对英雄的追慕。他开创的豪放一派词风,一扫长久笼罩在词坛的艳丽浓云,为后来的词人找到了更丰富的追求路径。

要求: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及含意,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

抄袭。

1.(3分)B 【解析】A项,“各种史书”文中为《三才图会》,且根据下一段表述,史书中所

记载的飞廉可能是人、神、兽、禽,并无定论;C项,以偏概全,《三才图会》中没有对铜马的记载,只有飞廉;D项,“采摭浩博”指采集选取摘录的内容广泛,并非“都是通过采集摘录文献糅合而成”。

2.(3分)D 【解析】A项,原文“两书显然认为飞廉是人”;B项,不是《离骚》认为,而是两

位注解者认为;C项,“‘飞廉’形象产生于两汉之间”错,根据前文表述,它应出现于汉代之前。

3.(3分)A 【解析】作者在原文第三段中说,在汉代画像石的图案中有人骑神兽的形象,也有

·10·

人骑马的形象,虽然神兽归神兽,马归马,两者各有其形,不相混淆,但是作者并没有说神兽和马分别出现在两种不同的图案中,更没有说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中,就没有神兽、神龙的形象,就不属于神话故事。由此可见,A项的推断超出了原文所给信息的范围,所得出的全称判断是不正确的。 4.(3分)C

5.(3分)B 【解析】“刺史”职位始设于汉武帝时期,此题可从原句朝代时期判断“西晋”错。 6.(3分)B 【解析】司马朗并非主动请求。 7.(10分)翻译:

(1)(5分)九岁时,有人直接叫他父亲的名字,司马朗说:“轻慢别人父母的人,也就是不尊敬

自己父母的人。”这个客人就向他道歉。(“道”:直呼,1分;“慢”:轻慢,1分;“亲”:父母,1分;“者……也”:表判断,1分;“谢”:道歉,1分)

(2)(5分)将领们不能统一行动,放纵士兵抢掠,被杀死的百姓近一半。过了很久,关东的兵散

去,太祖和吕布在濮阳一带相互对峙,司马朗才带着家人回到温地。(“相一”:互相统一,1分;“且”:将近,1分;“久之”:过了一段时间,1分;“相持”:相互对峙,1分;“将”:带领,1分)

8.(5分)①借景抒情,借“角声”“烽火”之景,表达词人积极迎战之“兴”;(2分)②借事

(典故)抒情,借“击筑”“酹酒”之事(典故),表达志在必胜之“兴”;(2分)③直抒胸臆,用“悠哉”直接表达豪迈之“兴”。(1分)

9.(6分)①拟人,(1分)“待人”二字将“灞桥烟柳,曲江池馆”拟人化,突出长安沦陷盼望

光复的情形,表达出词人夺胜 的信心。(2分)②虚写 (想象),(1分)想象长安景象,丰富了词的内容,极具浪漫主义色彩。(2分)③侧面描写,(1分)词人用长安之景表达对宋军的期盼,从侧面突出词人及宋军收复沦陷故国的决心和信心。(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满分) 10.(每空1分,共6分)

(1)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2)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1.(25分)

(1)(5分)AC (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

【解析】B项最后一句错;D项文卡推迟寄钱是怕村里人笑话;E项母亲的唠叨平凡而普通,写这些

鸡毛蒜皮的小事是为了表明她对儿子习以为常的依恋。

(2)(6分)①对母亲来信内容不加修饰地 铺叙,将这个唠叨、期待却对儿子付出无微不至关爱的

母亲形象刻画得生动形象;(2分)②详写文卡的各项开支,把文卡对待母亲时的敷衍、自私的

·11·

心理表现得真实彻底;(2分)③两处细节描写形成强烈对比,并为出人意料的结局作足了铺垫。(2分)

(3)(6分)①初来城里时,文卡焦急地等待母亲来信,“贪婪”地读着来信;半年后,没精打采

地拆信、露出“讥诮的冷笑”和轻蔑的神情;后来,看过就扔 ,并且不给回信;(4分)②母亲信的重复、单调 (表面原因);文卡对母亲缺乏了解、关爱(深层原因)。(2分) (4)(8分)“小”表现在故事发生的地点小:宿舍;人物身份低微:一名普通的青年工人;故事

情节简单:收到母亲的普通信件。(3分)“大”表现在它在小人物、小事身上真实地展示了母亲对子女的博爱胸怀,在信中唠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热切盼望儿子回信的口吻,思念儿子而留 下的热泪等,虽平凡普通但博达厚重的亲情得以最大限度地流露。(3分) 结合生活实际。(2分) 12.(25分)

(1)(5分)AC (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

【解析】B项“书呆子”形象是表面的,实质上是在体现他忘我投入的科学精神;D项没有提及他

“提出了新见解、新理论”;E项是日本气象学会理事长,非美国。

(2)(6分)①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不能承受的苦难忧虑,在“我”这里都能甘之如饴,乐在其

中。(2分)②家境贫寒但充实:尽管食不果腹,饥寒交迫,他都坚持完成学业并保持优异成绩。(2分)③科研生活艰苦但精神富足:即使居住条件简陋,衣食粗鄙,早出晚归,他也能创造条件继续进行科研工作,并以之为乐。(2分)

(3)(6分)①技巧方面:突出人物性格,借黄荣辉对自己的评价来凸显他追求理想、献身科学、

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的性格特点;深化主题,有利于进一步表现黄荣辉的优秀品格,加深读者对传主品格的理解;使文章真实可信。(3分)

②结构方面:总结全文,高度凝聚黄荣辉的思想品格;呼应标题,与标题中“从放牛娃到院士”相

互照应;使结构完整。(3分)

(4)(8分)宝贵品质:①勤奋刻苦,自强不息。②专注科研,心无旁骛。③热爱祖国,忠于人民。

④乐于奉献,甘于清贫。(每点1分,共4分)

积极影响:(结合以上品质中的两点,谈到对我们的启发以及我们从中学到的东西即可)(4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13.(3分)C 【解析】“见利忘义”指见到有利可图就背弃道德礼义,强调道义;“利令智昏”

指贪图私利使头脑发昏丧失理智,强调理智。“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骇人听闻”指事情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看风使舵”也叫见风转舵,指跟着形势或别人的眼色转变方向,贬义词;“见机行事”抓住时机做事,中性词。

14.(3分)B 【解析】A项主客倒置,改为“我们对他的生平事迹和创作情况实在是知之甚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