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特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等高线特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30d6400a6c30c2259019e17

一、 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6、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7、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二、判读方法

(一)判读等高线的数值。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为陡崖。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

其中n为两地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3、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 4、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

(1)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2)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确定水库河坝址的位置。

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重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坝址应选在河流流出的洼地或小盆地的最窄处。 2、确定公路、铁路线路。

一般选择坡度较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上的线路为好。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二条等高线;尽量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避免通过沼泽、断崖。 3、农业区位选择。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原则。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4、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宜建在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

5、水系的水文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方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简介

将地图上,将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高线。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叫等高距。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如山峰、丘顶等);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如盆地、洼地等)。等高线是曲线状时,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数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相交一处时,该处的地形部位为陡崖,并在图上绘有陡崖图例。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密集处,表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缓坡。

[编辑本段]

等高线图的判读

1、数值大小: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疏密程度: 密集:坡度陡; 稀疏:坡度缓。 3、形状特征: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编辑本段]

地形剖面图

1、画法:从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各点海拔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

2、注意点: ①剖面线连续多次经过同一条等高线时,多取几点; ②剖面线经过河流时,应画出河床。 三、实际运用: (1)选“点” 设计:

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地方。 (2)选“线”设计。

如公路、铁路线的设计、其基本要求是:

①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考虑路线短、坡度平缓、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②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引水线路的选“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包括城市规划、居民区、农业、工业区、各种开发区等。 如工业区宜建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

居民区应考虑:①依山傍水,靠近水源;②地势平坦开阔地向阳地带; ③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 山地、丘陵发展林业

[编辑本段]

附:

如何看等高线地图

面对地图看, 上北下是南,左西右为东,地图方位已辨明 。 地图符号颜色识别:

绿为林地蓝为水, 地貌、公路棕色绘,其它符号都用黑。 等高线显示地貌特点:

等高闭合是规律,弯曲形状象现地; 线多山高线少低, 坡陡线密坡缓稀。 等高线显示地貌原理:

由底到顶,高度相等;水平切开,垂直投影。 地貌识别:

山顶凹地小环圈, 区别要看示坡线; 山顶短线向外指, 凹地短线向里边;

山背曲线向外凸, 山谷曲线向里弯; 山背凸棱分水线, 山谷凹底合水线;

两山相连叫鞍部, 高低两组等高线; 群山相连最高处, 棱线称为山脊线。

地形起伏判定:

总观地貌形态, 辨明各处高低; 区分上坡下坡, 沿线编号注记。 四种地形地物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