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典案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金融经典案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32f98b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1

?4?贵金属?黄金基金主要投资于与黄金和其他贵金属发生联系的股票。

?5?国际基金主要投资于美国以外的公司的股票。

?6? 全球性综合基金这种基金投资于全世界的股票?包括美国的公司。 ?7?收入股票基金寻求收入的高等级?主要投资于有良好的红利支付记录的公司股票。

2、债券和收入基金? ?1?灵活组合基金允许基金管理者去预先处理或对市场条件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去决定投资于股票、债券或货币市场。

?2?余额基金通常在寻求保值投资者的资本? 支付现在的红利收入的基础上实现资本的长期增值?他们的组合由债券、优先股和公众股混合而成。

?3?收入混合基金寻求收入的高等级?这种基金主要投资于能产生现实收入的证券?包括股票和债券。?4?收入债券基金寻求高等级的现实收入?这种基金投资于混合的企业和政府债券。

?5?美国政府收入债券基金投资于多样的政府债券?包括美国国库券、联邦政府担保抵押证券和其他政府票据。

?6? 全国政府抵押协会基金主要投资于全国政府抵押协会担保的抵押证券。

?7?全球性债券基金这种基金投资于全世界的国家和企业债券?包括美国在内。

?8?企业债券基金这种基金主要投资于企业债券?部分投资于国库券或联邦政府机构发行的债券。

?9?高回报债券基金寻求非常高的回报?但是相对于企业债券基金会承担很大程度的风险?这种基金主要是投资于低信用等级的企业债券。 ?10?国家、市政债券长期基金寻求收入免缴税金?他们投资的债券发行者是州和市政府?为学校、高速公路、医院、桥梁和其他市政建设筹集资金。

?11?州市政债券长期基金寻求收入免缴联邦税和州税?但只限于本州的居民?他们投资的债券发行者只是单个州。

3、货币市场基金? ?1?应纳税的货币市场基金寻求持续、坚固的净资产价值?这种基金投资于货币市场中短期的、高等级的证券?如美国国库券、大银行的存款证明书和短期商业债券?这种组合的平均期限是 90 天或更短。

?2?免税的国家货币市场基金寻求其收入免缴税金和最小的风险?投资于短期的市政债券。

?3? 免税的州货币市场基金寻求其收入免缴联邦税和州税? 但限于本州居民?他们投资于发行者是单一州的短期的市政债券。

此外?还有特定的或部门的基金?特定的基金包括生物工程基金?小公司成长基金?指数基金和社会准则基金等。部门基金主要投资于特定的证券市场的部门? 基金也投资于其他的共同基金。广泛的可供选择的基金适应了不同客户的要求?帮助达到多样的财务目标。

2005 年 3 月 25 日《城市金融报》 案例 10?案例兼并浪潮冲击华尔街银行 1995 华 8 月 28 日?美国两家最大的银行宣布互换 100 亿美元的股票。从而产生了全美最大的银行。化学银行?资产 1780 亿美元?花旗 曼哈顿银行?资产 1190 亿美元?计划合并从而将产生比以前全国最大的银行 花旗银行?资产 2570 亿美元 更大的金融巨人?从而成为全国最大的银行。新银行采用花旗这一名称。成为向企业发放贷款的领头羊?最大的证券交易商、第三大的抵押债权人、第四大的信用卡发行人。

在兼并浪潮中?很自然要提出疑问?为什么?化学银行和花旗银行公开宣称?他们的兼并是为了消除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及减少经营费用。 通过关闭 100 多家分支机构?取消分支机构和总部共 12000 个职位?估计每年可以节约成本 15 亿美元。

这一消息使纽约银行业处境困难? 因为从 1988年起? 纽约已经取消了 40000多个银行职位?相当于所有职位总数的 13。

如果没有大规模的援助?大陆银行会马上倒闭。可能还会引起对其他银行的挤兑风潮。此时?管理当局丝毫没有迟疑?立即出台了前所未有的援助计划?包括从联邦银行机构注入 20 亿美元资本? 由美国 24 家主要银行组成的财团提供的55 亿美元的信用限额及美联储发放的 50 亿美元贷款。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也放弃了 10 万美元保险限额的规定。从而使该银行的所有存款者得到了足额保险。(尽管如此?由于一些储户对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能力存在怀疑?这一行动并没有完全阻止住这次挤兑风潮。管理当局试图找到一个合并伙伴?但是没有一家银行愿意以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一样的条件来接受这家银行?最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被迫以全值购买下了该银行存在问题的大约 50 亿美元贷款?从而获得了该银行8?的所有权。后来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抛光了所有的该银行股票?现在该股票的价值大大低于原来价格。

?美?迈克尔 g 哈吉米可拉齐斯、卡马 g 哈吉米可拉齐斯著?聂丹译? 《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p163。

案例 12? 327 国债期货风波 1992 年 12 月 28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先向证券商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国债期货是以国债为标的物的一种金融期货。此时?国债期货尚未对公众开放?交易量清淡?并未引起投资者的兴趣。1993 年 10 月 25 日?上证所国债期货交易向社会公众开放。

与此同时? 北京商品交易所在期货交易所中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 1994 年至 1995 年春节前?国债期货飞速发展?全国开设国债期货的交易场所从两家陡然增加到 14 家?包括两个证券交易所、两个证券交易中心以及 10个商品交易所? 。由于股票市场的低迷和钢材、煤炭、食糖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相继被暂停?大量资金云集国债期货市场尤其是上海证券交易所。1994 年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 2.8 万亿元。

327 国债是 1994 年 7 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的国债期货品种?标的物是财政部于 1992 年发行的 3 年期国债?票面利率为 9.5%?到期利息 128.50 元?享受两年保值贴补。1995 年初?当时赫赫有名的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和辽宁国发股份有限公司因对保值贴现率和贴息的错误预估?联手对 327 品种在 148 元左右的交易部位大量抛空?企图操纵市场。但是?市场盛传财政部将对 327 国债加息的消息。从 2 月初起?2 月 23 日?辽国发及其操纵的几家公司通过无锡国泰期货经纪公司大笔抛空无效?又提前得知 贴息 的确切消息后?率先空翻多。

这一行为再加上原本就做多的各种机构的推波助澜? 导致期货价格自 148.50元飙升?最高至 151.98 元。

后知后觉的万国证券当即处于全面被套牢状态?且由于持仓过大?一旦平仓会引发价格更加飞涨?其亏损将达几十亿元?足以使整个公司烟消云散。为扭转局面?其主要负责人授意恶意透支?超限量砸盘?造成收市前 8 分钟?700 万手?需保证金 14 亿元?巨单将价格暴挫至 147.50 元?使 327 合约顿时暴跌 3.8元?并使不少多头于瞬间由 巨额浮盈 转眼变成 亏损爆仓 ?市场一片混乱。

327 风波之后?各交易所采取了提高保证金比例、设置涨跌停板等措施以抑制国债期货的投机气氛。

但因国债期货的特殊性和当时的经济形势?其交易中仍风波不断?并于 5 月 10 日酿出 319 风波。5 月 17 日?中国证监会鉴于中国目前

尚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的基本条件?做出了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决定。至此?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杨长江?张波?王一富编著? 《金融学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p50-51。

案例 13?银行衍生业 1995 年 2 月 23 日?一个年轻人匆忙地收拾好行装?逃离新加坡飞往德国。证券交易商里森一手导致了英国巴林银行破产。就在短短的几周内?巴林 一家拥有 232 年历史、持有女皇母亲 100 万存款的老牌银行。在一个 28 岁年轻人的手上损失净值超过 10 亿美元。

里森?一个独断专行的人?受雇于巴林银行买入日本期货合约?然后在新加坡这一新兴的资本市场卖出这些合约。通过赚取两者之间价格变化很小的差价?里森可以很容易地为他的银行赚取虽然少、但却稳定的收入。但是这虽少却稳的收入不能满足渴望权力的里森?他开始了一系列的冲动行为?为银行单方面购买日经 225 种股票指数期货的交易?并开了一个秘密账户?号码为 88888。

衍生品是异常活跃的证券交易商品?它是以某些金融资产的现值为基础的?如果基础资产的价格发生了变化?那么衍生品价格的变化就更大。有些衍生品?比如 互换 和 流动性相反选择 是很复杂的。但是里森为银行购买的期货合约却是一种最简单的衍生品?一种最初用于减少风险的衍生品。里森赌日经指数将上升并最终站 19000 点左右。当时?这看起来是个安全的赌注 日经指数在经历 30 个月的下降之后开始反弹?然而里森没有考虑到自然界的灾难。当强烈地震摧毁了工业城市神户以后?日经指数一路下泄到 18000 点? 里森为了挽回损失?孤注一掷?增加了他持有的期货?但是日经指数继续下降?最终使里森的损失超过了银行的净值。

这一事件提出的问题不仅涉及银行把持有的衍生品作为资产的可行性? 也涉及到商业银行使像投资银行那样的保持证券存贷的能力。巴林?古老而传统的银行?以向新加坡货币市场扩张作为涉足新领域的探索?但是?却没有适当的金融控制的经验和智慧。里森不仅进行市场交易?而且同时记录交易?漏洞之大连一个孩子都能找到。后来?有证据表明 1994 年的一次查帐已经把这一问题反映给了经理?但是因为里森给银行赢利数百万所以就忽视了这点。

有些观察家认为? 巴林银行事件使管理者应强制维持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