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3383de95ef7ba0d4a733bb7

发展集流通加工、分拨配送、信息发布、市场交易、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电子商务钢铁物流贸易平台,为钢铁产业链提供现代化的物流服务。 (三)城市特色配送物流带

结合本市综合货运枢纽规划建设,依托市场形成的相关物流企业总部和项目,规划引导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配送物流带,促进企业和项目集聚,物流设施集约建设使用。

电商快递和快速消费品城市配送带。依托本市境内沈海高速沿线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较强的市场经济性,汇集国内著名电子商务企业地区总部和快递企业总部,不断深化完善对于城市配送网络的衔接和管理功能,努力形成快速响应城市居民消费需求,辐射长三角周边城市,嘉定、青浦、松江组团式发展的良好格局。

“十二五”期间,在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资源、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基础上,加大土地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力度,对列入重点物流园区、重点制造业物流基地和城市配送网络体系的项目用地需求,给予重点保障,并促进项目进入绿色通道,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同时,结合各区县物流业发展实际,合理布局区域性物流基地和配送节点,促进本市现代物流业与区域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生活的需求相适应,形成层次清晰、相互衔接、运作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 规划空间布局示意图如下:

重点物流园区、重点制造业物流基地、城市特色配送物流带布局示意图

9

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着力推动转型,培育符合“四个中心”的高端物流功能

着力推动上海物流产业转型发展,加快培育与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建设紧密结合的高端物流服务,进一步发挥物流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提升物流市场资源配置能力。一是深化拓展高端物流金融功能,鼓励本市有条件的物流企业开展预付货款、代收货款、仓单质押、存货监管等物流金融服务,推动相关技术领先和管理规范的物流企业与金融企业合作,开发专门保险、担保交易、单证贴现等物流金融增值服务。二是加快发展高端物流航运功能,积极参与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大力发展“水水中转集拼”业务,依托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大力发展国际中转集拼分拨业务,不断深化保税货物与保税延展货物一体化运作机制,加快在本市形成面向亚太的国际采购、分拨配送中心。三是积极推进高端物流贸易功能,围绕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目标,大力推动为进口汽车、航空设备、机械设备、高端消费品等保税展示交易平台服务物流的发展,不断加强为新型国际贸易发展服务物流的衔接,依托本市期货产品创新、期货保税交割等政策,逐步建立联系国内外市场的大宗商品交易集散平台,加快培育建设各类物流资源交易市场体系。四是大力发展高端物流总部经济,鼓励跨国公司在本市设立亚太采购配送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集成营运管理、质量

10

控制、信息处理、资金结算等功能,支持本市相关龙头物流企业积极对外投资合作,推动本市业务向业务管理中心、单证管理中心、结算中心等转型。 (二)适应产业升级需要,加快提高供应链管理服务能力

大力推进供应链管理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发展供应链嵌入式物流,打造供应链管理中心,提高为制造业布局调整服务的能力。一是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大力研究物联网技术、移动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发展,不断推进电子标签等应用成本下降,保持本市在供应链管理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二是把握本市制造业向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等智能发展模式变革趋势,加快推进落实国家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要求,大力推广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及时生产(JIT)、电子数据交换(EDI)等物流服务,支持本市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三是配合本市化工、汽车、装备等制造企业开展生产组织长三角一体化、分销网络全国化拓展的需要,积极发展集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产成品包装销售、售后零配件供应维修于一体的全过程供应链物流服务,推动本市相关专业物流企业向供应链管理中心转型。四是满足一般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内地转移后迫切降低物流成本的需求,不断增强铁路、空运、内河等远程物流运输的综合运作能力,提供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物流服务,继续保持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

(三)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大力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体系

大力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便利、更高质量、更加安全的物流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一是制定发布本市《城市配送物流发展实施方案》,大力完善落实三级城市配送网络体系,鼓励本市相关自有物流资源网络企业加强合作,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在快速消费品、鲜活农产品等领域率先开展城市共同配送工程示范,便利城市居民生活。二是加快发展冷链物流配送,支持建设产地预冷、销地冷藏、保鲜运输、保鲜加工等设施,完善温度监控和追溯体系,确保生鲜食品、生物制剂等在生产流通各环节的品质和安全。三是大力发展医药物流,推动医药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提高医药直供配送比率和运行效率,确保医药送达安全、及时、准确,有效降低医药物流成本。四是强化城市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应急商品流通预案和应急物资配送预案,提高本市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物资保障能力。 (四)提高技术研发应用水平,积极建设“智慧物流”城市

加强以信息化带动物流现代化,不断提高本市物流先进技术、设备的研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推动本市物流企业业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创新,促进本市

11

物流以更加智慧的方式运行。一是大力推进集装箱电子标签、托盘和货架电子标签、手持和车载阅读器的研发推广,促进本市航运、贸易物流运行效率提高,加快推进口岸综合信息平台、电子舱单管理平台、船舶自动识别平台、智能交通管理平台的应用建设,支持本市航运、贸易监管方式不断创新。二是支持本市电子商务快递企业积极运用二维码、现代化立体仓库、自动分拣设备等技术设施,提高快速响应网络购物的配送能力,支持本市电子商务网站、快递企业与社区物业、便利店合作,构建低成本、广覆盖的系统配送网络,提高电子商务配送的满意度。三是积极推进大宗商品物流运行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鼓励本市互联网信息资讯企业整合各地区大宗商品物流资源,促进大宗商品物流有序流动,支持本市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相关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加快发展。四是进一步加快本市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向全国拓展业务,促进全社会物流资源供需的有效对接,进一步鼓励面向小微物流企业的集成化服务平台加快发展,促进广大中小物流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营能级的提升。 (五)更加注重物流安全,推进“绿色物流”体系建设

注重城市物流运行安全,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制度建设,促进物流资源充分利用,打造本市“绿色物流”体系。一是加快本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布局调整,加强对本市危化品气瓶电子标签标识,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和动态跟踪,建立健全零星危险化学品物流服务体系,实现对危化品物流储存和配送的全流程实时安全监控。二是加快建立本市运输等行业能源消耗和排放统计及分析制度,建立健全行业节能减排考核体系,建立《道路运输证》配发与车辆燃油消耗量监测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鼓励城市运输企业使用节能环保车辆。三是深入推进本市甩挂运输试点,选择管理规范、有稳定业务需求的企业开展试点,探索甩挂运输运营组织模式,发挥示范效应。四是进一步加强涉及城市废旧资源回收、加工、交易、连锁的逆向物流体系打造,积极鼓励“在线收废”等回收物流模式创新,促进城市资源的再生利用。

(六)发挥大市场、大流通作用,推动农产品物流加快发展

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努力减少农产品物流环节,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追溯体系,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进一步加强粮油、蔬菜、冷鲜肉等流通设施建设,推进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江桥、江杨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全力以赴建好外高桥现代化粮食物流中心,提高其港口、铁路、内河散粮联运接卸能力。二是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大型鲜活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发展,推动产销一体化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完善本市粮油、猪肉等主副食品的重要商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