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代动力学实验指导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药代动力学实验指导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3596cf74693daef5ef73df2

实习指导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

实验一 药物在体小肠吸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以磺胺嘧啶为模型药物,掌握大鼠在体肠道灌流法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 2.掌握药物肠道吸收的机理及吸收速度常数(ka)与吸收半衰期[t1/2(a)]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

药物消化道吸收实验方法可分为体外法(in vitro)、在体法(in situ)和体内法(in vivo)。在体法由于不切断血管和神经,药物透过上皮细胞后即被血液运走,能避免胃内容物排出及消化道固有运动等生理影响,是一种较好的研究吸收的方法。但本法一般只限于溶解状态药物,并有可能将其他因素引起药物浓度的变化误认为吸收。

消化道药物吸收的主要方式为被动扩散。药物服用后,胃肠液中高浓度的药物向细胞内透过,又以相似的方式扩散转运到血液中。这种形式的吸收不消耗能量,扩散的动力来源于膜两侧的浓度差。药物转运的速度可用Fick's(注:最后一稿校,全书一致)扩散定律描述:

式中,

为扩散速度;D为扩散系数;A为扩散表面积;k为分配系数;h为膜厚度,

CGI为胃肠道中药物浓度;C为血药浓度。在某一药物给予某一个体的吸收过程中,其D、A、h、k均为定值,可用透过系数P来表示,即

当药物口服后,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的药物,随血液迅速地分布于全身。故胃肠道中的药物浓度(CGI)远大于血中药物浓度(C),则上式可简化为:

上式表明药物被动转运(简单扩散)透过细胞膜的速度与吸收部位药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表明被动转运速度符合表观一级速度过程。若以消化液中药量(Xa)的变化速度(

)表示透过速度,则:

式中,ka为药物的表观一级吸收速度常数。对上式积分后两边取对数:

式中,Xa为t时间消化液中药量;X0为零时间消化液中药量。以 lgXa对t作图可得一直线,由此直线斜率即可求出药物的吸收速度常数,并可计算吸收半衰期:

本实验以磺胺嘧啶为模型药物,进行大鼠在体小肠吸收试验。

三、仪器与材料

仪器:蠕动泵、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离心机、注射器、眼科剪刀、眼科镊子、手术刀片等。

材料:0.1%亚硝酸钠、0.5 %氨基磺酸铵、0.1%二盐酸萘乙二胺溶液、1 mol/L盐酸溶液、0.2 mol/L氢氧化钠溶液、10 mg/ml戊巴比妥钠溶液、生理盐水等。

四、实验内容 (一)试剂的配制

1.Krebs-Ringer试剂(pH 7.4) 称取氯化钠7.8 g,氯化钾 0.35 g,氯化钙 0.37 g,碳酸氢钠1.37 g,磷酸二氢钠0.32 g,氯化镁0.02 g,葡萄糖1.4 g,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

2.供试液 精密称取磺胺嘧啶(SD)20 mg,酚红20 mg,加少量蒸馏水混悬,加入1%碳酸钠溶液使溶解,再用Krebs-Ringer试剂定容至1000 ml,摇匀。

3.酚红液 精密称取酚红20 mg,加少量蒸馏水混悬,加入1%碳酸钠溶液使溶解,再用Krebs-Ringer试剂定容至1000 ml,摇匀。

(二)实验步骤

1.蠕动泵流速的调节 打开蠕动泵电源,选择所需工作的方向,按动快、慢档开关,调节流速为5 ml/min和2.5 ml/min。

2.恒温水浴调节 将水浴温度调节为37℃±0.5℃。

3.供试液的准备 取80 ml供试液加入循环装置的烧瓶中,见图19-1,将烧瓶置恒温水浴中预热至37℃±0.5℃。

4.生理盐水的准备 取生理盐水适量,预热至37℃备用。

5.大鼠麻醉 取实验前禁食一夜、体重约200 g的雄性大鼠一只,称重;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剂量为40 mg/kg),麻醉后背位固定于固定台上。

6.小肠插管 沿腹中线打开腹腔(约3 cm)。自十二指肠上部及回肠下部各剪开一个小口,插入直径约0.3 cm的玻璃管,用线扎紧。

7.洗涤肠管 用注射器将37℃的生理盐水缓缓注入肠管,洗净肠管内容物。

8.做成回路 将肠管两端的玻璃管按图19-1所示与胶管连接,作成回路,开动蠕动泵,流速为5 ml/min。

9.取样 以5 ml/min的流速循环10 min后,将流速调至2.5 ml/min,立即自供试液烧瓶中取样两份(1 ml和0.5 ml各一份),分别作为SD和酚红零时间样品,另向烧瓶中补加 2 ml酚红溶液;其后每隔15 min按同法取样并补加酚红液,取样至120 min(共9次),停止循环。

图19-1 大鼠在体小肠回流实验装置

1.蠕动泵;2.温度计;3.水浴;4.循环液;5.大鼠

(三)含量测定

1.标准曲线的制备

(1)制备SD标准曲线 吸取SD供试液(20 μg/ml)2、4、6、8、10 ml分别置10 ml量瓶中,用Krebs-Ringer试剂定容。再分别吸取上液1 ml置10 ml具塞试管中,加1 mol/L 盐酸溶液5 ml,摇匀;加0.1%亚硝酸钠溶液1 ml,摇匀,放置3 min;加0.5%氨基磺酸铵 1 ml,摇匀,放置3 min;再加入0.1%二盐酸萘乙二胺溶液2 ml,摇匀,放置20 min。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50 nm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对浓度回归,得到DS标准曲线方程。

(2)制备酚红标准曲线 精密称取酚红25 mg置250 ml量瓶中,加Krebs-Ringer试剂定容;再吸取1、2、3、4、5、6 ml置10 ml量瓶中,用Krebs-Ringer试剂定容。各吸取上液0.5 ml置10 ml具塞试管中,加入0.2 mol/L 氢氧化钠溶液5 ml,摇匀。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55 nm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对浓度回归,得到酚红标准曲线方程。 2.样品测定

(1)SD的测定 取样品1 ml置10 ml具塞试管中,加入1 mol/L盐酸溶液5 ml,摇匀;以下按“制备SD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自“加0.1%亚硝酸钠溶液1 ml ??”起,依法测定吸收度。将吸收度代入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出SD浓度,并记录于表19-1。

(2)酚红的测定 取样品0.5 ml置10 ml具塞试管中,加入0.2 mol/L氢氧化钠溶液5 ml,摇匀。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55 nm处测定吸收度。将吸收度代入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出酚红浓度,并记录于表19-1。

(四)注释

1.小肠吸收过程中,药物被吸收的同时水分也被吸收,导致供试液体积不断减少,所以不能用直接测定药物浓度的方法计算剩余药量。由于酚红不能被小肠吸收,因此可向供试液中加入定量的酚红,在一定间隔时间测定药物浓度的同时,也测定酚红的浓度,由酚红浓度先计算出不同时间供试液的体积,再根据测定药物的浓度,就可以得出不同时间小肠中剩余的药量或被吸收的药量。

2.插管时应注意方向,在十二指肠端向下插,回肠端向上插,以构成回路。 3.由于是在体实验,为真实反映体内环境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不需要对肠系膜进行分离,操作时还应注意避免剪破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