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4月份)(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7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4月份)(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369757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d

故选B.

18.如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Cl B.B点溶液的溶质只有NaCl C.a点表示恰好中和所需的量 D.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HCl中

【考点】97:中和反应及其应用;99: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A、A点溶液显酸性,盐酸过量; B、B点溶液显碱性,NaOH过量;

C、根据横轴的意义分析,a点对应的溶液pH<7;

D、从pH变化曲线图看,溶液的pH逐渐升高,说明是NaOH溶液滴入稀HCl中.

A、A点溶液显酸性,【解答】解:盐酸过量,则A点溶液的溶质为NaCl和HCl.故错误;

B、B点溶液显碱性,说明NaOH过量,则B点溶液的溶质是NaOH和NaCl.故错误;

C、由图示知,a点对应的溶液pH<7,显酸性,盐酸过量,不是恰好中和所需的量.故错误;

D、从pH变化曲线图看,溶液的pH逐渐升高,从pH<7到pH>7,说明是NaOH溶液滴入稀HCl,故正确; 故选:D.

19.向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金属固体,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盐酸,无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

第17页(共28页)

溶质是( )

A.硝酸亚铁,硝酸银 B.硝酸银

C.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 D.硝酸亚铁 【考点】85: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向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时,铁先和硝酸银反应,如果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有剩余,则铁再和硝酸铜反应;

银和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和盐酸反应,铁排在氢的前面,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解答】解:向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金属固体,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盐酸,无气体放出,说明固体中不含有铁,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有反应生成的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因此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硝酸亚铁. 故选:D.

20.某粗盐主要成分是NaCl,可能还有Na2CO3、Na2SO4,为检验所含杂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少量样品,加水溶解 滴入稀盐酸 继续滴入氯化钡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全部溶解 有气泡产生 根据实验过程,预测最后的实验现象,且对Na2SO4判断均正确的是( ) A.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有Na2SO4

B.先没有沉淀,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能含有Na2SO4 C.无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没有Na2SO4 D.无论有无白色沉淀生成,均可能有Na2SO4

第18页(共28页)

【考点】9H: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氯化钡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能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钠.

【解答】解:A、滴入稀盐酸时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如果稀盐酸不足,则碳酸钠过量,过量的碳酸钠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因此有白色沉淀生成时,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如果溶液中含有硫酸钠时,加入氯化钡溶液时立即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如果溶液中含有硫酸钠时,加入氯化钡溶液时立即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因此无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没有硫酸钠,该选项说法正确;

D、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没有硫酸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共18分)

21.查阅资料可以了解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 ①该图表示的是硅元素,它的元素符号是 Si ,硅元素属于 非金属 (填写“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的原子量是28),则水晶的摩尔质量是 60g/mol ,其中含硅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47.1% .

③硅是半导体的主要材料.工业上,通常是在电炉中由碳还原二氧化硅而制得.化学方程式:SiO2+2C

Si+2CO↑ 这样制得的硅纯度约为98%.该反应利用

了碳的 还原性 (填写“氧化性”或“还原性”),反应过程中回收CO可以避免污染,回收的CO可以用作 燃料 .

【考点】C5: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C7:碳的化学性质;DA: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DG: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分析】①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

第19页(共28页)

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②根据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解答;根据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来计算.

③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认识氧化和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被氧化的物质是还原剂剂,此反应中碳元素得到氧被氧化是该反应的还原剂. 【解答】解:

①该图表示的是硅元素,它的元素符号是:Si;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②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28+16×2=60,则水晶的摩尔质量是60g/mol;

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③在反应SiO2+2C

100%≈47.1%;

Si+2CO↑ 中二氧化硅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被还原,是

氧化剂;碳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被氧化,是还原剂,利用了碳的还原性 ,反应过程中回收CO可以避免污染,回收的CO可以用作燃料. 答案:

①Si;非金属; ②60g/mol;47.1%;

③还原性;燃料(其他合理也可).

22.如图是浓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回答:

①该浓盐酸的溶质是 HCl (填化学式);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看到的现象是 有白雾 .

②现要配制3%的稀盐酸120g,需要这种浓盐酸 10 g; ③盐酸属于无氧酸,分类的依据是 酸中不含氧元素 ;

④盐酸具有酸的通性.有盐酸参加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Cl+NaOH=NaCl+H2O (任写一个);实验室通常检验盐酸中含有氯元素的化学方程式 HCl+AgNO3=AgCl↓+HNO3 .

第20页(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