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材04下普B-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工材04下普B- 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417023010661ed9ad51f345

南京理工大学课程考试卷B(学生考试用)

课程名称: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 学分: 3 教学大纲编号 试卷编号: 考试方式: 闭卷 满分值: 100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组卷日期 04 年 11月 10 日 组卷教师(签字): 审阅教师 学生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一、 选择题(每题0.5分,共30分)

1.工程材料一般包括:

(A)金属材料、铝基复合材料、陶瓷材料、塑料 (B)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塑料、橡胶 (C)复合材料、橡胶、纤维、陶瓷材料

(D)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 2.下列材料性能中不属于工艺性能的是:

(A) 铸、锻、焊性能 (B) 热处理性能 (C)切削性能 (D)疲劳性能 3.晶体的位错属于: (A)体缺陷 (B)面缺陷 (C)点缺陷 (D)线缺陷 4.面心立方结构中,密排面和密排方向分别是:

(A)(110)、<111> (B)(111)、<110> (C)(100)、<110> (D)<111>、(110) 5.固溶体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其结构取决于: (A)溶剂 (B)溶质

(C)既不是溶质也不是溶剂 (D)固溶体形成时的条件 6.A、B两组元形成无限固溶体的条件是: (A)结构相同,结构常数相近 (B)结构不同,结构常数相近 (C)结构不同,结构常数相近 (D)结构相同,结构常数相差较大 7.纯铁从液态冷却到室温,其晶格类型变化的顺序是: (A)体心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体心立方、体心立方 (C)面心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 (D)体心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 8.为细化晶粒可采用:

(A)加入变质剂 (B)以砂型代金属型 (C)降低冷却速度 (D)快速浇注 9.孕育剂细化晶粒的机理是

(A)强烈阻碍晶核长大,或改善组织形态

(B)与液态金属反应形成化合物,并以此作为非自发形核的核心,增加晶核数 (C)提高冷却速度,增加过冷度

(D)降低液态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提高过冷度 10.两元相图中的杠杆定律

(A)可计算液固两相的绝对质量 (B)可计算液固两相的相对质量 (C)不可计算液固两相的相对质量 (D)仅可计算单相的相对质量 11.共析反应是指

(A)一定温度和成分条件下,从一种液体中同时结晶出两种不同的晶体的反应 (B)一定温度和成分条件下,从一种固相中同时析出两种不同的晶体的反应

1

(C)一定温度和成分条件下,从液固两相中同时结晶出两种不同的晶体的反应 (D)一定温度和成分条件下,从液固两相中同时结晶一种晶体的反应

12.共析钢在727℃奥氏体化后,再缓慢加热至1148℃时,珠光体的含碳量将

(A)从0.77%上升到2.11% (B)保持0.77%不变(C)高于0.77% (D)低于0.77% 13.Fe3C的含碳量是:

(A)100% (B)6.69 (C)6.69% (D)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14.室温下变态莱氏体的含碳量为:

(A)0.77% (B)4.3% (C)2.11% (D)莱氏体中Fe3C的相对含量 15.钢的含碳量从0%增加到2.11%时,其强度将随之 (A)增加 (B)降低 (C)先增至最大值后又开始下降 (D)不变 16.珠光体是下述()反应的产物。 (A)共晶反应 (B)包晶反应 (C)共析反应 (D)匀晶反应 17.过共析钢在冷却过程中遇到ES线时,将发生: (A)共析反应 (B)共晶反应(C)次生相二次渗碳体的析出 (D)匀晶反应 18.亚共析钢在双相F+A区域冷却转变时: (A)奥氏体的相对量和含碳量逐渐增加 (B)奥氏体的相对量和含碳量逐渐减少 (C)奥氏体的相对量增加而含碳量减少 (D)奥氏体的相对量减少而含碳量增加 19.在发生共晶反应时三相平衡,三相的成分 (A)相同,不确定 (B)不同,但可确定 (C)相同,可确定 (D)无法确定 20.共析成分的合金在共析反应刚结束时,其组成相为 (A)γ (B)(α+β) (C)γ+(α+β) (D)γ+α+β 21.铁素体是

(A)碳在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B)碳在γ-Fe中形成的置换固溶体 (C)碳在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D)碳在α-Fe中形成的置换固溶体 22.Q235A属于 (A)合金钢 (B)普通碳素结构钢(C)球墨铸铁 (D)高级优质碳素结构钢 23.T10钢室温平衡组织中的P的含碳量是: (A)1.0% (B)>0.77% (C)0.77% (D)<0.77%

24.含碳量为0.77%的共析钢,在缓慢加热至727℃以上时,组织由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此时奥氏体的含碳量将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先降后增 25.奥氏体的结构与以下()的结构相同。 (A)γ-Fe (B)α-Fe (C)δ-Fe (D)铁素体 26.Fe3CⅡ、Fe3CⅢ、Fe3CⅠ、共晶Fe3C、共析Fe3C是: (A)同一种相,同一种组织 (B)同一种相,不同的组织 (C)不同的相,同一种组织 (D)不同的相,不同的组织 27.不属于共晶反应相图式的是 L L L γ

α β (A) (B) (C) α (D) CpDq AmBn AmBn AmBn 28.可作为合金组元的物质是

(A)不稳定金属化合物 (B)置换固溶体 (C)稳定金属化合物 (D)间隙固溶体

β 2

29.改善金属材料性能的方法有多种,强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缺陷密度的增加 (B)缺陷密度的减少

(C)缺陷密度未变,而含碳量减少 (D)缺陷密度未变,而合金元素增加 30.可通过热处理改性的材料是 (A)所有金属材料 (B)所有非金属材料 (C)加热过程中发生固态相变或化学成分变化明显的金属材料 (D)所有材料 31.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的产物中,属于半扩散转变的是: (A)马氏体 (B)贝氏体 (C)珠光体 (D)屈氏体 32.马氏体的硬度和形貌取决于:

(A)加热温度 (B)保温时间 (C)冷却速度 (D)含碳量 33.不仅能使CCT曲线右移,还可使其形状改变的合金元素是:

(A)Al 、Co (B)Si、Cu、Ni (C)V、Ti、Ni (D)Si、Cu、Cr 34.降低奥氏体稳定性的措施是: (A)加入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B)加入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C)加入Al、Co合金元素,并使之完全溶入奥氏体 (D)提高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35.球状珠光体是:

(A)片状铁素体+片状渗碳体 (B)球状铁素体+片状渗碳体 (C)球状铁素体+球状渗碳体 (D)铁素体基体+球状渗碳体 36.过共析钢等温淬火的组织是: (A)M (B)M+Fe3C (C)B下 (D)B下+Fe3C 37.淬硬性取决于钢中的 (A)合金元素的含量 (B)合金元素的种类 (C)含碳量 (D)冷却速度 38.马氏体回火后的组织取决于:

(A)回火加热温度 (B)回火冷却速度 (C)回火冷却方式 (D)含碳量 39.()是单相物质。 (A)珠光体 (B)贝氏体 (C)马氏体 (D)回火马氏体

40.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V、Ti、Nb等加入钢中,能与钢中的碳结合生成稳定的碳化物微细颗粒,加热时进入奥氏体时,则可: (A)提高奥氏体的稳定性 (B)降低奥氏体的稳定性 (C)不影响奥氏体的稳定性 (D)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细化奥氏体晶粒 416.过共析钢的正火温度为: (A)AC1+30℃~50℃ (B)ACCm+30℃~50℃ (C)AC3+30℃~50℃ (D)ArCm+30℃~50℃

42.40钢轴的轴颈部分经正火和表面淬火+低温回火后,心部和表面的组织分别是 (A)F?S,M?A?, (B)S,M?A? (C)S,S (D)S,M?A?

43.钢的表面淬火

(A)既改变表面组织又改变表面成分 (B)只改变表面组织,而不改变其成分 (C)只改变表面成分,而不改变表面组织 (D)既不改变表面组织又不改变表面成分 44.为消除45钢齿轮的成分偏析,常采用: (A)完全退火 (B)去应力退火 (C)球化退火 (D)正火 45.20钢进行切削加工前进行正火处理的目的是:

(A)消除应力,防止工件加工后变形 (B)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3

(C)消除网状渗碳体 (D)提高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46.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 (A)碳含量 (B)冷却介质 (C)合金元素 (D)保温时间 47.机床主轴要求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为此选用的材料及终热处理工艺为 (A)20钢,淬火+高温回火 (B)45钢,淬火+高温回火 (C)T8钢,淬火+高温回火 (D)45钢,正火 48.室温下获取F+P+G的灰铁组织,其石墨化过程是 (A)第一、第二、第三阶段均未进行

(B)第一、第二阶段充分进行,但第三阶段部分进行 (C)第一、第二、第三阶段充分进行

(D)第一、第二充分进行,但第三阶段未进行 49.40Cr淬火后的组织是M+F,这是由于 (A)淬火的冷却速度太慢 (B)加热温度不够,位于A+F双相区 (C)加热温度过高 (D)淬火冷却速度太快 50.不可进行固溶时效强化的形变铝合金是 (A)LF防锈铝 (B)LY硬铝 (C)LD锻铝 (D)LC超硬铝 51.合金元素提高回火稳定性的机理是:

(A)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冷却转变形成合金马氏体,阻碍马氏体分解所致 (B)合金元素未溶入奥氏体,形成碳化物,阻碍马氏体分解所致

(C)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冷却转变析出碳化物,阻碍马氏体分解所致 (D)合金元素未溶入奥氏体,形成碳化物,促进马氏体分解所致 52.W18Cr4V的含碳量为 (A)0.6%~0.7% (B)1.0%左右 (C)>1.0% (D)1.0% 53.低合金工程用结构钢16Mn的一般使用状态和室温组织分别是: (A)热轧+空冷,F+P (B)球化退火,F+P

(C)淬火+高回,回火索氏体 (D)淬火+低回,回火马氏体 54.40Cr钢比40钢具有更高的()。 (A)淬透性和回稳性 (B)淬透性和淬硬性 (C)淬硬性和回稳性 (D)淬透性和硬度 55.高速钢W18Cr4V是莱氏体钢的原因是:

(A)钢中的含碳量高于2.11%,进入Fe-Fe3C平衡相图的共晶区域 (B)钢中的含碳量高于4.3%,进入Fe-Fe3C平衡相图的过共晶区域

(C)钢中的含碳量在0.77%~2.11%,进入Fe-Fe3C平衡相图的过共析区域

(D)钢中的含碳量为0.6%~0.7%,E点左移,使铸态组织中有大量的莱氏体存在

56.高速钢W18Cr4V淬火时的加热温度为1280℃~1300℃,油冷后在550℃~570℃三次回火。故其室温组织为:

(A)回火马氏体+碳化物+残余奥氏体 (B)回火索氏体+残余奥氏体 (C)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D)回火屈氏体+残余奥氏体 57.高速钢等温淬火的组织是:

(A)马氏体+碳化物+残余奥氏体 (B)索氏体+碳化物+残余奥氏体 (C)下贝氏体+碳化物+残余奥氏体 (D)屈氏体+残余奥氏体 58.防止热节处产生缩孔和缩松的方法是: (A)顺序凝固 (B)同时凝固 (C)薄处加冷铁 (D)薄处加冒口 59.再结晶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