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2020高三生物10月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2020高三生物10月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42fd5d3fa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0

D、图二曲线DC段与EB段上升的原因不相同,前者是因为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后者是因为光照逐渐减弱,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对光合作用的应用以及识图能力。

6.如图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和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实验均需进行“黑暗”处理,以消耗细胞中原有淀粉 B. 两实验均需要光的照射

C. 两实验中只有恩格尔曼的实验设置了对照 D. 两实验均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两实验均需进行“黑暗”处理,但萨克斯的实验是为了消耗细胞中原有淀粉,而恩格尔曼的实验是为了用极细的光束照射,A错误;两实验均需要光的照射,B正确;两实验中均设置了对照实验,萨克斯的实验中照光部分和遮光部分形成对照,C错误;恩格尔曼的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萨克斯的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D错误。

7.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请回答:

(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_______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是________和_______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和_______溶液。 (2)用_____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答案】 (1). 双缩脲试剂 (2). )稀蛋清 (3). 淀粉酶 (4). 葡萄糖 (5). 淀粉 (6). 斐林 (7). 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是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溶液是淀粉酶溶液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详解】(1)由于稀蛋清和淀粉酶溶液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而葡萄糖和淀粉不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所以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将4种溶液分为两组;

(2)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淀粉不能,所以可用斐林试剂将淀粉与葡萄糖分开;

。6

(3)淀粉可被淀粉酶分解形成还原糖,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稀蛋清无这一特性,所以可以用淀粉将稀蛋清和淀粉酶区分开。即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是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溶液是淀粉酶溶液。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8.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图乙为细胞膜的流动模式图,图丙、图丁反映了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a分布于细胞膜的___(填“内”或“外”)表面,该物质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图乙所示的物质d对应的是图甲中的_________。

(3)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填图乙中的字母),从化学成分上看,它易于让________通过。 (4)图丙表示的跨膜运输方式与图甲中_____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

(5)影响图丁代表的物质跨膜运输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外 (2). 识别作用 (3). 保护和润滑作用 (4). K+ (5). c (6). 脂质 (7). CO2 (8). 温度 (9). 氧气浓度 【解析】 【分析】

1、据图甲分析,Na+离子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K+离子是细胞外的浓度低于细胞内,胰岛素存在于细胞外,二氧化碳是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

2、根据乙图分析,糖蛋白能进行细胞识别,分布在细胞膜外;图乙所示物质运输方向从膜外运输到膜内,特点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且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 3、根据图丙分析,细胞外的浓度越大,物质运输速率越快,表示自由扩散。 4、根据图丁分析,物质可以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代表主动运输。

【详解】(1)图乙中a表示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识别作用,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 (2)K+离子是细胞外的浓度低于细胞内,从膜外运输到膜内,属于逆浓度运输,符合乙图中的主动运输方式。

(3)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c磷脂双分子层。从化学成分上看,欧文顿的实验发现脂溶类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表明膜中含有脂质。

7

(4)根据图丙分析,物质运输速率与外界溶液浓度呈正相关,表示自由扩散,与图甲中CO2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

(5)根据图丁分析,当细胞内的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时,细胞仍能吸收物质使细胞内的浓度继续增大,故可代表主动运输,影响运输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温度(影响分子运动和酶的活性)、氧气浓度(影响细胞呼吸,进而影响能量供应)。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物质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实例的理解与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9.下表为某探究实验的步骤,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 序号 加入试剂或处理方法 A 可溶性淀粉溶液 1 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 2 3 4 5 6

(1)此探究实验的课题名称是__________。

(2)在此实验中,因变量是用______检测的。A、B、C三支试管中,_____试管中酶的活性最高。

(3)实验结束后,将B试管所处温度降到唾液淀粉酶的适宜温度,现象是___________。 (4)有人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而不能将实验所用酶互换,试说明提出此建议的理由:_________。

【答案】 (1). 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 碘液 (3). A (4).

保温5 min / 37 ℃ / 80 ℃ / 0 ℃ 1 mL 37 ℃ 1 mL 80 ℃ 1 mL 0 ℃ 2 mL B 2 mL C 2 mL a / b / c / 将a液加入到A试管中,b液加入到B试管中,c液加入到C试管中,摇匀 保温5 min 滴入碘液,摇匀 观察现象并记录 37 ℃ 2滴 80 ℃ 2滴 0 ℃ 2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