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工作计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教育局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工作计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462930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c

转变,全市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农村教育城市化进程有着广阔的空间。四是随着社会结构转型的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创造学习型社会,对教育的内涵、外延以及责任要求有了新的变化,教育发展必须构建良性运行的“大教育”格局。五是社会改革开放的深入,资源节约与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工业产业调整,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保障体制建立,城乡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立,维护社会公平,消除教育的贫富差距,实现均衡发展,这都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和后劲。因此,“*”期间,*市教育要在人才培养的规格、结构、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的需要,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术实用人才的培养要满足现代化省会城市建设的需要。

三、“*”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落实“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优化调整,建立加大教育投入机制,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巩固普及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振兴农村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高等教育、发展成人教育。着眼于提高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整体功能、着眼于大教育体系的建立、着眼于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着眼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着眼于促进教育创新,着眼于学习型城市的建立,主动适应*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和劳动力需要,基本形成各级各类教育结构合理、相互衔接和沟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工作原则。

1.坚持教育统筹发展的原则。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和人才观,

第 9 页 共 18 页

按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统筹区域教育发展、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市内外教育发展,实施“中心提升、周边发展、城乡互动、优质均衡”策略,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破重点、分类指导,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2.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教育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把握好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节奏,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教育与经济的密切结合,更好地为*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经济结构、区域布局、农村乡镇一体化和城市开发建设重点,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

3.坚持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的发展,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在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上,更要注重质量;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既要扩大教育规模,拓展教育空间,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又要重点建设好一批高水平的示范性学校,发挥在全市和全省教育改革和创新中的带动作用。

4.坚持积极稳妥推进的原则。要正确处理好教育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始终以改革促发展,强化省会意识,努力形成重点发展、全面发展、均衡发展的新格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深化教育体制、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新教育体制和体系;同时,改革和发展都要以稳定为前提,要从国情、市情的特点和经济实际支撑条件出发,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科学确定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维护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第 10 页 共 18 页

四、“*”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指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年,要建立起与省会城市和学习型城市基本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全民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全市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末的9.4年提高到12年以上;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新增劳动力普遍达到高中以上学历水平;各类专门人才拥有量基本适应省会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每万人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1300人左右,比“*”末提高约400人。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保持全国发达地区的较高水平。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末,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本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力争达到或接近4%。基本建成基础、职业、成人、高等教育相互衔接、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二)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和任务。

1.小学和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100%,小学巩固率保持在100%、初中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全市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城市和农村3周岁以上幼儿入园率分别达到98%和85%以上;重视发展特殊教育,继续保持特殊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同步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基本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设学标准。城市新建小区要按照规定要求同步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并按省定设学标准设计建设。市区进一步完善学区九年一贯制,农村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逐步实行乡镇或学区初中小学一体化管理。

2.进一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普通高中的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末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率达到92%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比基本保持在1∶1。全市国办普通高中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争创3-5所示范高中。全市三分之一的职业

第 11 页 共 18 页

学校要达到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标准;其他职业学校达到省级重点职业学校的标准;力争有1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0所职业学校、30个具有特色的示范专业进入全省职业教育“十、百、千”工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的比例超过30%以上。

3.高质量地发展高等教育。加强市属高等学校建设,支持驻济高校建设,扩大市属高等教育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办出地方特色。充分利用驻济高校的高等教育资源,提高市属高等教育质量。

4.重组并优化配置成人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多种形式办学,以满足市民对各种形式、规格、层次教育的需求。加强学习型、和谐型社会建设,促进市民社会文化素质的明显提高,全市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2-3年。进一步扩大农村成人教育的规模、培训层次,更加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求。

5.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完善*市的民办学校设置审批和管理制度,重点发展10到20所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民办学校。

五、“*”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一)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振兴,促进教育公平、均衡、优质发展。 推进《20**-20**年*市农村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20**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杂费,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的比例(简称“两免一补”)。重点解决好农村教育发展中的农村学校建设、农村学校校长和教师素质、农村学生就学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县乡办学积极性,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保障体制。设立专项资金,加强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备仪器和图书馆建设,“*”期间农村中小学的教学仪器全部达到国家

第 12 页 共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