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3版教学设计第2章 心理过程 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教育心理学第3版教学设计第2章 心理过程 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4891e6c74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a

2、思维定势

(1)定义:也称心向,指由先前心理活动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并影响着后继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向。

(2)心理学家卢钦斯“量水实验”

(3)提问: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的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3、功能固着

(1)定义:熟悉事物的通常用途占据了思维的核心位置,一时难以想到它的其他功能,从而干扰问题解决的心理现象。

(2)心理学家邓克的蜡烛问题 4、迁移的作用

(1)定义: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

(2)正迁移:会骑自行车很容易学会骑摩托车 (3)负迁移:会骑自行车很难骑三轮车 5、个性差异

态度、求知欲、进取心、意志力等。 五、讲授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有一次,两个人进了动物园,但是不巧管理 员忘记锁上老虎笼子,见两个人向他挑衅,老虎 发威了,它从笼子里面冲了出来,一个人吓得到 处躲藏,另一个先有些失去冷静,但是很快恢复了冷静,于是悄悄走到笼子跟前,钻了进去。然 后把笼子关严,老虎追上了那个逃跑的人,尽管 他跑的非常快。 ? 集中思维: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能力 另辟蹊径 ? 发散思维: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准备阶段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2、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3、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 4、培养优良的个性 六、讲授思维的品质 (一)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二)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三)思维的逻辑性 (四)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七、总结

酝酿阶段 豁朗阶段 验证阶段 第四讲 想象 教学目标

识记想象的概念,了解想象与思维活动的关系,理解并掌握想象的种类及想象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想象的概念与种类 教学难点 想象与思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实例 教学流程

一、导入:呈现孙悟空的图片,引导说孙悟空是由我们人类想象出来的,由人和猴子组成,进而询问学生还能想出类似的例子吗(美人鱼;雷公电母)?从而引出“想象”的概念,并指出想象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二、讲授想象的概念

定义: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三、讲授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 想象 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幻想 理想 1、定义:不随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进行的想象。 2、梦: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做梦的时候眼睛会动。 (二)有意想象

1、定义:随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 2、分类

(1)再造想象:阅读小说时所想象的有关人物和情境。

空想 (2)创造想象:飞机的发明。 (3)幻想:理想和空想。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