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第4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4a5cf9ef8c75fbfc67db22f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作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 )。 A.社会意识形态 B.风俗习惯 C.心理现象 D.政治现象 2.人类最初的道德的表现形式是( ) 。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内心信念 D.宣传教育 3.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 A.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风俗习惯产生 D.个人意志的出现 4.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D.社会分工的出现 5.与法律相比较,道德规范提倡( )。 A必须怎样 B可以怎样 C不准怎样 D 应当怎样 6.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 A.社会意识 B.生产实践 C.社会进步 D.社会规范 7.人类最初的道德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 A.个人意志 B.长老权威 C.风俗习惯 D.法律条文 8.道德的本质是( )。

A.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B.在法律上的反映 C.全体人民的意愿 D.统治阶级的意志 9.道德的主要功能是( )。

A.导向功能 B.沟通功能 C.辩护功能 D.认识与调节功能 10.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 )。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导向功能 D.激励功能 11.道德的发展,是一个( )的历史过程。 A.直线上升 B.直线下降 C.曲折上升 D.平直前进

12.“夙夜在公”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 A.注重整体利益的精神 B.“仁爱”原则

C.重视道德践履 D.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1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 )为核心。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共产主义 D.爱国主义 1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 )为原则 。 A.共产主义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集体主义 15.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 )。 A.辩证统一 B.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C.相互矛盾 D.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1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

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 17.在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具体的价值选择应该( )。 A.强求一致 B不受任何约束

C.在不违反集体主义原则前提下作出不同选择 D.因人而异,搞多元化 1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集体主义的产生与一定生产关系相适应 B.集体主义从来就有 C.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在人类历史上并存 D.利己主义就是看重个人利益 19.我国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 A.爱国守法 B.诚实守信 C.敬业奉献 D.勤俭自强

20.下列哪个层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 )。 A.先人后己,先集体后个人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D.为人民服务

21.现阶段我国的主要道德类型和对全体公民的共同要求是( ) 。

A.人民群众道德 B.社会主义道德 C.共产主义道德 D.资本主义

22.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 ) 。 A.政治措施 B.历史传统 C.上层建筑 D.习惯势力

23.为人民服务包含着的高层次的社会主义道德是( ) 。 A.奉公守法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先人后己

24.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价值取向是( ) 。

A.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B.长远利益高于暂时利益 C.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社会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25.道德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实质是调整( ) 。 A.政治关系 B.利益关系 C.思想关系 D.社会关系 26.社会主义社会确立的价值目标是( ) 。 A.国家本位 B.个人本位 C.社会本位 D.民族本位

27.集体是公共的自我,是由全体个人结合而成的( ) 。 A.实体人格 B.虚拟人格 C.个体人格 D.公共人格

2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引起人们观念的变化,冲突集中表现为( ) 。

A.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B.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 C.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D.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 29.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所必须遵守的( ) 。 A.社会共同原则 B.法律准则 C.行为规范 D.必须的礼仪

30.“五爱”作为道德基本要求是社会道德体系中( )的行为准则,是对每个社会成员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A.最原始 B.最基本 C.最高 D.最低限度 31.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所包含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 B.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D.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 32.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属于( )。

A.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B.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C.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要求 D.现实社会不存在的道德要求

3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成为人们衡量一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是非、善恶、美丑的根本标准。

A.个人主义原则 B.爱国主义原则 C.国家主义原则 D.集体主义原则 34.为人民服务低层次的要求是( )。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D.人人为自己 35.集体主义原则的核心内容是( )。

A.调节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 B.公私兼顾 C.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否认个人利益

36.近年来西部省区打破条块分割,加强经济协作与联合,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形成整体优势,取得整体效益,这表明( ) 。

①集体利益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局部利益的发展 ②集体主义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能调节市场经济中出现的矛盾 ③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 ④.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②④ 37.马克思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