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之隧道总体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毕业设计之隧道总体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4b14f5303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e

翠峰山隧道总体设计

2.1翠峰山隧道工程概述

翠峰山公路隧道属于沐河小区位于黑河至北安之间,是一级公路隧道属于分离式公路隧道,上行线的入口桩号K256+200,出口桩号为K258+270,长度2070m,下行线的入口桩号K258+254,出口桩号K256+212,长2042m,隧道坡度分别为1.75%和1%。

2.2翠峰山隧道水文地质概况

2.2.1地形地貌

翠峰山隧道地处低山地貌,场地内地形起伏大,地面高程396~555m,山坡上多为蕨类植物及经济作物,植被一般发育,表层主要为灌木丛,沿线地表植被不发育,主要为农作物,及零星分布些灌木。 2.2.2工程地质

1、区域稳定分析评价

本地区属东北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隧道区内无区域深活动断裂,史上也无大的地震灾害记录,地壳基本稳定,按规范规定不设防。

隧道洞身段顶板上覆岩体主要为奥陶系爱辉组(P2d)地层,岩性以强风化下带~弱风化玄武岩为主、夹火山熔岩集块岩,属硬质岩,整体强度较高,结构面互相牵制,岩体基本稳定。岩石柱状节理很发育,只具有少量贯穿性较好的节理裂隙,裂隙结构面间距0.7~1.5m,一般2~3组,有少量分离体。围岩自稳能力较差。有充填铁锰质、泥质,岩体破碎多呈块状、碎石状,断层、断面破裂带、片理、层理及层间结构面较发育,裂隙结构面间距0.25~0.5m,一般在3组以后,由许多分离体形成,岩体较破碎~破碎,碎裂状结构或裂隙块状结构。岩质较硬~硬,围岩自稳能力较差。围岩级别为Ⅱ~Ⅳ级。

洞身围岩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岩石柱状节理裂隙发育,节理面、裂隙面等结构面的组合切割易形成不稳定的“锲形体”,于洞顶易产生坍塌或冒顶,在侧壁围岩易沿结构面或结构面组合形成的不利结构发生“追踪型”破坏,施工时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护并及时做好衬砌。

2、隧道开挖、支护、衬砌

鉴于上述隧道进出口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建议设计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设计原则,在进出口段设明洞,以保持出口端坡体稳定;洞口过渡地段围岩易

产生掉块、崩塌,可采用超前多层锚杆支护或管棚支护,局部节理裂隙相对发育地段应采取超前小导管注浆,以固定洞壁和洞顶易松动的围岩。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喷浆护面,做好隧道初期支护,以免洞室产生掉块、坍塌或冒顶。

3、地质构造

洞身围岩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岩石柱状节理裂隙发育,节理面、裂隙面等结构面的组合切割易形成不稳定的“锲形体”,于洞顶易产生坍塌或冒顶,在侧壁围岩易沿结构面或结构面组合形成的不利结构发生“追踪型”破坏,施工时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护并及时做好衬砌。 2.2.3水文地质

1、地表水

隧道区地表水系不发育,仅在冲沟内时有小股水流,雨季流量稍大,旱季甚微,对隧道施工及其运营影响小。

2、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基岩表层节理、裂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隧道区节理裂隙发育,覆盖层薄,但场地岩体节理裂隙一般为闭合~微张,场地山体自然坡度陡、基岩裸露,且砂岩、砂岩夹煤层地层为微透水层,雨季时,地表面流下渗补给量小,基岩裂隙水水量非常有限,对隧道施工及其运营影响不大。 2.2.4地震烈度等级的确定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隧道所在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均为0.35s。对应地震基本烈度≤Ⅵ度,依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本隧道可简易设防。

2.3围岩等级确定

隧道洞身段顶板上覆岩体主要为奥陶系爱辉组(P2d)地层,岩性以强风化下带~弱风化玄武岩为主、夹火山熔岩集块岩,属硬质岩,整体强度较高,结构面互相牵制,岩体基本稳定。岩石柱状节理很发育,只具有少量贯穿性较好的节理裂隙,裂隙结构面间距0.7~1.5m,一般2~3组,有少量分离体。围岩自稳能力较差。有充填铁锰质、泥质,岩体破碎多呈块状、碎石状,断层、断面破裂带、片理、层理及层间结构面较发育,裂隙结构面间距0.25~0.5m,一般在3组以后,由许多分离体形成,岩体较破碎~破碎,碎裂状结构或裂隙块状结构。岩质较硬~硬,围岩自稳能力较差。围岩级别为Ⅱ~Ⅳ级。

根据野外调查及室内实验结果,依据有关规范规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

建议设计时各级别围岩主要物理力学指标使用如下参数。

表2.1 各类围岩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表

围岩 级 别 力学指标 密度ρ(×103kg/m3) 弹性抗力系数K(MPa/m) 弹性模量(静态) E(Gpa) 泊松比μ 计算内摩擦角φ(°) Ⅳ 2.00~2.30 260~500 6.0~10.0 0.30~0.20 50~60 Ⅲ 2.30~2.50 1000~1200 15.0~20.0 0.20~0.15 60~70 Ⅱ >2.50 1200~1800 20.0~33.0 0.20~0.25 70~78 备 注 Ⅲ级围岩为表摩擦系数f(圬工与围岩) 0.45 0.55 0.65 面不光滑时

2.4翠峰山隧道选址

翠峰山隧道位于K256+000和K258+400之间,上行线桩号K256+200~K258+270,下行线桩号K258+256~K256+212,结合本地段的地形地质情况,翠峰隧道的选址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合适的临界标高,在保证隧道埋深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隧道的长度;洞口段中线尽量选择与地形等高线垂直;最终选定在此位置。

2.5翠峰山隧道洞口位置选择

综合隧道地址和洞口位置的选择,该隧道的上行线出口桩号为K258+270,入口桩号为K256+200;下行线出口桩号K256+212,入口桩号K258+256,上下行线平面均设为直线。

2.6翠峰山隧道线型设计

2.6.1平面设计

根据地质、地形、路线走向、通风等因素确定隧道的平曲线线形。隧道平面线形原则上采用直线,避免曲线。本隧道上行线K256+200~K258+270,下行线K258+256~K256+212,设六个人行横道,两个车行横通道,设计时速100km/h,根据地形地质资料,确定采用直线隧道。

翠峰山隧道为分离式高速公路隧道。高速公路的隧道应设计为上下行分离的独立双洞,分离式独立双洞的最小净距,按对两洞结构彼此不产生有害影响的原则,一般情况可按表2.2取值。

表2.2 分离式独立双洞的最小净距

围岩级别 最小净距Ⅰ 1.0×B Ⅱ 1.5×B Ⅲ 2.0×B Ⅳ 2.5×B Ⅴ 3.5×B Ⅵ 4.0×B (m) 注:B-----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

本隧道洞口为Ⅳ级围岩,根据表2-2,隧道双洞最小净距应≥2.5×B,即31m,本隧道根据洞口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两洞净距实际取值为35m。

图2.1隧道平面图

2.6.2隧道横断面设计

1、建筑限界

在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部件侵入,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选取隧道建筑限界的基本值如下 建筑限界设计见图2.1

a) 两车道建筑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