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冲刺最后五套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公共基础知识冲刺最后五套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4db79e1524de518964b7d01

(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

6.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是( )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E.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7.现阶段,我国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依据是(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8.下列关于行政赔偿阐述正确的是( )

A.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造成的损害

B.对非国家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造成的损失国家也应承担赔偿责任 C.只要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造成的危害国家都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D.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一种形式

E.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必须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9.下列关于辩证法的本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辩证法是一种单纯的证明工具

10.目前,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必须( ) A.使职工工资同企业经济效益挂钩 C.反对劳动报酬上的平均主义

11.下列关于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客观辩证法是指在整个客观世界起支配作用的运动规律 作用的运动规律

C.客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

12.关于古希腊文明,阐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在东方文明之前 E.古希腊被马其顿征服

13.下列项目中属于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历史性飞跃的是( ) A.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B.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D.社会主义从失败到胜利

C.社会主义从旧的体制向新的体制成功转变 E.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B.最早的文明是克里特文明 D.最著名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C.苏格拉底、柏拉图、希罗多德都是古希腊人

D.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

B.主观辩证法是指在人们的思维中起支配

B.在企业内部合理地扩大工资差距,拉开档次 D.反对劳动报酬上的过分悬殊

B.辩证法没有证明功能

D.辩证法反映了事物运动、发展的辩证性质

C.辩证法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公有制经济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D.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

B.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的目的就是为了实事求是

B.实行改革开放的观点 D.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观点

E.把复杂劳动的报酬和简单劳动的报酬等同起来

14.下面命题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 A.偶然性是无知的别名 C.矛盾就是悖理

15.维护公文的稳定性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 A.仓促制定文件,与实际情况有距离 C.内容不全面或缺少要素

16.下列说法中,表达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 )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7.做任何工作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当实际不是一个点,不是一条线,也不是一个面,而是一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时,这说明( ) A.客观实际往往是许多事实的总和 办到

C.客观实际不是孤立的,而是普遍联系的 发

18.应向直接上级机关抄送的文件包括( ) A.向自己下级机关主送的重要文件 的请示

C.向平级业务主管部门主送的请求批准的函件

19.下列关于我国公务员的论述错误的是( ) A.国家公务员就是我国行政机关的一切工作人员

B.国家公务员包括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中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C.国家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 D.国家公务员分为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和一般公务员

20.对公务员进行考核的内容是德、能、勤、绩,其中德是指( ) A.政治思想表现 C.工作贡献 E.工作态度

21.行政诉讼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下列( )情况例外 A.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原告申请停止执行,法院裁定停止执行的 D.原告坚持要求停止执行的

C.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22.当今汽车发展中运用电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其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安全性

B.节能

C.保护环境

D.提高速度

B.勤奋敬业表现 D.道德素质表现

D.按规定越级向更高层级机关主送的文件

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其中一个领导机关主送

D.只以个别事实为出发点,不是真正从实际出

B.从实际出发只是理论上的,实际工作中很难

B.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D.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B.规定的表述过于绝对化 D.层次混合、割裂事项联系

B.是就是是,否就是否,除此而外全是鬼话 D.自然从来不飞跃

E.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E.行政机关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的

23.关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主要靠生产力的发展 染

C.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提高人口素质 载量的制约

24.联邦制国家的显著特点有( )

A.联邦和成员国都有自己的宪法和中央机关体系 C.联邦的权力遍及全国 定

E.成员国有一定的外交和国防权

25.关于我国民族概况,下列阐述正确的是( ) A.坚持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原则 E.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

1.对思维能否存在或精神能否反映物质的不同回答,可以区分为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2.英雄史观是一般哲学唯心主义在历史领域的表现。( )

3.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剥削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早就被消灭了。( )

4.行政手段不一定能解决法律方面的问题,但使用法律手段则可以解决一切行政方面的问题。( ) 5.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连在一起,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一种概括,这是从毛泽东开始的。( )

6.按照国家职能行使的范围,国家职能可以划分为有限职能和无限职能。( )

7.国务院直属机构所办理的业务和履行的职能与各部委相似,级别也与各部委完全一样。( ) 8.法独立于政治。( )

9.一般来说,文章都应该有主题,但有些文章可以没有主题。( ) 10.“函”属于公文中的证明性文件。( )

四、公文改错题(找出下列公文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本题10分。)

中国人民银行××市分行

关于转发总行《储蓄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银发[2002]×号

现将总行的《储蓄工作座谈会纪要》转发给你们,请立即组织研究,展开讨论,并根据《纪要》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当前,首先要抓好第一季度的工作,以便为全年工作打下基础。

中国人民银行××市分行 二〇〇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五、案例分析题(认真阅读案例,并根据案例回答所附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1.被告人肖某,女,27岁。曾于1985年12月到1988年1月先后拐骗少女三人分别卖给某县农民陈

B.汉族占全国人口的80%

D.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C.从居住情况看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

B.全国只有一个宪法,一个中央机关体系 D.联邦和成员国之间的权限划分由宪法加以规

D.人类自身生产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承

B.当前人类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环境的污

某等为妻,获款共4100元。1988年12月,肖某又在西安××旅社以骗术拐卖了一少女杨某到×县卖给农民官×为妻。此案案发后,某县公安局派出人员侦查,侦查终结于1989年6月17日,向某县人民检察院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后于1989年7月10日向某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9月7日某县人民法院以拐卖人口罪判处肖某有期徒刑5年。人民检察院认为县法院量刑过轻提起抗诉,经某地区二审改判肖某拐卖人口罪有期徒刑7年。请问:此案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是如何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

2.某科研单位张研究员写了一篇论文在研究刊物上发表,作者吴某亦写了一篇学术论文,在另一杂志上发表,该文中75%以上内容与张研究员所写论文相同,但却没有在文章中注明出处。张研究员发现后,向吴某提出,指出是侵权行为。吴某提出以下解决办法供张研究员选择:一是在作品上去掉自己的名字,将作者改为张研究员,稿酬也归张研究员;二是保证在该杂志上发表声明,将张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请问:

(1)你认为以上两种解决方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2)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六、论述题(本题15分。)

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试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者之间的关系。

《公共基础知识》

5日强化冲刺试卷(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9. B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

2. AB

3. ACD 9. CD

4. ABCD 5. ABCD

10. ABCD

6. ABCDE 7. ABE 11. ABD 16. ABC 21. ABC

三、判断题。

1.√ 6.√

四、公文改错题

【要点】一般来说,转发性通知只能有一个目的,或为执行,或为讨论,或为参考,二者不能兼得,更不能三者兼得。上面这则通知一方面让人家“研究讨论”,一方面又让人家“贯彻执行”,这二者是不可兼得的。因为“研究讨论”意味着转发对象尚不成熟,还没有达到“执行”的程度;而“贯彻执行”却意味着转发对象已经成熟,已经没有“研究讨论”的必要了。作者在这里显然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违背了

2.√ 7.×

3.√

4.×

5.×

8.×

9.×

10.×

8. ADE

17. D 25. C

2. D 10. B 18. B 26. C

3. B

4. C

5. D 12. B 20. C 28. A

6. B

7. B

8. C 14. B 22. A 30. A

15. 23.

BC

11. C 19. D 27. D

13. A 21. D 29. D

16. B 24. C

12. BCDE 13. ABCE 14. ABCDE 15. AB 17. ACD 18. ABD 19. ABC 20. AD 22. ABC 23. AD

24. ACD 25. A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