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海洋地质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最新海洋地质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4fe72d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36

精品文档

1) 垂向上:固体地球上层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圈层--上部

刚性岩石圈和下垫的软流圈。

2) 侧向上:岩石圈在可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板块内部稳定,边界为

最具活动性的构造带。

3) 板块是运动的,其边界性质可分为三大类:分离扩张型,俯冲汇聚型,

平移剪切型。

4) 岩石圈板块横跨地球表面作大规模水平运动。板块的旋回性:板块沿分

离型边界的扩张增生,沿会聚型边界的压缩消亡。

5) 岩石圈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最有可能的是地幔物质对流。

6. 板块边界的类型 根据板块间相互作用方式可以分为离散型(洋中脊、大陆裂谷)、汇聚型(消减带、碰撞带)和平错型(转换断层)等三种基本类型。

1.分离(离散)型板块边界

离散型板块边界是岩石圈发生分裂和拉张的地方,是海底扩张的策源地,这里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包括了洋中脊系统(大洋性板块-大洋性板块)及大陆裂谷系统(大陆性板块-大陆性板块) (如东非裂谷、贝加尔湖、莱茵地堑、红海等)!

2.汇聚(挤压)型板块边界

沿此边界,两个相邻板块相向挤压运动,以致老洋壳在这里俯冲和消减!密度相对大的板块俯冲潜没在密度相对小的板块之下。遭受强烈挤压运动,可引发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构造变形和相关的变质作用。

3.平错(剪切)型板块边界 即转换断层边界,在此类边界处板块既不增生也不消亡,而是相邻的两个板块通过转换断层滑动,同时引发地震和火山活动。

7. 威尔逊旋回的演化阶段 加拿大的威尔逊将大洋盆地的演化过程归纳为萌芽、幼年、成熟、收缩、结束及大陆碰撞造山等六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显示大洋的开张和生成,后三个阶段代表大洋的收缩和关闭。 威尔逊旋回:

a) 胚胎期:东非大裂谷 b) 幼年期:红海、亚丁湾 c) 成年期:大西洋 d) 衰退期:太平洋 e) 终了期:地中海

f) 遗痕期:印度河(地缝合线)

CH4 海洋沉积

1. 试述海洋沉积物的来源 1) 陆源:来源于陆地的碎屑物质经河流、风、海流、 波浪等输运入海; 2) 内源:溶于海水中的物质和陆源输入的溶解物质经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而形成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沉积物;

3) 生物源:底栖生物、浮游生物等死亡之后,遗体堆积在海底形成海洋生物沉积; 4) 火山物质和深部热液:火山喷发物质和深部热液携带的沉积物; 5) 宇宙源:陨石和宇宙尘埃;

2. 简述海洋沉积环境要素有哪些 1) 沉积动力环境:波浪+潮汐+洋流+河流(海洋水动力作用,是海洋发生一切作用

的决定性因素);沉积物重力流(大陆架之上或大河流的河口前缘);河流(对河口地区意义重大)。

2) 海洋生物环境(珊瑚礁、生物构造等); 3) 海洋水文化学环境(盐度,ph值)

3. 名词解释: 海岸带:(coastal zone)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即海洋向陆地的过渡地带。海岸带作为第一海洋经济区,被称为社会经济地域中的“黄金地带”。 海岸带是临海国家宝贵的国土资源,亦是海洋开发、经济发展的基地,以及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纽带,地位十分重要。海岸带是资源最丰富的地带;海岸带是区位优势最明显的地带;海岸带是生态脆弱、灾害较多的地带。

潮坪:位于高低潮之间,即潮间带,周期性出露水面的近岸地带,潮坪一般为淤泥质海岸。

海滩:海滩(beach)是沿岸分布的疏松沉积物堆积体,其范围狭义上是从海蚀崖或沙丘到平均低潮线,广义上是延伸到波浪作用微弱处(10-20m),也是近岸带的下界。

沙坝:泛指近海与海岸线延伸方向平行分布的一系列沙坝和沙岛 泻湖:被砂坝从毗邻海域中隔离出的沿岸咸水或半咸水区,与海洋通过潮道连通或半连通。 三角洲:是指入海河流所携带的陆源沉积物在入海河口附近堆积所形成的三角形沉积体。包括陆上和水下两部分,两者紧密联系。水下部分是陆上部分的自然延伸,陆上部分则是水下部分发展的最后结果。

碳酸盐补偿深度CCD:碳酸盐补偿深度是指海洋中碳酸钙(生物钙质壳的主要组分)输入海底的补给速率与溶解速率相等的深度面,也称碳酸钙补偿深度。它是海洋中的一个重要物理化学界面。海水表层碳酸钙是饱和的。随着水深增大,由于温度降低,CO2含量增加,碳酸钙溶解度增大,至某一临界深度,溶解量与补给量相抵平衡,这一临界深度就是碳酸钙补偿深度。

4. 潮坪分带 1) 高潮坪(低能环境):一半以上时间露出水面,海水淹没时间短,潮流流速

低,以悬移搬运和沉积为主;细粒、粉砂、粘土等悬移质;常有干裂、生物扰动构造发育。 2) 中潮坪(中能环境):一半时间露出水面,悬移、推移搬运共存;悬移、推

移沉积近于相等,砂层、泥层互层;生物扰动构造中等发育。 3) 低潮坪(高能环境):一半以上时间淹没水中,以推移搬运和沉积为主。海

水淹没时间长,沉积物砂为主;生物扰动构造不发育。

5. 海滩剖面的划分及界线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2) 3) 4)

划分为四个地貌带:后滨、前滨、内滨、滨面 后滨:平均高潮线至特大高潮线间,多为特大高潮侵蚀阶地,一般地形平坦,与前滨分界处稍向岸倾斜的部分称为滩肩。 前滨(滩面):平均高低潮线之间,通常呈一向海倾斜的斜面,前滨上部滩坡较陡,下部较缓,一般发育沿岸沙坝和凹槽。

内滨:平均低潮线至破波线间,波浪活跃,多发育一道或多道水下沙坝和凹槽。

滨面:位于破波带和内陆架之间海底较平坦的浅海区,滨面下界为正常气候下平均浪基面处(10-20米)

6. 河口的定义及其分段? 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者汇入河流的下游地带,与所注入的水体发生作用,形成河口。分段为:

1) 近口段:至潮区界和潮流界之间的河段 2) 河口段:从潮流界到口门

3) 口外海滨段:口门以外到滨海浅滩的前缘坡

7. 三角洲形成过程和主要类型? 河流上游的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较强,使河水有一定的含沙量;在河流入海洋或湖泊的地区,地势平缓,流速减慢;河流在注入海洋或湖泊时,水流比降减小,水流向外扩散,水面展宽,水深变浅,加之河水受潮流的顶托作用,流速显著减弱,河水将挟带的大量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一片向海或向湖伸出的平地,外形常呈△状,所以称为三角洲。

根据平面形态特征和形成过程可分为:扇形三角洲、鸟足形三角洲、尖头形三角洲、岛屿型三角洲、过渡类型三角洲

根据动力特征可分为:建设性和破坏性的两种类型。

8. 控制陆架沉积的因素 1)海平面变化:影响水深和自然地理环境,控制着水动力环境和沉积物的补给、搬运和沉积作用,全球海平面的剧烈变化主要由全球气候变化——冰期和间冰期的循环所引起。

2)沉积物的补给:陆架现代沉积物质是冰后期高海平面的基础上沉积的。来源主要是河流、冰川、风等带来的陆源沉积物。

3)气候:通过控制陆地岩石的风化、侵蚀的类型和速度来控制沉积物的类型和搬运方式,通过影响海洋中的洋流体系来影响陆架沉积物的类型及分布。 4)陆架水动力环境: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过程,是陆架沉积物侵蚀、搬运、沉积及海底地貌塑造的主要营力,主要包括洋流、潮流、密度流、风海流及其派生流系

5)生物作用:

6)化学作用:主要发生在沉积物-海水和颗粒-空隙水的界面上,通过海解作用、

逆风化作用及沉淀作用形成各种海洋自生矿物。

9. 陆坡-陆隆沉积的影响因素 1) 地质构造环境:地质构造环境是控制陆坡-陆隆沉积作用的一级制约因素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 海面变动 3) 物源 4) 生物活动

10. 大洋沉积物分布的地带性 1) 气候(纬度)地带性:冰带、温带、干燥带、赤道带

2) 环陆地带性:洋缘地带发育陆源沉积,远洋地带沉积深海粘土、钙质、硅质

软泥。

3) 垂直地带性:碳酸盐在碳酸盐补偿深度以上,深海粘土在碳酸盐补偿深度以

下。

4) 构造地带性:沉积物距洋中脊距离增大厚度增大;洋中脊轴部多为热液沉积

或者海底火山活动形成火山沉积;洋中脊顶部为钙质软泥;水深增大沉积物过渡为硅质软泥或深海粘土。

CH5 海洋矿产资源

1. 海洋矿产资源的分类 指目前处于海洋环境下的除海水以外的矿物资源。 海洋传统矿产资源:

a) 陆架砂矿:泛指一切赋存于现代海洋陆架松散沉积物中具工业价值的砂

矿资源

b) 海底磷矿:通过生物沉积或生物化学沉积等作用富集于海底并具明显工

业价值(P2O5含量>18%)的含磷沉积物

c) 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海底石油储量占全球总量的45%,天然气占50%。

海上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约1/3。 海洋远景矿产资源: a) 多金属结核 b) 富钴结壳

c) 海底热液矿床 d) 天然气水合物

注:海洋资源分类: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空间资源。

2. 海洋五大远景资源及其基本概况 多金属结核:又称锰结核,是分布在大洋海床上的一种自生多金属矿产资源,大小相差悬殊,外形呈结核状,一般由核心及围绕它的壳层构成,其矿物成分主要为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富含Cu、Ni、Co和多种微量元素。

富钴结壳:富钴结壳又称钴结壳、铁锰结壳。生长在海底岩石或岩屑表面的皮壳状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因富含钴,故名富钴结壳。表面呈肾状或鲕状或瘤状,黑色、黑褐色,断面构造呈层纹状、有时也呈树枝状。稀土元素总量很高,可能成为战略金属钴、稀土元素和铂的重要资源。

海底热液矿床:由海底热液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富含Cu、Pb、Zn、Au、Ag、Mn、Fe等多种金属元素,通常以块状硫化物,多金属软泥和金属沉积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