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开放创新 跨越发展,始终是落后地区赶超先进的必由之路--以开发区发展为鉴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解放思想 开放创新 跨越发展,始终是落后地区赶超先进的必由之路--以开发区发展为鉴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5222e81bceb19e8b8f6bafe

目,推动项目增资扩容和企业改造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三是在载体建设上,第一位的是支持港口做大做强。牢固树立―以港兴区、以区促港、合作共赢、一体发展‖的理念,妥善做好拆迁安臵、矛盾处理等工作,支持各类大宗散货码头建设、疏港高速等基础设施建设;把开发区作为港口大后方,加快产业布局、基础设施、水电及通讯等配套、公共服务资源与港口衔接,为港口发展拓展空间、提供支撑。其次是主攻五大产业载体建设,完善日照海洋装备制造业聚集区规划,并加快海域回填步伐,力争五年造地2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印刷包装基地(园区),为依托森博浆纸发展配套项目打下基础。启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二期建设,完善商用车片区的设施配套,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在日照电厂、阳光热电周边,分别规划新的粮油产业发展片区,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成本。物流基地,启动综合保税区路网以及设施配套建设,推进保税物流中心二期建设。

(三)实施城区一体,建设现代化新区,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空间和载体。文登建设南海新区,威海开发工业新区,海阳推进亚沙城,都把新区建设作为加快发展重要空间承载和突破口,实现了城市空间的跨越式发展和城市职能的大幅提升。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不仅仅是一个工业区,在规划上还属于我市城市主城区,承担着拓展中心区空间和聚集蓝色产业的双重使命,特别是随着新加坡国际海洋城规划的启动,我区在城市空间布局上也需要―南接北融‖、城区一体。新一届党工委、管

— 17 —

委会作出的四大区域规划的战略性调整,使我区规划面积拓展到近140平方公里,将为蓝色产业发展和新区建设开辟更广空间。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在推进城市建设中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规划先行,把开发区规划做优。围绕实施城区一体、区港一体、海陆统筹和对接海洋城、新市区,按照统筹兼顾、突出蓝色特色、提升城市功能、注重产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一流标准的要求,在中部巩固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海洋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按照打造东海工、西保税、南古镇、北商住的布局进行全范围的规划,在这―五片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上要理清阐明,综合规划区内城乡居民点、人口分布、土地利用、功能划分、产业布局、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统筹兼顾发展基础与发展条件,推进区域范围内基础设施相互配套,协调衔接和共建共享,做深做细―五片区‖的详规控规。二是加速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和产业承载力。本着突出重点、急事先办、体现特色的原则,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公共服务设施先行,以增强新区的载体功能和服务功能。建成区:重点推进北商住区域村居和企业搬迁改造,贯通到新老市区的道路,加快两河升级改造,全面推进银川路社区、银川路社区等商住区和临港商务区建设。上海路以南:重点推进海工、粮油产业、汽车发动机产业等产业基地的路网和设施配套,提高承载产业和项目发展的能力。夹仓古镇:在完善规划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古镇引水工程、路网、综合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科学

— 18 —

规划建设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承载力。三是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拓宽融资平台。打破传统的依靠财政建城市的思维定势,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科学实践,把城市作为一种资产来经营,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拓展城市经营空间,促使―资源变资产‖、―包袱变财富‖、―难点变亮点‖、―潜力变实力‖。1、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土地储备同步进行,以城市环境的改善提升土地价值,通过对不断升值的土地进行市场经营,提高土地收益。加快建成区和北商住片区内村居和企业搬迁,转变用地性质,按照发展需要分片进行招拍挂,赢得建设资金,最终实现城市发展和民生福利。2、让市场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充分发挥作用,通过经营权拍卖转让、资本臵换、BOT等方式,让民间资本参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对供电、供水、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照―谁经营、谁建设、谁投资‖的原则进行授权经营,吸引有实力的投资商投资基础设施建设。3、无形变有形,以城市无形资产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对城市道路、桥梁、公交、园林及一些设施的广告权、冠名权等,采取招标、拍卖、联营等形式,实行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4、研究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农业部、环保部等部委专项资金投放政策,在充分解读把握的基础上,力争将付疃河生态工程、两河治理、填海造地等一些建设项目纳入上级扶持的范围。

(四)创优政务服务,打造更优环境,是增创跨越发展的

— 19 —

后发优势。环境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经济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环境的竞争。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各类投资者服务,是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要职责。应从机关和干部入手,突出抓好服务意识、制度建设、治理软环境等环节,打造高效机关、阳光机关、诚信机关、法制机关四个品牌,以此打造一流的政务、法制、诚信环境。一是打造高效服务机关。强化―服务是生命,服务是形象,服务是品牌,服务无止境‖的观念,研究落实个性化的帮扶企业措施,解决好融资担保、用工、要素保障等企业运行难题;同时在就医、子女上学、交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解决投资商解除后顾之忧。按照优质高效、便利群众、易于操作的原则,完善和落实首问首办负责、限时办结、并联审批、超时默许、绩效考评等制度,完善―企业直通车‖、企业服务热线、双项承诺的规范程序和办法,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好事快办。二是打造阳光机关。坚持―在阳光下施政,在监督下用权‖,在推广总结村居阳光施政经验的基础上,把阳光施政领域延伸到机关各单位和党务、政务、财务、服务,特别是把机关办事程序、收费标准、责任人、办事时限等服务承诺,能够公开的,及时全面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加强对具有项目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资金支配权和窗口服务的科室和工作人员的管理监督,对敢于顶风而上造成―梗阻‖的,严格责任追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