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55a888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b

汉中市2019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文科综合(历史)

第I卷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在解释周取代商的合法性时,周初统治者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主

张“以德配 天”,春秋战国时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了“为政以德”、“仁政”等政治观念。这体现了 A.儒家义理植根于商周文化 C.政治思想文化的人本精神

B.儒家力图适应政治需要 D.时代发展影响治国理念

25. 汉武帝时期,朝廷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

负责监察 所在州部的郡国。东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 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汉代刺史职权的调整 A.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使诸侯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26.

B.含有维系封建统治的意图 D.有利于抑制豪强地主势力

顾炎武指出,汉唐土地多为“豪民”所有,宋以后占有土地的多称“田主”,

这一变化

A.导致自耕小农衰退 C.利于土地兼并缓和

B.促使政府土地政策调整 D.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27?明朝中期以后,失去宰相统领的文官势力极为庞大,他们往往直接站在皇权的对立面。 为此皇帝开始利用宦官掌握的厂卫与文官集团对抗,从而形成“皇权一宦官一厂卫”的局 面。这说明,明朝的宦官专权

A.导致皇帝无法控制政局 C.是政治体制变化的结果

B.使内阁失去了决策权力 D.削弱了君主的专制统治

28.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 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 开”。这一举措客观上 A.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促进了民用工业快速发展

B.抵制了欧美列强经济侵略 D.推动政府放宽了实业限制

29.中法之战惨败,两广总督张树声临终留下一道《遗折》,请求朝廷在自强改革路线上摒弃 所谓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条,引进西方的议会制度。据此推知,该《遗折》 A.主张效仿英美发展资本主义 C.主要目的是介绍西方代议制

B.为洋务运动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D.认为政治改革是自强成功的工具

30 。某同学翻查到中共某一时期的一份宣言,其中部分文字提到:“统一战线以国共两党为基 础,而两党中以国民党为主干,我们承认这个事实。因此,我们是坚决拥护……国民政府 与国民党的,并号召全国一致拥护。”据此,可以推知

A.该宣言发表于国民革命时期 C.表明了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B.其目的在于维护国共第二次合作 D.体现了谋求民主和平统一的愿望

31.为改善市场供求关系,从1953年起,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 策。1978年国家开始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贸市场,此后各地逐渐取消了粮食供应制度。这一变化表明 A.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

B.农村副业获得较快发展

C.政府对经济的有效调整 D.国家经济体制发生变革

32。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人对民主政治是毁誉参半的,总体上以肯定为主,认为是一种理想 政体,但从公元前5世纪末以来,随着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惨败,批评逐渐成为主 流,被认为是一种暴民政治。这一变化反映了 A.直接民主的弊端随时间日益凸显 B.早期民主政治推动了希腊繁荣 C.雅典战争失利导致民主政治衰落 D.后期民主政治日趋走向了专断

33.14世纪末,佛罗伦萨的市民代表谈到由于对宗教的信仰和对上帝的敬畏之情都已消 失殆尽,因而人们无论起誓或做什么许诺,早已成为空话,只是在对自己还有利的时候才 遵守;起誓或许诺只不过是为了进行欺诈而采取的手段。”这表明

A.社会发展呼吁理性时代到来 C.世俗精神催生人文主义意识

B.文艺复兴思想局限于城市环境 D.宗教信仰在佛罗伦萨已不存在

34.1932年漠斯科地铁施工使用了 2台盾构机,一台为英国引进的,一台是苏联自制的。这 两台压气式敞口盾构机为苏联的隧道施工技术带来了革命。这说明当时苏联

A.侧重于优先发展重工业 C.工程技术完全实现自给

B.工业化取得一定成就 D.新经济政策效果显著

35.1947年,美国政府报告指出,“只有集权政权通过直接或间接侵略强加于一个自由民族, 都将削弱美国安全……如果美国忽视对这样一个民族的支持,那么,其他民族可能会因 极度失望而对美国的领导失去信心。”这表明美国援助西欧的根本意图在于 A.实施意识形态冷战

B.变西欧国家为其附庸

C.遏制苏联势力扩张 D.维系美国的国际地位

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瀛寰志略》,成书于道光二十九年,作者徐继畲曾任福建布政使,办理过厦 门、福州两口岸通商事宜。在接触英美等国传教士、官员、商人过程中,收集了大量外部 世界资料,用5年时间完成了 10卷本《瀛寰志略》。该书介绍各国地理、风土人情、宗教 信仰、历史、政治制度等,肯定了希腊民主政治,推崇欧美以商为本。作者希望借此开启 民智,引导民众学习西方技术、制度,实现强国富民。1849年,该书刊行后“即腾谤议”, 士大夫群起攻之,指责“张外夷之气焰,损中国之威灵”……在朝野士大夫攻击谩骂中,被 迫停止刊印。在日本,学者将此书誉为“通知世界之南针”,从1859年就开始翻刻,不断 重印。 ——据马国川:《〈海国图志〉与〈瀛寰志略〉在近代中日两国不同的际遇》整理

材料二:幕末日本学习西方主要两个渠道,一是从荷兰商人那里了解,另一个是文字 了解。1854年,日本取消书籍限制,懂汉字的大批学者学习《瀛寰志略》,因其以世界地 理为基础,内容极少有宗教等敏感问题,在日本流传很广。书中人名、地名均用日文英文 注出,版本质量高。该书传入,超越了以往通过兰学所了解的西学,更新了日本对世界的 认识。改革先驱者主张学习西洋科技,更重要的是学习先进制度、政治、法律、经济、贸易 模式等……以徐继畲《瀛寰志略》等书为中介的“西-中-日”这种特殊的西学东传路 径,是解开明治维新前期日本思想史的冰山一角。

——据范凡:《晚清中国“西学”对日本的影响》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瀛寰志略》成书的原因,并分析其被“谤议”反映 的深层问题。(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