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讲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毛中特”讲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566935316fc700abb68fcab

“毛中特”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的过程 1、遵义会议以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曾提出过要把马列主义运用于中国的思想。但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深刻认识。

2、遵义会议以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1)中共中央领导真正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重要性是在遵义会议以后。

(2)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认识则在延安整风以后。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先提出

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这是毛泽东对当时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党共识

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1945年,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党的七大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依据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要求。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契合性和相融性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创造出新的东西,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在

中国文化中扎根生长。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党在幼年时期的探索

党在幼年时期的探索比较艰辛,经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斗争。

2、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毛泽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3、“文化大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受到严重挫折 主要表现在: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林彪、“四人帮”等人随意曲解马克思主义的现象泛滥成灾。

4、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

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性

1、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党的十七大报告)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

成果

1、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2、怎样理解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