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辉县历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新说“辉县历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5822ee0bceb19e8b8f6babf

新说辉县历史(摘要)

之一、祖先源地孟庄遗址 之二、治水精神千古永传 之三、武王伐纣宿兵百泉 之四、共伯和代行王政 之五、周公之子受封凡国 之六、孔儒永传泽被华夏 之七、秦囚齐王天下一统 之八、司马当权废黜曹芳 之九、岳飞抗金威振太行 之十、乾隆皇帝御驾巡游

之十一、袁世凯、徐世昌韬光养晦

序言

浩浩中华五千有年,缤纷璀璨气势恢宏。在这博大厚重的祖国热土上,历代仁人志士、大众苍生从天地混沌、洪荒遍野的亘古起步。跸路蓝缕,栉风沐雨,艰苦卓绝,接力奋进,创造出辉煌夺目的中华文明,屹立东方,映射世界,激放出越来越亮的华光。

共和国新肇至今,甲子满贯,天翻地覆,中华民族以崭新面貌昂然立世,GDP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民族复兴取得巨大成就,已为全世界共认共佩。但要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必须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作支撑,增强对世界的心灵塑力,取得世界话语主导权。

辉县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此2007平方公里乡土上,演绎出许许多多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五千年岁月流逝,至今仍保存着大量的地上实物、地下埋藏、书籍记载、口头传述,是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

在当今社会发展大潮中,越是古老的,越是现代的,越是乡土的,越是世界的。建设辉县为中等发达城市,无史少文谓之寡,食古不化谓之呆,在挖掘、升华、利用乡土历史文化中,要以现代思维诠释历史,以现代人乐以接受的载体展现历史,把沉睡湮没的历史鲜化为生动实用的现代事物,提升辉县的文化品味位阶,增加辉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辉县社会经济发展,更为宏扬中华民族文化增砖添瓦。

研究辉县历史,已有多位大师佳作在前,其文化素养、人格风范、累累硕果是笔者心灵深处的楷模。步大师之后尘,难度很大,既不可简单重复史实,又不可虚构妄拟,必须以新的研究角度,新的行文风格创出新特色,思出新意,翻出新策,才有面世价值。拙浅渺小的

笔者,实不敢有开笔之奢想,但作为学习和娱乐之行,首先学习分析先行者的作品,有的侧重于文物角度,有的侧重于风景角度,然后定位本文于社会演进角度,把辉县历史置于中国历史的大框架中阐述,对凝固的史实作新颖表达,融精确性、形象性、实用性于一体。所用史实精确考证,难以考证之处必写明原因或各种观点,某些推断和想像,新说决不乱说,必以史实为依据,符合社会逻辑;行文风格适当通俗形象,避免史学著作过分严肃导致的呆板,适当增加文学想象,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要求,增强吸引力和可读性。每节后列些“雕虫小策”,写出拙见稚议,策划应用历史推动现代辉县发展,意在抛砖,列“读客雅见”空白表格,意在引玉,使读客涌现精彩的睿思,同时接受批评指正。本文吸收、借鉴了有关的辉县史著作,特向先行大师表示诚恳的感谢。

之一、祖先源地孟庄遗址

孟庄村东部,新辉路北,在四面民居厂房之中,保留着一块长宽数百米的农田,这就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庄遗址。

1951年,孟庄发现原始社会遗址,1992—199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确认为从8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依次到夏、商、周文化遗存叠积,主要有龙山文化、夏朝二里头文化、商文化三个时期的古城,均有房屋、窖穴、水井及大量陶器、石器、蚌制工具等,外围城墙环绕,城墙外侧有一周宽约30米的护城河,整个土城布局严整,功能齐全。经国家文物局专家认真评议,列为“199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600年—2000年,是首先在山东历城县龙山发现而命名的原始文化类型。社会结构形式为父系氏族公社,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各家有单独的房屋,婚姻关系比较稳定,以父权制为中心,以酋长为管理者,整个社会开始跨入阶级社会门槛,是夏商周的源头。生产阶段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铜石并用,以农业为主,兼狩猎、打鱼、养畜,快轮制陶技术普及。社会生活中原始歌舞、占卜、巫术、祭祀盛行。

孟庄龙山文化时期的先民,操着字节简单、诘屈聱牙的原始辉县话,在酋长的组织下,日出而作,或农或猎,或牧或陶,入夜后,高兴地跳起原始粗拙的舞蹈,配以节奏简明的石木打击声,嘀嘀吧吧,呀呀唱声,直至疲乏入睡。

青年天甲和刑土,为争夺酋长继承人和酋长的女儿麦喜,开展了激烈的竞争,经过较量劳动、技艺、智谋、献礼,乃至于角斗,最后天甲战胜刑土,得到了麦喜,后继任为新酋长,刑土不服反抗,被天甲带人抓住,实施膑刑,生生割掉了两个膝盖骨,刑土疼得昏死了几天,醒来后,天甲命人在刑土脖子上套上绳索,拴到陶窑,日日不息劳动,直至去世??1993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刑土的遗骨,双膝无盖。中国古代典籍有膑刑记载,但始终没有发现实例,刑土的遗骨,填补了考古学的一个空白。

天甲面对严酷的生存条件,以超强的体力和聪慧的头脑带领氏族成员发展生产、修筑城墙,不断到外氏族学习交流,带动周边氏族共同进步。

包括辉县一带的中原地区迅速发展,摆脱蒙昧,进入文明社会。大禹治水成功以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登坛祭天称王,建立夏朝,以嫡长子启为继承人。孟庄与阳城仅一、二天路程,天甲到阳城朝拜大禹王,恭敬至极地行三叩九拜大礼,大禹王用浅显语言诲训天甲曰:

1

咨尔天甲,乃仁乃勤,兴汝共地,与国戚关,之生勋爵兮! 咨尔共民,乃慧乃杰,汝之共地,兴水稼穑,之功莫天焉!

大禹王天音激耳,威仪自生,天甲战战兢兢,囫囵懵懂地大概理解了大禹王旨意,又一次三叩九拜接受所赐官职。

2007年,美国权威学术杂志《human qenetic》登文介绍,中国龙山文化的先民,其y染色体SNP单倍型是O3—M122,同现代汉族主体完全一致,现代汉族主体父系远祖完全是远古中原人。

夏商两朝,由于年代久远,长期以来没有实物作证,仅依靠古籍记载传世,因此西方有“中国夏商是虚构历史”之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的发现,使商朝有了全面的物证,但夏朝尚缺。相传夏朝都阳城(今登封),经考古界艰苦努力,在同登封相邻的偃师发现了二里头遗址,经考证时间、遗物同史籍记载的夏朝相符,只是没有发现同殷墟甲骨文那样的文字记录,但甲骨文是成熟汉字,推测夏朝一定有文字,且管理疆域广大的九州,必须有文字作载体,随着考古工作进展,一定会找到夏朝文字实物。

孟庄遗址中,叠压在龙山文化城墙之上的城墙,为二里头夏朝文化类型,当时辉县属冀州,距夏朝都城很近,为中国核心区。

在夏朝时代城墙外侧,又发现了商朝加宽的城墙,孟庄遗址的原始龙山文化、夏朝二里头文化、商朝文化,三期城墙叠压,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远古的辉县区域内,山川相接,水草丰美,是早期人类理想的生衍之地。象孟庄这样的文化遗址辉县应该有几十处,只是年代杳远,或废或掩罢了。但只此一处,足以反映辉县远古风貌,使辉县在中华文明的发源史中占一席之地。

孟庄遗址的确凿证据,有力驳斥了西方的“中国远古文明虚无”观点,写下中国远古史重要一笔。

为了开发孟庄遗址,孟庄镇政府和文物部门共同编制详细的遗址公园规划,包括复原城墙、城门、房屋、器物等,虽然还未动工,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需要,一定会付诸实施。

在孟庄遗址公园中,除了展示实物之外,如果进一步增加动态内容,如编排一场文艺节目,表演原始人劳作、生活、歌舞情况,扩编阳甲、刑土和麦喜的故事,展现阳甲朝拜大禹王的场景,加上宣传当代社会建设成就,既发展旅游业,又提高商务政务接待品味。

之二、治水精神千古相传

我国灾荒之多,世界罕有。中华民族是在同自然灾害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中华民族史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抗灾史,特别是防御水患史。早在远古鸿蒙的民族童年时代,我们的先人面对横流洪水,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出现过无数的壮举,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代代口头相传,映射成感人至深的传说乃至于神话。

共工治水,是原始社会末期治水斗争的杰出事例,在多部古籍中有各式各样的记载: 《国语·周语》:“共工欲壅防百川”

《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2

??

种种古籍记载了共工筑堤堵水,取得了一定成就,成为治水英雄。共工又被传奇为神话,有撞倒支撑天地的不周山的神力,造成天地倾斜,日月星辰才东升西落,中国大地西高东低,大江大河都向东南流去。这是在生产力低下和缺乏文字记载的情况下,代代口传历史,产生的映射现象,由此可以推测出共工在当时就是声名赫赫、传播四方的大英雄。

共工是哪里人?郭沫若考证为洛水、伊水即洛阳一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徐旭生考证为辉县,毛泽东在为自己诗词《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注释时,对“不周山下红旗乱”涉及的“共工怒触不周山”典故释曰:我不管共工是哪里人,我只要共工敢于斗争的精神。笔者认为,不论洛阳辉县,在中国广大的范围内,距离很近,完全可以看作一个地方,都在华北平原西北隅,相同的温带季风性气候,暴雨都在七、八月份,经常同时而雨,同时泛洪,共工带领共氏部落的勇士,从辉县到洛阳巡回筑堤拦洪,那里紧急那里去,成为管辖豫北一带的部落联盟大酋长,是必然的历史现象。共工大酋长在治水斗争中,训练出一支强大的军队,驰骋华夏,才有了同颛顼争帝的力量。无论是郭沫若还是毛泽东,一生都没有来过辉县,更没有研究过共国共城的历史由来。另据地名学理论,地名的命名和演变,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从共工到共国、共城,一脉相承,况且在全国县级以上古今地名中,北方只有辉县为“共”,共工是辉县人,依据科学准确。郭沫若没有经过实地详尽的考证研究,论证共工具有主观臆断性,著名历史学家的疏漏也应给予科学纠正,不应为名人讳。

共工治水的大无畏精神在辉县代代传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辉县人民劈山凿石,筑路修渠,在食不裹腹的困难条件下,完成大小工程3万项,动用土石3亿立方米,建成水库15座,库容1.1亿立方米,修建干支水渠512条,总长3262公里,修建提灌站210处,打机井5612眼,灌溉面积73.2万亩。辉县人民的辉煌成就,引起上级领导和国家新闻机构的高度重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大地生辉》专题报道,紧接着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竞相报道,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先后拍摄《太行新愚公》《辉县人民干得好》等影片,将辉县人民的事迹搬上银幕,影响全国并引起世界的关注,多国要人和新闻记者到辉县参观采访,如尼日尔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萨尼·苏纳·西多,波兰共产党总书记米雅尔,联邦德国共产党主席奥斯特等人,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等各国报刊作专题报道,意大利著名记者安东尼奥尼拍摄纪录片《中国》,辉县人民的事迹为重要内容。

至今,“辉县人民干得好”已成为一种精神和口碑,是辉县最亮的品牌语言,永传世人,中央领导也时而有言。

之三、武王伐纣宿兵百泉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后数为确数),辉县为王畿之地(邻近都城,由国王直接管辖)。

商朝发源于商丘,汤伐夏桀,成为天下共主。前期多次迁都于亳(郑州)、奄(山东曲阜)等地,第20位国王盘庚迁都于殷(安阳小屯)后,稳定下来。第32位国王纣王(名帝辛)即位,好色嗜酒,宠爱美妃妲己,造酒池肉林。残暴无度,设炮烙之刑,镇屠忠臣,在朝歌(今淇县西南)另建离宫,骄奢至极。纣王叔父比干忠言直谏,纣王大怒:我闻圣人心有七窍,你有圣人之名,我要看看你心有几窍,命人将比干剖心,死后葬于今卫辉城北,现有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