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光伏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5f830c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e

2.土建主要施工方案 2.1 测量施工

测量基准控制点选择除考虑建(构)筑物的放线方便外,同时考虑到便于长期保存、通视良好、随时检测。其控制桩按照《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的要求。

测量基准控制点由业主方提供,施工放线测量由我公司专业测量员负责施测。 所有测量用的全站仪、水平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均经过校验,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根据设计要求,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在工程开工时开始进行,观测点根据设计要求布设。沉降观测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观测时间及间隔符合《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的要求。观测工作结束后,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工作手簿,进行平差计算,填写沉降观测成果表并绘制沉降过程曲线,沉降观测竣工资料在工程竣工时一并移交存档。

基础首次放线采用控制点直接投测的方法将主轴线施放在垫层上并弹线,然后用检定合格的长钢尺量距分出各轴线。标高的导入不少于3个点,以上工作必须复测,施工放线的技术要求要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规定,测距中误差不超过1/5000,在测站测定高差中误差在2.5mm以内。

±0.000m以下轴线投测:首先使用全站仪校测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桩位,经过校测无误后,方可投测,接着采用仪沿着建筑物的长向和短向向基底投测主要轴线控制线,再用全站仪对所投测的控制线校测,最后请监理和业主验线,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0.000m以上轴线投测:采用外校内控法,首层放线后,使用经纬仪在建筑物的四角按照流水段的划分分别建立内控点(结构施工前预埋,其位置距四角1m左右),接下来测量内控点的坐标,请监理验线后作为轴线投测的依据,首层放线验收后,将控制轴线引测到结构外立面上作为所投测轴线校核的依据。

高程控制测量:按国家三等水准进行测量并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至少两个),用S1水准仪附合测法进行校测,检查高程是否正确。使用附合测法把高程引测到施工现场,至少三个点,其精度为±5 mm,并计算出调整后的高程,作出明显标识,再根据施工部署的需要加密,建立高程控制网。

高程传递:±0.000m以上高程传递,每层墙柱施工完毕后在每根柱子上抄测+50cm水平控制线,每个流水段选取三处作为楼层高程控制点并用红漆标注水准符号,经过联测后使用。每层高程传递用钢尺从首层所选择的起始高程控制点竖直向上量取标高,经过校测后作为施工层抄平的控制依据。 2.2 土方工程 2.2.1 降水方案

本工程土方开挖基坑深度在-3.0米以内,现场开挖施工采用明沟排水,即在基坑四周挖一圈排水沟,必要时在中间也可开挖排水沟,分别在基坑四角挖集水井,排水沟应留有不少于2‰的泄水坡度,在四角的集水井中沉淀后,使用潜水泵将澄清的水及时排到基坑外面的下水管道中。附明沟降水示意图:

集水坑(其余均同)深明沟降水示意图

开挖基坑深度大于3米时并若遇到较丰富的地下水时,则采用井点降水与明渠排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降水,以满足土方开挖要求。 2.2.2 土方开挖

⑴ 各单位工程土方开挖顺序按施工网络图进行。

⑵ 挖土选用反铲挖掘机,支墩开挖时从一个单元的一侧向另一侧进行开挖。综合楼等基础则原则上按照条形基础或独立基础方式进行开挖。

⑶ 严禁超挖,防止扰动地基土。基槽开挖完后,在基坑上边做挡水坎。 2.2.3 土方回填

⑴ 回填前必须将底板上回落的松散土、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并办理隐检验收单。 ⑵ 虚铺土厚度300mm,每层夯打三至四遍,夯打时行行相连,纵横交叉。边角不能用机械夯实处,应用人工夯打密实。

⑷ 每层夯实后,分部位按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铺上一层土。深浅两基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坑,填至浅基坑标高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分段填夯时,两层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回填土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汇总回填取样试验表,同时进行质量验收及评定。 2.3 钢筋工程

钢筋采用加工厂集中配料,所用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并经外观检验合格。焊条焊剂应有出厂合格证。钢筋焊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焊接前应按同规格、同条件做焊接试件,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钢筋焊接后应按规范随机抽样检验。

钢筋进场必须分批分类堆放,便于使用。钢筋下料成型后应挂标识牌,注明钢筋规格、数量及工程使用部位。

钢筋在下料、成型、绑扎时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进行。

柱直径20以下螺纹钢筋采用对焊连接,20以上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截面接头数量及接头位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4 模板工程

本工程模板除特别说明外,基础采用组合钢\\木模板,外露混凝土均采用木模板。 基础模板

基础模板表面应平整、光洁,模板加工尺寸准确、拼缝严密,支模时模板下部应预留清扫孔。

柱梁模板 柱模板

⑴ 柱模板为15mm厚木模板按尺寸配制,模板采用竖向拼装,为保证柱模板刚度达到要求模板采用100×50mm木方子,间距≯150mm,并在模板大面设对拉螺栓孔,螺栓孔用台钻钻孔,以保证砼外观质量。对拉螺栓采用Φ16,水平间距为800mm,竖向间距为600mm,加固采用双螺母。

⑵ 支模时,底层模板必须水平,如底模不平,应在底部加刨光木条进行调平,然后方可支设上部模板。支模时底部四面均应留设清扫孔。

柱模板遵循支一步、校正一步的原则。模板采用经纬仪及调节螺栓倒链进行校正。 模板拆除

⑴ 模板应在砼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除。侧模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或达到设计强度的30%时方可拆除;承重梁底模应在砼强度(跨度≥8m)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除。

⑵ 拆模时应由上向下,从一端开始按顺序进行,避免交叉作业。拆下的模板及脚手管应由上向下传递,不得向下抛掷。梁底模板拆除时应加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脱落伤人,拆下的模板及钢管及时运走,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⑶ 所有模板均应刷成品好机油做为隔离剂。模板支设完成并经三级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5 混凝土工程

2.5.1 混凝土的供应和浇铸

⑴ 混凝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商品混凝土,砼浇筑前应对搅拌站工作能力、设备状况进行评价,以保证砼浇筑能够连续进行,并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预案。浇筑砼时合理搭配砼罐车数量,保证能够连续作业。砼在运输过程中防止产生离析现象及塌落度损失,浇筑时如产生泌水、离析现象,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砂浆复拌均匀。浇筑前还应先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合同中注明混凝土数量、等级、水泥品种、坍落度、外加剂、初凝时间、供应速度,明确技术要求,规范各方职责,包括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定期进行原材料检验和试验,提供各种原材料质量和性能的原始证明和定期检测证明,并周期核定搅拌站计量设备、器具等。

⑵ 混凝土相应材料应有材质证明及复试报告,以上资料及开盘申请、开盘鉴定随第一车混凝土送到现场,原材质量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混凝土的合格证和28天强度报告在一个月内交给我项目部,混凝土的生产及其质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为适应泵送的需要,主体工程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120—160mm,混凝土的砂率宜控制在40—45%之间,水灰比0.4—0.6,主体结构混凝土中掺加混凝土泵送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气温25℃以上时初凝时间大于3h,气温25℃以下时初凝时间大于3.5h。

⑶ 浇砼前应将砼接触面凿毛清理,剔除表面浮灰和松散骨料,并提前1~2小时浇水湿润。浇注时,先在底部浇筑20~50mm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开始浇筑砼,砼浇筑厚度不应超过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插点均匀,逐点移动,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再振捣上一层砼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砼5~10cm。浇筑时布料均匀,严禁集中下料。

(4) 大型整体式钢筋砼基础应连续浇筑,采用平面分层进行,螺栓孔及孔洞浇筑时应在四周同时下料,以防位置移动。

(5)柱浇筑时按规范规定的位置留设施工缝。

(6)砼浇筑时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4m,超过时可在浇筑口搭设一溜槽(或串筒)下料。砼的浇筑分层厚度及浇砼速度应严格进行控制,并应有专人看护模板、脚手架、铁件和钢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留设施工缝的位置,在下一次混凝土施工前凿毛,并清理干净。

(8)砼浇筑后应用木抹子搓平,砼终凝后,采用覆盖麻袋片洒水养护,洒水次数应保证砼表面湿润为宜,大体积混凝土初凝后应用塑料布覆盖养护,防止表面水分损失过快而产生裂缝。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9)为了满足盐碱地的抗腐蚀性,地面以下基础混凝土采用高抗硫酸盐混凝土,地面以上部分采用普通混凝土。

2.5.2 清水砼施工工艺

⑴ 范围:应业主要求,工程的外露在室外地坪与上部分的混凝土建、构筑物、设备基础等均采用清水砼施工工艺。混凝土内实外美、棱角方正、顺直。混凝土无需进行抹灰等装饰处理。

(2) 模板的拆除

Ⅰ、在常温下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2Mpa,拆模时应以同条件试块为准。

Ⅱ、拆除模板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本着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的原则进行模板的拆除。

Ⅲ、清除模板平台上的杂物,检查模板是否有勾挂的地方,用吊车将模板吊出。 (3)混凝土工程一般要求

Ⅰ、对所有参与混凝土施工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提出需完成的各种记录的要求。

Ⅱ、严格执行混凝土规范的规定,对不符合要求的拌合料立即与搅拌站联系处理。混凝土必须采取预防碱集料反应的措施,采用B种低碱活性集料配置混凝土。混凝土的碱含量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Ⅲ、严格控制用水量(水灰比),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在混凝土中加水。

Ⅳ、混凝土采用自搅拌混凝土,搅拌前下达混凝土生产单,注明混凝土数量、等级、水泥品种、坍落度、外加剂、初凝时间、供应速度,明确技术要求。

⑹ 养护

Ⅰ、混凝土浇筑时,要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检查,避免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发生。 Ⅱ、混凝土浇筑完毕,要及时采用覆盖养护法进行养护。 ⑺混凝土防腐

所有埋置地下的普通混凝土需要采用环氧沥青防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