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专讲训练 第5讲 功能关系在力学中的应用(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专讲训练 第5讲 功能关系在力学中的应用(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5f8694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e2

第5讲 功能关系在力学中的应用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项选择题,7~9题为多项选择题)

1.如图2-5-17甲所示,电梯中将重物放在压力传感器上,电梯竖直向上运行,传感器测

出支持力F随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0~4 m的这一过程支持力对重物做的总功为

( )

图2-5-17

A.135 J C.180 J

B.160 J D.200 J

解析 支持力对重物做的总功为W总=40×1 J+45×2 J+50×1 J=180 J.只有选项C正确. 答案 C

2.(2014·安徽卷,15)如图2-5-18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

- 1 -

面内,MN是通过椭圆中心O 点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M点出发,初速率为v0,沿管道

MP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1,所需时间为t1;若该小球仍由M点以初速率v0出发,而沿

管道MQ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2,所需时间为t2.则

图2-5-18

A.v1=v2 ,t1>t2 C.v1=v2,t1<t2

B.v1<v2,t1>t2 D.v1<v2,t1<t2

解析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小球两次到达N点速率相同,即v1=v2,画出小球由M→P→N及由M→Q→N的速率-时间图象如下图中Ⅰ、Ⅱ所示.则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小球的路程,两次的路程相等,故t1>t2,选项A正确.

答案 A

3.(2014·长春调研)如图2-5-19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光滑轨道ABC,该轨道由两个

- 2 -

1

半径均为R的圆弧

4

平滑连接而成,O1、O2分别为两段圆弧所对应的圆心,O1O2的

连线竖直,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由轨道上A点静止释放,则小球落地点到

A点的水平距离为( )

图2-5-19

A.2R C.3R

B.5R D.13R

解析 由题意结合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小球下滑至第二个四分之一圆轨道顶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2gR,方向水平向右.在第二个四分之一圆轨道顶端的临界速度v0=gR,由于v>v0,所以小球将做平抛运动,结合平抛运动规律,可得小球落地点到A点的水平距离为3R,所以选项C正确. 答案 C

4.(2014·广东卷,16)如图2-5-20所示,是安装在列车车厢之间的摩擦缓冲器结构图,

图中①和②为楔块,③和④为垫板, 楔块与弹簧盒、垫板间均有摩擦,在车厢相互撞击使弹簧压缩的过程中

( )

- 3 -

图2-5-20

A.缓冲器的机械能守恒 B.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 C.垫板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D.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解析 由于楔块与弹簧盒、垫板间有摩擦力,即摩擦力做负功,则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B正确;垫板动能转化为内能和弹性势能,故C错误;而弹簧弹性势能也转化为动能和内能,故D错误. 答案 B

5.轻质弹簧右端固定在墙上,左端与一质量m=0.5 kg的物块相连,如图2-5-21甲所示,

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物块静止且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以物块所在处为原点,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建立x轴.现对物块施加水平向右的外力F,F随x轴坐标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物块运动至x=0.4 m处时速度为零.则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g=10 m/s)

( )

2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