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教育心理学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645fbe44afe04a1b071de14

裴斯特洛齐首次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

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科独立的标志。 实验教育学派是教育心理学的先驱。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所著的最早一本《教育心理学》被公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初创;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以1913-1914年桑代克三卷本《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四、教育心理学史上的“标杆” BLoom,E.S. 布卢姆 1913- 《教育目标分类》(1956)和 《人类的特征与学习》 (1976)是他的代表作,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 Bruner,J.S. 布鲁纳 Gagne,B.M. 加涅 Ausubel,D.P. 奥苏贝尔 Anderson,R.C 安德森 1918- 1916- 1915- 《教育过程》 (1960)是其代表作,他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影响巨大。 研究学习分类的权威,信奉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为最有效的学习。《学习的条件》(1965)是他的代表作。 1968年和197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影响较大,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他与富斯特合著的《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1974),坚持行为主义观点。

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在研究取向上,从行为范式、认知范式向情境范式转变。 (2)在研究内容上,强调教与学并重,认知与非认知并举,传统领域与新领域互补。

(3)在研究思路上,强调认知观和人本观的统一、分析观和整体观的结合。

(4)在学科体系上,从庞杂、零散逐渐转向系统、整合、完善。 (5)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分析与综合、量化与质化、现代化与生态化、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综合。 六、教育心理学当前研究的热点

(1)阅读理解与写作教学。主要关注如何使用各种教学技术、元认知手段来提高阅读理解。

(2)归因研究。关注于归因的模式、动机、情绪及教师的期望、学生的表现等。

(3)正式教育的发端问题。关注学生对学习环境的适应、团体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学习的时间等。

(4)教育心理学的神经取向。积极寻求神经取向的研究方法,揭示学习和记忆等神经机制。

(5)有关教育研究的历史观点以及社会对教育的期望,这些期望对学习和教学行为的影响途径等。

第二章、学生心理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

(1)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生命全程的心理变化。

(2)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的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速度、时间、高度); 差异性。 心理发展的内容: (1)认知发展 (2)情感与个性发展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奥地利劳伦兹在研究鸟类时,发现了“印刻”现象,提出了关键期理论。 关键期是指心理对教育影响的敏感期。心理学用“关键期”理论解释儿童的行为学习,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同样存在关键期。如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的关键期。初二是中学阶段品德心理最容易变化的阶段,也是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 二、科学的心理发展观

1、全程发展观。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和毕生变化的过程。 2、全面发展观。体现在心理发展的多维性、多侧面和多层次。 3、动态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变化过程。 4、潜能发展观。

5、主动发展观。人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能动性。 三、教育和心理发展的关系

1、心理发展是有效教育的背景和前提(准备性原则,皮亚杰)。 2、有效的教育能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它决定和制约着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方向(维果斯基)。

3、教育促进儿童心理发展是有条件的,只有适合于个体心理发展需要

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最近发展区)。 4、要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注意:

1)以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前提: 2)以培养思维品质作为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的突破口; 3)重视智力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 四、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指导意义 规律 表现 教育的适应 不平衡三个标志:(1)生理成熟以性机能成熟为标抓住“关键性 志。(2)心理成熟以独立思考的能力、较稳期”(最佳定的自我意识与个性的形成为标志。(3)社期),促进会性成熟以独立承担社会职业和家庭的义务发展。 为标志。 顺序性 [瑞士]皮亚杰的“人的智力发展阶段”:感知运循序 动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 阶段性 人的发展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渐进 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青、壮年期、老年期)。 互补性 “不管个体自身条件处在怎样的状态下,只要重视生命生命还存在,发展的可能也就存在,生命与教育 发展的可能永远共存。” 个别差性别差异;个体身心发展的所有构成方面。 注 意因材异性

第二节、个体的认知发展

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