銆婂浗姘戠粡娴庣粺璁″銆嬫牳绠楁暀鏉?璇惧悗绛旀 鏉ㄧ伩 - 鐧惧害鏂囧簱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銆婂浗姘戠粡娴庣粺璁″銆嬫牳绠楁暀鏉?璇惧悗绛旀 鏉ㄧ伩 - 鐧惧害鏂囧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65cf9a302768e9950e73824

特征的机构型单位所组成的部门。它是依据经济活动种类和财务收支性质,对机构型单位进行分类的结果。

机构型单位的基本特征:(1)独立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并对这些活动具有决策权;(2)独立地拥有和处置资产、承担债务,并能与其他经济单位进行交易;(3)具有较为完备的核算资料,能够独立地编制资产负债表,或者,根据需要有可能编制出满足分析要求的基本核算资料。

2-9 国民经济分类的一般方法有哪些?其各自的分类标志是什么?

解答:在经济分析理论中,常常将全部国民经济生产活动划分为两大部类、两大领域或各种经济类型。两大生产部类的分类标志是产品的基本经济用途;两大生产领域的分类标志是生产活动的产品形态及其他有关特征;各种经济类型的分类标志是依据经济类型或资产归属。

2-10 联合国的产业部门分类与中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有何异同?

解答:联合国的产业部门分类将国民经济划分为17 个门类,然后再依次划分为60 个大类、173 个中类和306 个小类。中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国民经济划分为20 个门类,然后再依次划分为95 个大类、396 个中类和913 个小类,形成完整的四级分类体系。该标准对应于联合国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尽管与后者并非完全等效,但两者的所有小类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相互匹配,且可以通过适当程序进行资料转换,故基本能够满足国际经济对比的需要。就此而言,中国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已具备较好的国际可比性。在联合国的产业分类标准中专门设有一个“国际组织和机构”门类,因为它需要普遍适用于各个国家或国际组织范围内的产业分类。在中国的行业分类中也有一个“国际组织”门类,但是,对于一个特定的国家而言,“国际组织”一般不是该国的常住单位,也即不属于相应的国民经济总体范围,这在核算和分析中就应该与常住单位和经济总体区别对待。

2-11 什么是经济交易?经济交易与经济流量是何种关系?

解答:经济交易是实际发生在机构单位之间或机构单位内部的各种经济活动。一定的经济交易必然形成相应的经济流量,但形成经济流量的并非都是经济交易,还有各种非交易因素,它们形成其他经济流量(非交易流量)。

2-12 经常交易与积累交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解答:积累交易与经常交易的主要区别是是否直接影响到交易者的资产或负债的变化。

2-13 什么是经济存量?它与经济流量之间有何联系?

解答:经济存量是指经济主体在某一时点的状况。与经济存量相对应,经济流量是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的变化量。经济存量和经济流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任何经济存量都是过去经济流量的沉淀和积累,而任何经济存量的变化则又直接表现为某种经济流量。

2-14 什么是经济资产?经济资产必须满足哪两个条件?

解答:所谓经济资产,是指那些能够为其所有者带来某种经济收益的资源或权益。经济资产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任何一种经济资产都必须具有明确的所有者;(2)必须具有经济利用价值,即能够为其所有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2-15 什么是非金融资产?简述非金融资产的主要分类方式。

解答:非金融资产是指除金融资产之外的各种经济资产,包括各种具有实物形态的有形资产和各种不具有实物形态或依附于某种实物形态的非金融性无形资产。按其产生的来源不同,非金融资产首先分成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两个类别。生产资产作为非金融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被进一步分为固定资产、存货和贵重物品三大类。而非生产资产则进一步分为有形非生产资产和无形非生产资产两类。

2-16 什么是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试举例说明。

解答:生产资产是指作为生产过程的产出而产生的非金融资产,它由各年未被消费的各种产出累积而成,而且在被消耗或毁损后,可以由生产过程再次复制出来。如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各种存货、珠宝等贵重物品,都属于生产资产。非生产资产是指通过生产过程以外的方式产生的非金融资产,其中既有由机构单位个别或集体地行使所有权的各种自然资产(如土地、地下资产、非培育森林等),也有通过法律程序或核算活动产生的被称为社会构造物的各种无形非生产资产(如专利、商誉等),它们被消耗或毁损后,都不能依照原产生过程重新复制出来。

2-17 什么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试举例说明。

解答:有形资产是指各种具有一定外在实物形态的资产;无形资产则是指那些不具有特定外在形态、但能代表某种权益(或能提供某种未来收益)的资产。有形资产除了包括作为生产资产的库存物资、机器设备和建筑设施等,还包括作为非生产资产的自然资源。类似地,无形资产也包括作为生产资产的计算机软件、资本化的矿藏勘探费用,以及作为非生产资产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和可转让合同等。

2-18 什么是固定资产,其基本属性是什么?

解答:固定资产可以在生产过程中长期使用,其价值是通过逐期消耗或逐期转移的方式来实现周转的。其基本属性:(1)从资产形成的角度看,固定资产必须是生产过程的产出,它不包括各种非生产资产。(2)从资产持有和使用的角度看,固定资产只能是生产者为了生产目的而持有的资产,换言之,非生产者持有的任何资源都不能成其为固定资产。(3)从资产价值周转的角度看,固定资产还必须是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反复使用的资产,其使用价值一次性投入生产过程,而其价值则逐渐损耗、逐期转移、逐步得到补偿,而生产资产的中

存货和贵重物品则不具备这样的特点。

2-19 试判断,下列项目中哪些是固定资产,哪些不是?为什么?

(1)土地和耕地,原始森林和人造森林;

(2)果树、葡萄园、橡胶园和为砍伐而栽种的树木,役畜、奶牛、产

毛绵羊和为宰杀而饲养的牲畜;

(3)企业用车和居民私车,厂房和居民自有自用住宅; (4)企业购置并使用的财务软件和设计软件,企业的专利权和购买的商誉

解答:耕地和人造森林是固定资产,土地和原始森林不是固定资产,它们是非生产资产。果树、葡萄园、橡胶园、役畜、奶牛和产毛绵羊是固定资产,为砍伐而栽种的树木和为宰杀而饲养的牲畜不是固定资产,它们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反复使用。企业用车和厂房是固定资产,居民私车和居民自有自用住宅不是固定资产,它们由非生产者持有。企业购置并使用的财务软件和设计软件是固定资产,企业的专利权和购买的商誉不是固定资产,它们是非生产资产。

2-20 什么是贵重物品?它与固定资产、存货有何不同?

解答:贵重物品则是指由各种机构单位所持有的贵金属、宝石、古董和文物等,这些物品既非一般的原材料,也非普通的消费品或耐用消费品,而是兼具鉴赏和保值增值等作用的珍藏物。贵重物品通常并不直接用于生产过程。

2-21 什么是金融资产?简述金融资产的主要分类方式。

解答:金融资产是指金融性的经济资产,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以及在另一个机构单位有对等负债的各种金融债权(如通货、存款、贷款、股票、股票以外的证券、保险专门准备金等)。SNA关于金融资产的分类主要按两个标准进行:一是资产的流动性,如可流通性、可转让性、适销性或可兑换性;二是描述债权人与债务人基本关系形式的法律特征。在对金融资产作更为详细的分类时,SNA还考虑了金融资产期限的长短。

2-22 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之间是何关系?能否说,“所有金融负债都有相应的金融资产,所有金融资产也都有相应的金融负债”?

解答:大部分金融资产都具有“债权”的特征,它们代表了一种要求其他经济单位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给予偿付的经济权利。在这种情形下,金融负债就构成金融债权的对应体。不能说,“所有金融负债都有相应的金融资产,所有金融资产也都有相应的金融负债”,因为有一些金融资产不具有“债权”的属性,如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它们只是单方面的资产,没有对应的负债方。又如公司股票,一般也不能要求偿付,严格说并不形成上述的“债权”与“债务”关系。

2-23 并列式平衡表与棋盘式(矩阵式)平衡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解答:并列式平衡表同时反映多个对象的数量平衡关系,可以看成是多个单一式平衡表的并列。矩阵式平衡表也有若干个行列,也能够同时表现多个对

象的数量平衡关系,然而,它不是把各个对象的平衡关系简单地并列起来加以反映,而是要深刻地揭示出各个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纵横交错的数量平衡关系。

2-24 从平衡原理的角度看,收付式平衡表与收付式账户的差别是什么? 解答:收付式平衡表反映单一对象的数量平衡关系。国民经济账户是国民经济平衡核算方法与复式薄记规则的有机结合,既要保持表内平衡,又要适当地建立表外平衡,前者由经济现象本身的内在联系和相应的核算分析框架所规定,后者则是以复式薄记规则为基础的。因此国民经济平衡账户除了具备收付式平衡表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表内总计平衡,表外借贷对应,数据相互验证,便于观察分析等的优点。

2-25 第三产业与服务业之间是何种关系?试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讨论,应该怎样适当界定中国的服务业统计范围。

解答:在《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中,农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被划归第一产业;但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中,则将其划归第三产业。因此,可以将第三产业与服务业等价起来,但第三产业的领域十分广阔,既包括商业、货运和邮电通讯等“流通部门”,也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居民服务等一般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还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为提高国民素质和福利服务的部门,以及国家机构、政党、社团、军警等社会公共服务部门。由于生产的本质特征就是能够提供某种使用价值,而且所提供的货物或服务本身具有价值,因此,在实际界定生产的范围时,还需要补充并遵循市场性或社会性规则。

第3章 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核算 【思考题与练习题解答】

3-1 国民经济的循环流程包括哪些基本环节?其主要经济活动内容是什么?

解答:国民经济的循环流程包括生产、分配和使用等基本环节。?? 3-2 简述国民经济循环过程中流通与生产的关系。

解答:在国民经济循环过程中,流通本身就属于生产。理论上说,一般商品在由生产转入使用的过程中都必须经过市场流通,但服务产品的流通过程具有特殊性。服务产品的存在形式就是活动本身,与那些具有外在形式的物质产品不同,服务产品通常具有不可贮存、不可位移的特性,其生产过程必须与使用过程同步进行,故不存在独立意义上的商品流通过程。换言之,服务的直接生产过程不仅与使用过程融为一体,而且与流通过程也是融为一体的。

3-3 国民经济生产核算的范围应该如何界定?

解答:依据国民核算的主体原则,国民经济生产核算只须考察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也即以常住生产者为其核算主体。“综合性生产”观念所界定的国内生产范围囊括了第一、二、三产业的全部领域。在实际界定国内生产的范围时,还需要补充并遵循市场性或社会性规则。

3-4 试从国民经济核算关于生产范围界定的角度说明,为何居民购置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