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七单元第二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七单元第二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65f49d73186bceb19e8bb99

人教版·必修三 第七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 第二课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

莱登建立起来的细胞学说。

(3)意义:细胞学说的确立与发展,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早期的进化论思想(PPT展示拉马克的图片和资料) 拉马克——进化论的的倡导者和先驱

成就: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个著名的进化原则。

1809年65岁高龄的拉马克出版了《动物学哲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被后人称为“拉马克学说”),提出了两个法则:一个是用进废退;一个是获得性遗传。前者指经常使用的器官就发达,不用会退化,比如长颈鹿的长脖子就是它经常吃高处的树叶的结果。后者指后天获得的新性状有可能遗传下去,如脖子长的长颈鹿,其后代的脖子一般也长。并认为这两者既是变异产生的原因,又是适应形成的过程。他提出物种是可以变化的,种的稳定性只有相对意义。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环境条件对生物机体的直接影响。认为生物在新环境的直接影响下,习性改变、某些经常使用的器官发达增大,不经常使用的器官逐渐退化。认为物种经过这样不断地加强和完善适应性状,便能逐渐变成新种,而且这些获得的后天性状可以传给后代,使生物逐渐演变。并认为适应是生物进化的主要过程。他第一次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方面探讨了生物进化的动力,为达尔文进化理论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达尔文和进化论

1、【情景创设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第112页的“历史纵横”,并结合教师准备的相关补充资料,分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补充资料,PPT展示,提示学生注意阅读加粗的字)

22岁那年,经朋友推荐,达尔文以博物学者的身份登上了“贝格尔”号远航考察船,随船进行为期5年的科学考察。那时候,达尔文还相信生物是由上帝创造的。每到一个地方,达尔文都要仔细考察当地动物、植物资源。许多实例引起他的思考,并使他对“上帝造物论”产生了怀疑。

在南美洲,达尔文发现了古犰狳的化石。它们与现代生活的犰狳十分相似,但又有不同。这是否说明现代的动物是由古代的动物发展而来的呢?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达尔文发现,这里不同岛上的地雀各有其特点。这种现象使达尔文想到物种可能在不断地变化着。

各地的所见所闻,都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是在逐渐进化的。但是,当时达尔文还不能说明引起生物进化的原因。考察归来,达尔文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第5页 共9页

人教版·必修三 第七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 第二课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

达尔文耐心地收集资料和证据。他访问过农夫、种子供应店店主和家畜、家禽饲养人。他还亲自饲养鸽子,观察家鸽在人工饲养下所产生的变异。

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达尔文终于成功地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部巨著,引起极大的反响。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PPT展示)问题:为什么这个时代选择了达尔文来完成这一伟大发现呢?(达尔文个人因素)

思路引领:这里要学生明白这个伟大成就离不开达尔文的个人努力:学习、考察、学习、不迷信权威、勇于挑战、不断探索的精神,饱览群书,挑战和假设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和观察的基础上,科学实证等等。可以说达尔文身上有那个时代的一个浓缩的特征,当然他还有点运气,不过,机遇永远是为那些有准备的人提供的。

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PPT展示)

创立标志 :1859年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标志着进化论的诞生。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可概括为:

(1)生物是进化的,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2)物种不断地变异,新种产生,旧种灭绝;生物的进化是连续的,没有不连续的突变,自然界没有飞跃;

(3)生物间有共同祖先,彼此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 (4)自然选择是变异最重要的途径。

(教师讲解)其中前三点讲的是生物进化,最后一点讲的是进化机制,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达尔文认为,生物都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即每个物种产生比能存活的多得多的后代。但生物的生存资源是有限的,因而他们的生存必须通过竞争来实现。这里的竞争有种内竞争、种间竞争、还包括生物同无机环境的竞争。在这一过程中,物种不断发生变异,有些变异对生存比较有利,有些则不利。这样就出现了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现象。上述过程就是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生物经自然选择后的性状会遗传给后代。

3、生物进化论的历史意义(PPT展示黑体加粗字,未加粗的字由老师讲解) ①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的神创说,促进的人类认识的飞跃。 进化论思想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结束了上帝7天造就世上万物和人类的神话。正如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一样,19世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达尔文进化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所揭示的关于生命自然界辩证发展的规律,不仅结束了生物学中物种不变论的统治,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自然史的基础。

②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在达尔文以前,人类对生物界的产生和发展基本上处于无知的阶段。达尔文学说的创立,才成功地使生命自然界的主要过程得到了说明,归结为自然的原因。它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界,这不仅丰富、发展了生物学本身,也使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统一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并使它们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进化论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③进化论思想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社会达尔文主义)

第6页 共9页

人教版·必修三 第七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 第二课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

进化论对中国思想界的重大影响(结合书本第112页严复翻译得《天演论》讲解,PPT展示以下三点)

(1)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中国爱国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纷纷著书翻译,积极宣传和介绍进化论思想。

(2)传播

①中国爱国知识分子高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以期唤醒国人。 ②中国爱国知识分子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当做改造社会的利器,痛感西方列强的弱肉强食和国家民族的落后与不幸,希望人们能够以生物进化为鉴,遵循生物进化之理,变法图强,卓然立于世界。

(3)影响:以进化论为武器,中国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三)课后探究(教师复印材料分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结合课后“学习延伸”的“阅读与思考”,在课外完成,并在下一节课讲解)

教师提供下列材料:达尔文遇到的麻烦——社会达尔文主义

材料1:美国20世纪20年代田纳西州著名的“猴子审判案”,该案中的原告布赖恩不仅指出化石证据的严重匮乏是达尔文进化论“代趋微异”渐变理论的致命伤,而且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德国进化论教育的一大直接恶果,而美国道德和基督教伦理水准的普遍衰败在根本上也归因于公立学校和大学里进化论的讲授。

材料2:达尔文之《天演论》曰:“优胜劣败,适者生存。”是言也,可谓聪明绝顶而惨酷已极矣。夫举天下大势而分为优劣,人心已不能不争竞;更由优劣而判其胜败,人心更不敢不争竞。方今各国,涸脑髓,耗财产,牺牲无数生命,以求达于优胜地位。

──杨其春,1918年 设问: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这是达尔文没有想到的,是有人利用了达尔文的学说,科学应该与其区分开来,但是科学家在研究时,既要做到为追求真理不断探索,又要有一定的人文精神,比如我们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找到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诸如环保、战争、饥荒等问题的途径,才能构建防止核物理技术、克隆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太空技术等可能对人类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作用的思想基础、决策机制和社会条件。更重要的是社会和国家应该对此有足够的认识,正因为此,所以现在当一项科学发明出台后,就会有一些法律出台,限制其可能的非人道用途。但是这些影响应不成为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阻碍。)

五、板书设计

谁是万物的创造者 内容 教会的禁锢 原因

第7页 共9页

人教版·必修三 第七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 第二课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

影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一、进化论的背景和条件 (1)思想基础 (2)物质基础 (3)理论基础

胞学说的确立和拉马克早期进化思想 二、达尔文和进化论

1 创立标志 :1859年 《物种起源》 2 生物进化理论

3生进化论的历史意义

第8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