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教案首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广东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教案首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67b4bf965ce050876321355

讲 授 内 容

㈢ 临床联系

⒈ 体温:升高至40℃± ⒉ 肥达氏反应:

● 无特异性,只具辅助诊断意义 ● 2W±开始出现阳性,可持续数月 ● 抗O抗体凝集效价1∶80或以上 ● 抗H抗体凝集效价1∶160或以上

讲 授 方 法 (时间分配)

绘制一幅“伤寒病临床特征与肠道病变关系图”,根据该图讲解临床联系 3′

结合肠伤寒的病变特点解释肠出血和穿孔的原因,简单介绍在临床上如何判断并发症及其后果。用伤寒病的发病机制解释并发支气管肺炎的原因。

⒊ 血、粪、骨髓细菌培养

● 第1~2w血、骨髓培养(+)—败血症 ● 第3~4w粪培养(+)—肠粘膜溃疡形成,

坏死物脱落

三、并发症

⒈ 肠出血:常见,发生于溃疡期。若大出血

→出血性休克→死亡

⒉ 肠穿孔:溃疡期→弥漫性腹膜炎,严重者:

中毒性休克→死亡

⒊ 支气管肺炎:小儿多见 四、死亡原因

败血症、肠穿孔和肠出血

伤寒病小结

2′

● 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增生性炎

● 全身MΦ反应性增生形成伤寒细胞 ● 病变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最明显 ● 诊断性特征—伤寒小结

20′

4′(了解)

结合微生物学知识,简单介绍痢疾杆菌的一般特点及其致病机制。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1. 病原体:痢疾杆菌(G短杆菌)

● 按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分为四群

福氏(B)

宋氏(D) 释放内毒素 鲍氏(C)

志贺氏(A)——释放内、外毒素

- 5

讲 授 内 容

讲 授 方 法 (时间分配)

2. 是否发病的取决因素

⑴ 细菌致病力 ● 侵蚀力:菌毛具有粘附并穿入上皮细胞的

能力,是其致病的主要因素

● 内毒素:破坏细胞;毒血症

⑵ 机体抵抗力

● 全身

● 局部:胃酸、肠道菌群及IgA

3.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4. 传播途径:

掌握其常见的传播途径,有助于预防该病流行

● 经口传染

● 夏秋多发,苍蝇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5. 发病机理:

痢疾杆菌→胃(细菌大部分被杀灭)→乙状结 结合动画,逐步解释其发病机制。 肠、直肠→肠粘膜上皮细胞及固有层繁殖并释放毒素→肠管病变 ↓入血(毒/败血症) 全身中毒症状 二、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⒈ 部位:乙状结肠、直肠 ⒉ 类型 ⑴ 急性

强调:

① 好发部位—乙状结肠、直肠 ② 全身中毒症状—多为毒血症

③ 乙状结肠、直肠受炎性刺激—里急后重

10′(掌握)

复习渗出性的分类,提出菌痢同样具有渗出性的病变特点,与白喉一样以渗出纤维素为特

● 卡它性炎─初期粘液分泌↑,粘膜充血水肿、征。

点状出血,中性粒细胞等浸润

● 假膜性炎─特征性改变

● 结合图片并提问:何为假膜性炎?假膜的

成分?

粘膜表层坏死,渗出物形成假膜(由大量

纤维素、坏死物、中性粒细胞、红细胞、 细菌、浆液等形成),呈糠皮状,灰白/灰绿/暗红

● 溃疡形成(病程约1w后出现)

● 展示已实习过的各种有溃疡形成的肠道病

溃疡特征:浅表,呈大小形状不一的“地图状”,溃疡间粘膜披覆有假膜

变的图片,并分别与菌痢的溃疡形成相区别?

- 6

讲 授 内 容

● 临床

讲 授 方 法 (时间分配)

结合菌痢的病变和发病机制解释临床表现

② 消化道症状:食欲↓,阵发性腹痛、腹泻,

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③ 并发症(少):大关节炎、肠出血/穿孔

① 全身症状:发热、乏力

⑵ 中毒型~

● 特点

3′(了解)

简述中毒型菌痢的一般特点。

① 2~7y儿童多见,常由毒力较低的福氏、

宋内氏菌引起

②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肠道病变和症状轻—

卡它性肠炎

① 发病年龄:

② 患者对毒素具有强烈的过敏反应 ③ “中毒性休克”、“呼衰”的概念

③ 起病急,数小时可有中毒性休克/呼衰

⑶ 慢性~:病程>2月

3′(熟悉) ——特殊的肠道病变:形成慢性溃疡

● 大体:

① 溃疡较深(多达肌层),边缘不规则呈息肉状增生,底部不平整 ② 肠壁增厚、变硬甚至肠腔狭窄

● 镜下:溃疡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用图示讲述慢性溃疡的形成及特点

慢性溃疡 溃疡深 (反复发作) → → 边缘息肉状 ↓ ↓ ↓ ↓ 瘢痕形成→肠壁增厚→→肠腔狭窄

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形成

【阿米巴病】 (Amebiasis) 一、肠阿米巴病 ㈠ 病因、发病机理 ⒈ 溶组织内阿米巴

① 接触性溶细胞作用溶解:膜结合磷脂酶A ② 肠毒素:损伤肠粘膜,致腹泻

20′ 5′(了解)

结合模拟图讲解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特点: ①包囊(感染型):直径5~20μm,成熟包囊4个核,耐胃酸,在小肠下段经碱性消化液作用发育成小滋养体

:直径10~20μm,单个③ 伪足运动和吞噬功能:大滋养体通过伪足 ②小滋养体(肠腔型)

泡状核,适合条件下分裂繁殖并下行至结运动破坏组织细胞并吞噬降解之 ④ 免疫抑制与逃避: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 ⒉ 肠道细菌协同作用:

① 肠道细菌提供阿米巴一个适宜环境 ② 肠道细菌损害宿主肠粘膜,阿米巴侵袭↑ ⒊ 宿主全身和局部状况

- 7

肠,继而侵入肠粘膜转为大滋养体 ③大滋养体(致病型/组织型):直径20~40μm,胞浆外质透明,内质浓密,内含糖原、红细胞、组织细胞碎片

讲 授 内 容

㈡ 病变和临床

⒈ 部位:盲肠(87%),升结肠

⒉ 性质:变质性炎(以液化性坏死为主) ⒊ 分期 ⑴ 急性期

● 大体:溃疡

讲 授 方 法 (时间分配)

15′(掌握)

● 结合图片及模拟图讲解肠阿米巴的病变,达到直观教学和加深学生对该病的印象。 ●思考题:如何鉴别肠阿米巴病和细菌性痢疾?(以列表的方式提示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比较)

肠阿米巴病 细菌性痢疾

② 圆钮扣状,周围出血充血带包绕 病原体 ③ 口小底宽烧瓶状

好发部位

④ 溃疡可深达粘膜下层、肌层,有时底部可 病变性质

溃疡深度 有隧道相通/形成边缘潜行的巨大溃疡

溃疡边缘

⑤ 溃疡间粘膜正常 溃疡形状

溃疡间粘膜 ● 镜下:

全身症状

① 溃疡口小底宽 肠道症状 ② 溃疡处为液化性坏死(呈红染无结构状) 粪便检查

③ 阿米巴滋养体(见于正常与坏死组织交界

处;肠壁小静脉腔内)

● 临床

① 肠道症状:

右下腹压痛,腹泻,暗红色果酱样便

② 全身中毒轻

③ 并发症:少见,可有肠出血、穿孔、梗阻

⑵ 慢性期:病变复杂

●愈合→肉芽组织→疤痕(肠壁硬,肠腔狭窄)

进展→坏死↑→溃疡扩大

●临床:胃肠功能紊乱,营养不良

肠外阿米巴病(自学)

① 早期呈灰黄、点状、针尖大的圆凹陷形

小结

小结时用简图诱导学生说出: ⑴ 消化管常见溃疡的好发部位 ⑵ 消化管常见溃疡的形态特点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