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实验题有关.氢氧化钠的性质docx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初三化学实验题有关.氢氧化钠的性质docx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6be5e5e7375a417866f8ff9

3.答案:方案一:b

方案二: ①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气体体积膨胀 ②稀盐酸进入烧瓶占据了一定体积 方案三:

(1)防止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有氧气

(2)取少量原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稀释,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一段时间后,若红色不消失,则证明红色消失是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分数过大所致。 4.(1)①CaCl2+Na2CO32NaCl+CaCO3↓ ②NaOH、NaCl、CaCl2 (2)干燥CO2气体吸收

生成的CO2 吸收空气中的H2O和CO2 生成的CO2没有被C装置完全吸收 5.(8分)

CO2+ 2NaOH == Na2CO3+H2O。 部分变质。 实验步骤 现象 白色沉淀、加酚酞不变色 开始无现象,后来有气泡 结论 不能确定变质的程度 不能确定变质的程度 不能确定变质的程度 密封保存 6.【分析】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实验设计】(1)NaCl和BaCl2 (2)酚酞溶液 溶液为红色 部分变质 溶液为无色 全部变质

【进一步实验】 (1)Na2CO3+Ca(OH)22NaOH+CaCO3↓ (2)酚酞溶液 (3)溶液由 红色刚好变为无色 7.【资料收集】(1)二氧化碳

【实验方案1】

方案1 不可行,氢氧化钠也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会干扰检验

方案2 不可行,氢氧化钠量很大,会与盐酸先发生反应,因而即使有碳酸钠存在也可能看不到气泡

方案3 可行,氢氧化钠不能与氯化钡发生反应,而碳酸钠可以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 【实验方案2】

(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或二氧化碳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这样可以避免因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测量误差 (2)0.954 (3)测定所取样品的质量 (4)①

8.甲组:(1)95.4% (2)不能,硫酸难挥发,致使固体不纯,且存在危险 乙组:(1)除去二

氧化碳中的水,以防影响实验结果 (2)①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②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影响实验结果 ③将A装置中产生的所有二氧化碳排入C装置 9.(8分)

[进行猜想] NaOH Ca(OH)2

CaO+H2O==Ca(OH)2 、 2NaOH + CO2==Na2CO3 + H2O [实验过程](1)过滤

(2)C

(3)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CaCl2溶液,如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加入的试剂过量。

(4)OH Cl [实验结论] Na2CO3

10.①Na2CO3和NaOH Ca(OH)2

②浓硫酸。

③装置A中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装置B中的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将浓盐酸改用稀硫酸(在装置D的后面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11. (每空1分,共6分) ⑴ NaOH+HCl=NaCl +H2O ⑵ 金属和盐

⑶ ①过量的氢氧化钠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② 溶液红色褪色

④ C NaCl和HCl ;D NaCl、 HCl和CaCl2

12.(1)氢氧化钙与各种盐的反应(此空合理答案即可得分) ⑤ (2)不合理 有些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 ⑥ (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通二氧化碳 溶液由澄清变浑浊 CaCl2和Ca(OH)2 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4)加酸中和,使溶液为中性后排放 13.【提出猜想】猜想二的依据是:原料中的纯碱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或氢氧化钠

变质(答案合理即可)。 【实验与结论】(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②取①中少量溶液加入盐酸 有气泡 Na2CO3+2HCl=2NaCl+H2O+CO2↑ 【反思与评价】 (1)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使酚酞溶液变红。

(2)氢氧化钙与碳酸钠不能共存;碳酸钙难溶于水,若含这种物质,就不会得到澄清溶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