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体桥作业指导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转体桥作业指导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6c9887ca26925c52cc5bf7d

*****铁路项目经理部 桥梁转体施工作业指导书

顶面布设四氟乙烯滑板与环道接触面预先涂抹硅脂或四氟粉作为润滑材料。以减少滑动阻力。

?首次不能正常起动

根据检算,正常情况下两侧千斤顶完全可以满足转体正常起动。若由于其他因素影响而导致首次起动ZLD牵引系统两台千斤顶加载时仍不能正常起动,可借助已经安装到位的三台助推系统千斤顶均匀加力,使结构转动。但当ZLD牵引系统四台千斤顶、三台助推系统千斤顶均加载时,转动体仍然不转动,此时应检查撑角与环道接触处是否有杂物将其卡住,环道在此处是否形成上坡。此时可利用ZLD千斤顶前、后顶同时起动、手动增加牵引力使转动体转动。

?牵转困难 ① 牵引动力不足

a、加大牵引动力储备。静摩擦系数μs =0.10;动摩擦系数μd=0.06(根据相关转体施工资料此摩擦已经加大)。转体牵引索采用钢铰线,一端采用P型锚,固定于主塔墩砼牛腿上,另一端用于张拉。转体牵引系统,由两台200t千斤顶、泵站及主控台组成。

b、设置辅助牵引。在加大牵引储备的同时设置辅助牵引,以保证启动的顺利。辅助牵引力为100t。

② 有障碍

当牵引系统的千斤顶达到计算牵引力而桥梁结构仍不发生转动时,应检查撑脚与滑道、上下转盘之间接触处是否有杂物将其卡住,待清理后重新启动。

?设备运转不正常

① 备用2台150t的辅助千斤顶及1台200t连续千斤顶。 ② 设备提前进行检修,提前进行试转,试转后解决发现的问题。 ?中途停下后的再次起动

由于特殊情况不得不在中途停止,然后再次重新起动时,为预防助推系统难以找到反力位置,已经预先在环道两侧沿径向预留坑洞,必要时,可插入钢轨,用槽钢作反力横梁即可进行二次起动。

?牵引系统发生故障 ① 张拉端反力梁变形过大。 中 铁 十 四 局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16

*****铁路项目经理部 桥梁转体施工作业指导书

② 牵引索张拉端锚固端是否滑束,钢丝线是否断滑丝。 ③ 施工设备故障。

如发现上述现象发生,应对其结构的安全影响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采取安全措施。针对第1种情况,可采用增加反力梁刚度的处理措施;针对第2种情况,可采用增加钢束数量、在张拉前对每根钢绞线预先分别施加应力预紧、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预埋钢束的保护等措施;针对第3种情况,可采用增加备用设备以及立即进行设备检修等处理措施。

?在转体过程中出现擦脚

在转体之前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提前处理。特殊情况下,采取拆除局部滑道钢板的办法。

?结构应力应变异常

如监测到结构应力、应变发生异常,监控系统发出警报后。立即检查异常部位的构件是否因材质、制作及安装质量、设计缺陷等原因产生异常。同时确认监测结构是否可靠。找出原因后,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突然停电

为防止动力线路出现故障造成突然停电,在铁路东西两侧各安装一台200KW的柴油发电机和一台90KW的移动柴油发电车,能为转体桥施工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

?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

在转体前要准备好雨具,棚布等防风雨设施,转体机具安放在棚内, 安置位置要视线良好,以防转体准备及施工期间突发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

8、转体过程控制测量 ? 测点和测站点布置 ①、梁部测点

在距中墩墩中心两的翼缘板边布置8个高程点,桥中心布置4个坐标点。具体点位如图下所示。

中 铁 十 四 局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17 铁路钢轨N 设计中心线 *****铁路项目经理部 桥梁转体施工作业指导书

②、测站点

用控制网中的坐标点作为测站点,坐标点在使用前进行重新测量复核。 ③、垂直测点

在中墩上5m及10m处设置固定水平直尺(最小刻度为mm),四个角的上下各固定一把,用于观测中墩的垂直度。

? 观测阶段划分及内容

第一阶段:在箱梁张拉完成后,落架前进行测点布置并进行记录。 第二阶段:落架完成后,进行静止24小时观测,并进行记录。

第三阶段:在试转前以静止观测数据为原始值。试转完成后静止2小时进行观测,并记录变化值。

第四阶段:转体过程中 ①、测量控制内容

a、桥的整体平衡性;b、中墩的垂直度;c、桥的轴线正确性。 ②、测量方法及过程

分别测出试转完成后H1至H8八个高程点的高程和S1至S4四个点的坐标,并以试转完成后所测数据为原始数据,在主塔上固定直尺(最小刻度为mm),四个角的上下各固定一把,用于观测主塔的垂直度变化。

③、桥体整体平衡测量 中 铁 十 四 局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18

*****铁路项目经理部 桥梁转体施工作业指导书

分别在D2和D4架设全站仪,以D5为后视进行测量。用D2站上的全站仪观测H1至H4四个高程点;用D4站上的全站仪观测H5至H8四个高程点。在旋转过程中进行不间断的观测,如发现测出的高程和旋转前相差较大时(超出3厘米误差),及时通知指挥组,采取措施,使桥的整体平衡在旋转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

④、垂直度控制

D2和D4上的两台全站仪,在测高程的间隙时间观测中墩上的直尺,以便观测主塔垂直度在旋转过程中是否保持一致。如有倾斜超过3‰时,及时通知指挥组,采取措施,使主塔在整个旋转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控制。

⑤、桥轴线的定位

当旋转接近设计轴线时,D2站上的全站仪测S1、S2坐标点,D4站上全站仪测S3、S4坐标点。通过坐标反算,算出桥的方位角及其与桥的设计方位角的差值。通知指挥组,还需旋转的角度。当方位角差值在规范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时,即轴线误差在10mm之内时,通知指挥组停止旋转。

第五阶段:转体完成后

转体完成后静止24小时观测并进行记录,此数值为转体后的各项指标的终值。 四、跨铁路施工专项安全方案

京哈铁路运输任务重,运行列车密度大。因此,怎样保证施工不对既有线的正常运营造成干扰,确保既有线的安全不间断行车,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根据国家、铁道部有关安全方面的法规,结合京哈铁路行车密度大的特点,特制定了一系列安全保证措施。加强督促检查,使安全处于有序可控状态,以确保跨铁路转体施工时不危及行车安全。

1、安全保证措施

1)、转体前向铁路有关部门提供具体的施工计划和方案,提前申请办理 “要点施工”手续,以保证列车安全正常行驶。跨铁路桥梁转体施工时,必须在申请的无列车的有效时间内完成转体工作。

2)、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跨线转体施工安全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全面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预测、控制、预防并杜绝事故的发生。

3)、必须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设置施工安全防护体系,如防护距离、防护信 中 铁 十 四 局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