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培训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品管培训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6cdd0c2d5bbfd0a79567309

深圳市圣诺华电子有限公司 庞喜栋 培训资料 - 9 -

二.柏拉图法:其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分类计算出各项目别所产生的数据及所占的比例,再依大小顺序排列,再加

上累积值的图形,然后对占总不良项目80%以上的项目作重点分析和改善;因其为美品管大师裘兰博士(Jurom)运用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Pareto)加以延伸,故亦称其为柏拉图法或重点图法.

要项: 1.将要处置的事,以状况(现象)或原因加以层别. 2.纵轴表示件数(或以金额表示以示强运). 3.决定收集数据的时间及阶段,尽可能固定. 4.各项目以合计之大小顺位自左至右排列在横轴上. 5.绘上柱状图. 6.连接累积曲线.

三.特性要因图:就是将造成其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图解之,亦即以图来表达结果(特性)

与原因(要因)之间的关系,因其形状似鱼骨,故称―鱼骨图‖.同时其为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首 先提

出,故亦称―石川‖图.其可使用在一般管理及工作改善的各种阶段,特别是树立问题的初期易于使问题的要因明朗化,从而设计步骤解决问题,一般从5M入手分析要因(即:入/机/料/法/环).

要项: 1.召集与此问题相关的/有经验的人员,人数4-10人左右. 2.用脑力激将法请与会人员对影响的要因发言,并作记录评估. 3.收集20个左右要因,对影响最大的要因作记录作图. 4.重新整理后作一份完整的特性要因图. 5.对列为重要原因的去改善.

注意:特性要因图提供的是抓取重要原因的工具,所以参加的人员应包含于对项工作具有丰富经验者才易奏效. 四. 散布图法:是用表示一组成对的数据之间是否相关性,这种成对的数据或许是「特性-要因」﹑

「特性-特性」﹑「要因-要因」的关系,其实在实际生活及工作中许多现象和原因都有呈规则形的关连,

具体可细分为: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弱相关/弱点相关.

要项: 1.收集资料(至少30组以上). 2.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3.准备坐标纸,划出纵轴/横轴的刻度,计算组距(通常纵轴代表结果,横轴代表原因;组距的计算应以数据

中的最大值减最小值再除以所需设定的组数求得).

4.将各组对应数标示在坐标上.

5.须填上数据的收集地点/时间/测定方法/制作者等项目.

五.查核表(Check Sheet):即将要进行查看的工作项目一项一项地整理出来,然后定期或定时检查其分为:

1.点检用之查核表.此类表在记录时只做「有/没有」﹑「好/不好」的注记,制作程序如下:

A. 制作表格,决定记录表式

深圳市圣诺华电子有限公司 庞喜栋 培训资料 - 10 -

B. 将点检项目列出 C. 查核 D. 异常处理

2.记录用查核表.用来收集计量或计数数据通常使用划记法,查核表强调的是改善管理

及维持管理,这亦是有经验的管理者工作之两个阶段.

六.直方图法:直方图又称柱状图,即将杂乱无章之数据解析出其规则性,借着直方图对于资料中心值或分布状况一目

了然起观察作用.

制作步骤:1.收集数据并记录在纸上(数据少则几十﹑多则上百,都要一一记录下来,其总数以N表示). 2.定组数,找出最大值(L)及最小值(S),并计算全距(R). 3.定组距(C),R÷组数=组距,通常是2.5或10的倍数.

4.定组界:最小一值的下组界=S-测量值的最小位数(一般是1或0.1)*0.5 最小一组的上组界=最小一组的下组界+组距 5.决定组的中心点:(上组界+下组界)÷2=组的中心点

6.制作次数分布表:依照数值大小记入各组的组界内,然后计算各组出现的次数.

7.制作直方图:横轴表示测量值的变化,纵轴表示次数;将各组的组界标示在横轴上,各组的次数多少则

用柱形划在各组距上.

8.填上次数、规格、平均值、数据来源、日期. 通过观察直方图之分布图型,将可得到3种状况: 1.柱状图图呈锺形曲线,可以说: A:制程显得「正常」且稳定. B:变异大致源自机遇原因.

然若呈现的是一种双峰或多峰形分布,则显得「不正常」或制程中有两个标准. 2.制程中心值

直方图的平均值与规格中心值是否相近,作为调整制程的依据. 3.制程是否有能力符合工程规格

依直方图散布状况来衡量是否具有达到工程能力的水准. 七.管制图法

1. 对制程的变异分析是机遇原因或非机遇原因,并适进地采取对策措施来改善.

2. 管制图的实施步骤是:抽取样本、进行检验,将检验的结果画制于管制图上,再从管制图来判断工程是否正常;

如为不正常即应采取必要的矫正措施.

管制图分类:分为计量值管制图和计数值管制图两种.

1. 计量值管制图:用于产品特性可测量的如长度/重量/面积/温度/时间等.

深圳市圣诺华电子有限公司 庞喜栋 培训资料 - 11 -

如: X-R(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X-R/X-RM/X-&等. 2.计数值管制图:用于非可量化的产品特性,如不良数/缺点数等.

如:P-chart(不良率管制图),PN-chart、C-chart、U-chart、等

管制图制作步骤:

1. 收集最近与今后制程相似的数据约100个. 2. 依测定时间或群体区分排列.

3. 对数据加以分组,把2-6个数据分成一组,组内的个别数据以N表示;组成N组的个别数以K表

示,剔除异常数据. 4. 记入数据表内.

5. 计算每组平均值X

6. 计算每组全距R 7. 计算总平均值X 8. 计算全距平均R 9. 计算管制界限值 10. 划出管制界限作出管制图 11. 检查: A.制程是否在管制状态下 B.检时制程能力

第六节:品管新七大手法

此为以设计性、研究性、将复杂的问题加以整理的技术方法,通常用于TQC之活动中和前文所述七大手法有互补效果;若以混杂事务到改善计划完成(实施解决问题)的时序,可用品管新七大手法如下:

1、整理混杂不清的问题→2、事务有关绪后手段上的展开使之更明显→3、将手段予以时系列配置,有时间和

程序的执行计划→4、依执行计划执行之

品管新七大手法为:

1、 亲和图法(依情念分类) 2、 关联图法(依逻辑分类) 3、 系统图法(以组织阶次展开之) 4、 矩阵图法(了解目的与手段之关系) 5、 矩阵数据解析法(以数据表示精确程度大小) 6、 箭线图法(确立事务执行配合的效率化)

7、 PDPC法(因有不确定因素存在,于推进过程的特定时点取得以前执行数据,再据以定订以后之最适当计

划)

因此七大手法在品管界应用不是太普遍,故我对大家的要求是:大家对新七大手法的名称有简单的了解即可,故下

深圳市圣诺华电子有限公司 庞喜栋 培训资料 - 12 -

面仅是对其简单的介绍. 1.亲和图法:

依不确定的情念感推展初期须结的方法,类似QC七大手法中之特性要因分析图. 2.关联图法:

依事务逻辑及彼此之应果关系来分析事理的方法. 3.系统图法:

当问题澄清后将如何执行展开成许多接次的执行细节手法. 4.矩阵图法:

为了解目的和手段(或过程)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的矩阵图使之易于追踪及了解重点所在. 5.矩阵数据解析法:

此为矩阵表达的另一种方法以数据集相关位置表示之一. 6.箭线图法:

此最重要掌握两要素:即执行进度(时间)的掌握和对执行顺序之确立关键是为现行效率的提升. 7. PDPC法:

因有些不确定的因素存在,为了便于解决问题的事务流程中必须预备不同结果出现时的修正措施,

使之更切合实际需要.

第七节:Q.C.C(品管圈)之了解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是基于尊重人性的观点,建立轻松愉快的工作现场的管理方式,树立人人都想做好事情的理念;让员工有热心参与的力量完成所交付的任务,在工作获得更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1.定义︰所谓品管圈是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

活动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方法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地进行维护及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

2.品管圈的精神︰1)尊重人性 2)建立轻松愉快的现场 3)发挥员工潜在的能力 4)开发无限的脑力资源 5)改善企业素质﹑繁荣企业

3.品管圈的做法︰1)自动自发 2)自我启发 3)全员参与 4)全员发言 5)相互启发 4.品管圈的目标︰1)提高现场水平 2)提高现场士气 3)提高质量意识 4)提高问题意识 5)提高改善意识 6)现场成为品管重心 5.品管圈的主要活动:

A.以现场主管或班(组)长为中心并由所属全员参加,以自主活动的方式组成现场承久性的活动小

组.

B.品管圈活动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环,在现场实行质量管理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