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书试题及答案(一)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法律文书试题及答案(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6d5c56c9b6648d7c1c74608

C.年月日(1分)

D.书记员署名((1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涵盖的内容来看,法律文书( B )等几部分构成。A.司法文书、民用法律文书、诉讼文书 B.司法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民用法律文书 C.司法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律师实务文书 D.司法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诉讼文书

2.根据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法律文书的种类可分为( D )。 A.侦查文书、检察文书、裁判文书、律师实务文书、公 证与仲裁文书 B.信函式文书、致送式文书、宣告式文书 C.报告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决定类文书、裁判类文书 D.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笔录式文书、表格式文书

3.根据文书名称和用途的不同,法律文书可分为( C )。

A.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笔录式文书、表格式文书 B.信函式文书、致送式文书、宣告式文书 C.报告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决定类文书、裁判类文书 D.司法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民用法律文书

4.辩护词属于( D)。A司法文书B.仲裁文书 C公证文书 D.诉讼文书 5.从(D )起,判决书就确定了统一的格式和写作内容。

A.唐代B.宋代 C明代 D.清代 6.法律文书的程式性主要表现( B)。A.主旨鲜明,材料客观 B.结构固定,用语成文 C.制作合法,内容法定 D.语义精确,解释单一

7.法律文书在论述理由时的基本要求是( D )。

A.依法制作,突出主旨 B.遵循格式,写全事项 C.叙事清楚,材料真实 D.据法说理,分析有力 8.通缉令属于侦查文书中的( A )文书。

A.立案、破案类 B.强制措施类 C侦查措施类 D侦查终结类 9.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B)审查批准立案的法律文书。

A.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报请本部门领导 B.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报请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C.下级公安机关报请上级公安机关D.公安机关报请人民检察院

10.呈请拘留报告书应当送达( B )。A.公安机关负责人 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C.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D.人民法院院长

11.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作出的决定中不包括( C )的决定。A.批准逮捕 B.不批准逮捕 C撤销案件 D不批准逮捕并要求补充侦查

12.起诉意见书的首部与正文之间的成文化用语是(C)。

A.经我局侦查预审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B.经我局侦查预审,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C.经我局侦查终结,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 D.经我局侦查终结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的犯罪事实如下

13.撤销案件通知书的送达对象是(B)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C.刑事案件被害人D.犯罪嫌疑人

14.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在办理(C)时制作的文书。

A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 B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C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 D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移交起诉

15.批准逮捕决定书属于(C)文书。A.文字叙述式B.表格式 C.填空式D.笔录式

16.人民检察院建议公安机关追加提请批捕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不提请批捕,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制作( C )

A.批准逮捕决定书 B.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 C逮捕决定书 D.决定逮捕通知书

17.起诉书编号的内容依序是(C)。 A.年度、院名、文书性质、顺序号 B.年度、院名、部门、文书性质、顺序号C.院名、部门、文书性质、年度、顺序号 D.院名、文书性质、年度、顺序号

18.不起诉决定书中对当事人的称谓应该是(C)。 A.被告人B.犯罪嫌疑人C.被不起诉人 D.不起诉人

19人民检察院针对未生效的刑事裁判提出的抗诉书应当送达(B)。 A.同级人民法院 B.上一级人民法院 C.下一级人民法院 D.同级和上一级人民法院

20.民事(行政)抗诉书的提出是为了纠正(D)中的错误。A.未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 B未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C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 D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

21.人民检察院针对已生效裁判提出的抗诉书应当由(D)提出。

A.同级人民检察院 B.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C.省一级人民检察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

22.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2002年第35号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编号应为(C)。 A.京西刑初字(2002)第35号 B.西刑初字(2002)第35号 C.(2002)京西刑初字第35号 D.(2002)西刑初字第35号

23.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首部除制作机关名称、文书名称以及编号之外,应依次写明的项目是(C)。 A.公诉机关、被告人、辩护人 B.公诉机关、被告人、辩护人、案件审判经过C.公诉机关、被告人、辩护人、案件的由来和审判经过D.被告人、辩护人、案件的由来和审判经过

24.第一审刑事判决书中交待上诉权事项的规范写法是(D)。

A.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天起10日内,向本院或者向хх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х份

B.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向本院或者向хх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х份

C.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通过本院向хх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х份

D.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хх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х份

25.第二审刑事判决书作出部分改判结果时,其判决主文应当依次写明(C)。

A.撤销的内容、改判的内容、维持的内容 B.撤销的内容、维持的内容、改判的内容 C.维持的内容、撤销的内容、改判的内容 D.维持的内容、改判的内容、撤销的内容

26.第二审维持原判用的刑事裁定书的裁定结果应当表述为(D)。A.维持原判 B.维持原判,驳回上诉(抗诉) C.驳回上诉(抗诉) D.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

27.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编号由(A)组成。

A.年度、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理程序、顺序号 B.年度、制作法院、审理程序、案件性质、顺序号C.制作法院、审理程序、案件性质、年度、顺序号 D.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理程序、年度、顺序号

28.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的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应当制作的文书的名称是(B)。 A.民事判决书 B第二审民事判决书 C民事裁定书 D.民事决定书

29.“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хх人民法院”。这一段交待上诉事项的行文是(D)中的规范用语。

A.刑事判决书 B.民事判决书C.行政判决书 D.民事判决书和行政判决书 30.第一审民事调解书在(D)后发生法律效力。

A审判人员签署B人民法院打印C人民法院送达D.双方当事人签收 31.提请减刑、假释意见书应当送达(C)。

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司法行政机关(劳改机关)

32服刑罪犯被假释时,应当制作的鉴定性文书是(C)。A.罪犯评审鉴定表B.罪犯奖惩审批表C.罪犯出监鉴定表 D.释放证明书

33.对死缓罪犯提请执行死刑意见书属于( D )制作的法律文书。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监狱

34民事答辩状的制作主体是(B)A原告 B被告 C上诉人D第三人

35.反诉状的制作主体是(B)。A.民事案件原告B.民事案件被告C.刑事案件自诉人 D.刑事案件被告人

36.刑事自诉状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依次是(C)。

A.当事人基本情况,案由和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 B.当事人基本情况,案由和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人姓名和住址,证据的名称与来源C.案由和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人姓名和住址,证据的名称与来源 D.事实与理由,证人姓名和住址,证据的名称与来源

37.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告人认为自诉人的指控颠倒黑白,因而就同样事实指控自诉人的书状称为(C)。

A.刑事自诉状 B.刑事答辩状 C.反诉状 D.刑事申诉状 38.行政起诉状中的被告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C )。

A.行政机关B.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C.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D.行政机关或者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39.仲裁协议书所载明的仲裁协议的内容应当包括(B)。

A.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选定的仲裁员 B.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选定的仲裁委员会C.仲裁事项、仲裁依据、仲裁结果 D.仲裁事项、选定的仲裁员或者仲裁委员会、仲裁结果

40.侦查人员在犯罪现场向周围群众询问、了解有关案件情况时所制作的笔录文书称为(C)。 A.现场勘查笔录B.讯问笔录C.调查笔录 D.询问笔录 法律文书课程问题解答1(第1-2章) 1.什么是法律文书?它包括哪些内容?

法律文书是我国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缉私机关、检察院、法院及监狱等机关)、公证机构、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自用或代书的法律文书的总称。从涵盖的内容来看,法律文书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国家司法机关为处理诉讼案件而制作的具有明显的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 二是国家授权的法律机构或法律组织所制作的办理或裁决非诉讼案件的公证文书和仲裁文书; 三是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出具或代书的民用法律文书。

2.法律文书的种类是怎样划分的?

答:法律文书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1))按文书制作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侦查文书、检察文书、裁判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律师实务文书等;(2)按文书具体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报告类文书、命令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决定类文书、裁判类文书等;(3)按制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笔录式文书和表格式文书;(4)按文书行文体式的不同,可分为信函式文书、致送式文书、宣告式文书等。

3.法律文书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法律文书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1)主旨的鲜明性。(2)材料的客观性。(3)内容的法定性。(4)形式的程式性。 (5)解释的单一性。(6)使用的实效性。

4.法律文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法律文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具体实施法律的重要手段。(2)生动宣传法律的现实教材。3)记录法律活动的文字载体。4)考核法律人才的重要内容。5)保存法律事务的文书档案。

5.叙写法律文书的事实时应当掌握哪些要点?

答:总体上来说,法律文书在叙述案情事实时应当做到材料真实、脉络清楚、要素齐备、把握关键。具体说来应当符合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记清事实,材料真实;(2)事实要素,齐全完备;(3)关键情节,具体叙写;(4)因果关系,交代清楚;(5)争执焦点,抓准记清;(6)财物数量,记叙确切;(7)叙述事实,平实有序;(8)材料选择,真实典型;(9)列举证据,确凿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