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核心素养和解题能力(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核心素养和解题能力(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7239b4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7

心”,则为获得集群效应很多金融机构云集于此。 答案 5.A 6.D 7.C

下图为亚热带区域某河段示意图,已知在全年中,X月河面最宽,Y月河面最窄,图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8~10题。

8.下列关于乙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位季节变化小 B.水能具备开发价值 C.北岸坡度比南岸缓 D.河流下切侵蚀强烈

9.与X月相比,Y月河流( ) A.沙洲面积减小直至消失 B.输沙量增多

C.出现结冰和凌汛现象 D.地下水补给比例大

10.若甲处有一家造纸厂在X月和Y月各有一次等量污水排放,导致乙段河水污染,则受污染最严重的是( ) A.①处 C.③处

B.②处 D.④处

解析 第8题,河面不同季节宽窄变化大,说明流量季节变化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根据等高线疏密及等高线数值可知,该地位于平原地

带,流速缓,水能蕴藏量小,河流以侧蚀为主;乙河段北岸有沙洲分布,说明北岸水流缓慢,沉积作用明显,故北岸坡度小于南岸。C正确。第9题,从图上看出,X月河面宽,说明水位高,流量最大;Y月相反。Y月水位下降,沙洲面积应扩大,并与北岸连成一片;Y月流量小,输沙量小;该河段位于亚热带地区,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不存在结冰与凌汛现象;Y月水位下降,故河流此时地下水补给所占比例大。第10题,需结合流向、流量来判断。根据“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这一原理,确定图中河水向东流,则可排除位于甲上游的①③两处;②④两处中,②在X月流量大,对污水的稀释作用明显,故处于Y月流量小的④处污染最严重。 答案 8.C 9.D 10.D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图1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图2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原因( ) 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 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 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 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12.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 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 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

解析 第11题,降雨较多,蒸发量较小,为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典型气候特征,但不一定会引发区域内涝,①错误;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度大,河流流速缓慢,排水不畅,加之夏秋季节常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故内涝易发,③④正确、②错误。故选D。第12题,黄浦江河道每隔几年会进行疏浚,主要河道出口处建有水闸挡潮,可减少河道淤积,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风暴潮位也相应升高,因而不得不增加防汛墙高度,B正确;陆地构造抬升会将河床和两岸地面(包括防汛墙)同时抬升,而汛期水位相对没有抬升,因此不需要加高防汛墙,C错误;汛期河流水位较高,河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位变化并不能直接影响风暴潮的最高潮位,D错误。 答案 11.D 12.B

澳门丰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下图示意澳门丰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

13~14题。

13、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 ) A.东北部 C.东南部

B.西北部 D.西南部

14、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 ) A.狭窄 C.坡大

B.曲折 D.路面凹凸

解析 第13题,根据材料可知,澳门半岛地形以低矮的丘陵为主,其道路应该是不平直的,而填海造陆地区地势较平坦,道路比较平直。读图可知,图中东南侧平直的道路较多,且半岛东南侧的海边马路部分路段距海远,填海造陆后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第14题,地势比较平坦的地区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比较多。澳门老城区以低矮的丘陵为主,坡路较多,人们骑自行车比较费力,因此老城区少见自行车,C选项正确;街道狭窄对自行车的限制作用较小,A选项错误;曲折的街道对骑乘自行车影响较小,B选项错误;澳门经济水平较高,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路面凹凸的可能性较小,D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