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1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章末总结+章末检测(带详细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中化学 第1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章末总结+章末检测(带详细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73a5924a5e9856a5612600d

14.X、Y、Z均为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且可形成化合物XYZ4;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44,且均不在同一周期,但Y和Z同主族,下列有关推断中正确的是( )

A.XYZ4是一种可溶于水的盐,且X与Y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Y

B.XYZ4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Y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YC.XYZ4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共价化合物YZ

D.XYZ4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2[ 答案 B

解析 XYZ4中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44,且Y和Z同主族,可推知XYZ4为CaSO4,则XY为CaS,是离子化合物。

15.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性:Y>Z B.氢化物的沸点:X>W

C.离子的还原性:X>W 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 答案 B

解析 由题设可判定W为Cl,X为F,Y为Al,Z为Na。则金属性Na>Al;氢化物沸

--

点HF>HCl,因HF分子间存在氢键;离子还原性Cl>F;原子半径Na>Al>F,离子半径F-++

>Na>Al3。 16.

上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四种元素均为非稀有气体元素。下列关于这四种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X>Y

C.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可能相等 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强碱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四种元素的相对位置X、Y、Z、W在第ⅢA~ⅦA族,由元素周期律可知,原子半径Z>W,A项错误;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Z,Y>X,B项错误;由W的位置,W可能为硅,C项正确;由Z位于第ⅢA~ⅦA族,不可能是Na,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A B

D[ E F

C G H

(1)上述元素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可能是________(填名称)。 (2)D的氢化物比G的氢化物稳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3)在一定条件下,A与E可形成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态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该物质溶于水后的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4)现有另一种元素X,其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所释放出的能量是上表中所列元素中最大

5

的,则X是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族元素。

(5)“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内需要有一种化合物来吸收航天员呼出的CO2,你认为该物质应该是由上表中的________(填字母序号)元素组成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吸收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船中需要制造一种适合航天员生存的人工态环境,还应该在氧气中充入一种稀释气体,该气体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 (1)碳 (2)D的非金属性比G强

·····(3)H·N·H ·

H

碱 (4)ⅦA

(5)C、F 2Na2O2+2CO2===2Na2CO3+O2 N2

18.(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B处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强酸制弱酸 稀硝酸 碳酸钙 硅酸钠溶液 CaCO3+2H===Ca2+2CO2↑

--

+H2O,SiO23+2CO2+2H2O===H2SiO3↓+2HCO3

(2)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剂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置换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2I+

Cl2===2Cl+I2

19.(12分)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

(1)若A为短周期金属单质,D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常见的变价金属的单质,D、F是气态单质,且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②也在水溶液中进行,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光照条件下D与F反应生成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6

C+4HNO3(浓)=====CO2↑+4NO2↑+2H2O (2)2Fe2+Cl2===2Fe3+2Cl

H2+Cl2=====2HCl (3)2C+SiO2=====Si+2CO↑

解析 (1)A是短周期金属,D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金属能置换出的非金属常见有2种:H2和C,由于原子序数A是D的2倍,且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则A为Mg,D为C,反应①必定为2Mg+CO2=====2MgO+C,进而可推知F为硝酸。

(2)在溶液中金属置换非金属,则D必定为H2,B为酸,又因F为气体,则B为HCl,F为Cl2;结合A为变价金属,可推知A为Fe。

(3)A、D为同主族非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且F为非金属单质,A、F同周期,可推知A为C,B为SiO2,D为Si,C为CO,F为O。

20.(12分)化合物A由周期不同的短周期元素X、Y组成,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 (1)X的单质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NaOH溶液反应,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X的硫酸盐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A和水缓慢作用生成含Y的化合物Z,Z分子含有10个电子。

①Z与H2O2反应,其产物之一是Y的单质,Y的单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Z分子的结构呈________。

②A的化学式是________。

(4)X的单质、石墨和二氧化钛(TiO2)按比例混合,高温下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都是新型陶瓷材料(在火箭和导弹上有重要应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

(2)Al3+4OH===AlO2+2H2O (3)① 三角锥形 ②AlN

(4)4Al+3TiO2+3C高温,2Al2O3+3TiC

解析 (1)X的单质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NaOH溶液反应,可知X为铝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Al2(SO4)3与过量NaOH反应:Al3+4OH===AlO2+2H2O;

(3)Y与Al处于不同周期,Y的氢化物为NH3分子且可被H2O2氧化为Y单质,可知Y为氮元素,则A为AlN。

21.(6分)相对原子质量均大于10的A、B两种元素可化合成X、Y两种气体化合物,1分子X中含A、B原子各1个,1分子Y中含1个A原子和m个B原子。已知7.0 g X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5.6 L,同温同压下1.0 L Y(g)的质量与22 L氢气的质量相等。通过计算分析A、B各是何种元素?X、Y各是何种化合物?

答案 A为碳元素,B为氧元素;X为CO,Y为CO2。

5.6 L

解析 M(X)=7.0 g÷=28 g/mol

22.4 L/mol由

1 L2 g/mol

=可得,M(Y)=44 g/mol 22 LM?Y?

光照高温

X的化学式为AB,设Y的化学式为ABm,并设A、B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a、b(a>10,

7

??a+b=28 ①

b>10)[则?

?a+mb=44 ②?

由①②得(m-1)b=16

因m为正整数,又b>10,所以m只能等于2,则b=16,对应B为氧元素,a=12,对应A为碳元素。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