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原理选择题 - 教师版 附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4原理选择题 - 教师版 附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777c4b05a8102d276a22f91

66.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D)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确定事物的质 C.认识事物的量 D.把握事物的度 67.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是要说明(C) A.可能离不开现实 B.结果离不开原因

C.部分离不开整体 D.现实离不开本质

6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C)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

69.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C) A.事物周而复始的自我循环 B.事物相互转化与无穷发展

C.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D.经过两次否定再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70.“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蕴涵的哲学原理是(C) 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发展的永恒性

C.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 D.矛盾的普遍性

71.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C )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7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D)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7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这种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A)

A.“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B.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原理 7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哲学上反映的是(B)

A.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B.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C.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D.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75.“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B) A.分析与综合 B.归纳与演绎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76.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D) 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思维生成现象具体的过程 D.在思维中形成“多样性的统一”的过程

77.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它有多方面的表现。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这说明,意识具有(B) A.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B.能动创造性

C.指导并通过实践改变、创造世界的作用 D.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78.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D)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

B.根本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 C.降低了人在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 D.表明意识活动与其物质形式的同一性

79.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结合的是(C)

A.模型化方法论 B.系统方法论 C.科学发展观 D.控制方法论

8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C) A.物质观点 B.发展观点 C.实践观点 D.群众观点

8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B) A.认识关系和发展关系 B.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C.改造关系和实践关系 D.发展关系和完善关系

82.关于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

A.认识决定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指导实践 D.实践决定认识

8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最好地说明(A)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84.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不一致的名言是(C)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85.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D)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86.“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A) A.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D.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8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D)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8.“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A)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8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指(C)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9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C)

A.感性认识是包含错误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正确的认识

B.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 91.概念、判断、推理,这是(D) A.直接经验的三种形式 B.间接经验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9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下列不属于理性认识的是(C) A.概念 B.推理 C.表象 D.假说

93.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是(A) A.从实践到认识 B.从认识到实践 C.从感觉到知觉 D.从概念到推理

94.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是(B) A.从实践到认识 B.从认识到实践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

9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D) A.深入实际,了解情况 B.认真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96.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D)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97.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B) A.多元性 B.一元性 C.实用性 D.相对性

98.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表明真理具有(A) A.相对性 B.阶级性 C.主观性 D.绝对性

99.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