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的内容正文的格式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的内容正文的格式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7c2760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3

文献综述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念和功能(标题2、黑体、三号、加粗) 1.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念(标题3、黑体、小三号、加粗)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以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高度发展,向传统机械工业迅速渗透、同电子技术深度结合的现代工业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试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等群体技术【1】。??

1.2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范畴(标题3、黑体、小三号、加粗)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崭新的技术思想,它除了强调机与电的有机结合,还具有更深刻、更广泛的涵义。凡是由各种现代高新技术与机械和电子技术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各种技术、产品(或系统)都应属于机电一体也范畴。??

1.3 机电一体化的功能(标题3、黑体、小三号、加粗)

(1)提高精度。该技术使机械传动部件减少。因而使机械磨损、配合间隙及受力变形等所引起的误差大大减小。同时由于采用电子技术实现自动检测、控制和补偿,校正因各种干扰因素造成的动态误差,从而达到单纯机械装备不能达到的工作精度【2】。?? 2.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回顾(标题2、黑体、三号、加粗)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称其为“萌芽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出现了许多性能相当优良的军事用途的机电产品。这些机电结台的军事用途的技术,在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和技术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相关技术(标题2) 3.1精密先进制造技术(标题3)

该技术是机电一体技术的基础。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它不再单指加工过程的工艺方法。机械技术应着眼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的技术相适应。在设计技术上要不断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成形制造技术和加工制造技术向着越精密、越高速的方向发展。?? 3.2信息处理技术(标题3)

信息处理技术包括信息的传递、交换、存储、处理,是机电一体技术控制的基础技术。实现信息处理的工具是计算机,因此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是密切相关的。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计算机及信息处理部分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枢,它指挥着整个系统的运行。它们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和变革最活跃的因素,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控制的关键技术【3】。 ??

3.6伺服传动技术(标题3)

伺服传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系统核心部分。伺服传动包括电动、气动、液压等各种类型的传动装置。计算机通过接El与这些装置相连接,控制它们带动工作机械作各种运动。?? 4.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标题2) 4.1智能化(标题3)

智能是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和。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以某种程度的智能是机电一体化永恒的追求目标。 ??

4.4集成化(标题3)

集成化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机电一体化不仅仅是机械与电子的综合,而应是尽可能包含其它领域先进技术的大综合体;其二是应用系统工程技术来指导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5.总结(标题2)

1)机电一体化技术促使机械工业发生了战略性变革。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法和设计概念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新的方法等待我们去创造,去发现。机电一化技术将扮演2l世纪机械工业的主角。 ?? 参考文献

[1] 沈井财,杨忠启,李金良.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J].哈尔滨:农机化研究,2004.5:22-25 [2] 左月明.谈机电一体化课程的教法[J].山西:山西农业大学报,2002.3(4):33-36 [3] 赵松年.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

正文排版格式:

1)页边距:左(3cm)、右(2.5cm)、上(2.5cm)、下(2.5cm)

2)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字体;行距: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3)应设置页眉、页脚。

页眉内容:浙江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机电一体化技术体系结构及教学应用 (黑体、二号、加粗)

1.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标题2、黑体、三号、加粗)

机电一体化是微电子技术向机械工业渗透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英文名称为Mechatronics。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机电一体化也被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 ??

2.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标题2、黑体、三号、加粗) 2.1 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标题3、黑体、小三号、加粗) 2.1.1先进制造技术(标题3、黑体、小三号、加粗)

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技术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取得理想的技术和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

2.1.2 自动化仪表与传感器(标题3、黑体、小三号、加粗) ??

2.1.3机器人技术(标题3、黑体、小三号、加粗) ……

2.2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标题3、黑体、小三号、加粗)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于也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有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绿色化、人格化?? 3.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标题2、黑体、三号、加粗) 3.1论文研究方向(标题3、黑体、小三号、加粗)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当前的工业领域中其地位日趋重要。当今社会,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下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及信息化社会所孕育的高技术大踏步进入制造领域,因而市场对工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因此,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角度来思考机电一体化课程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3.2 论文主要内容(标题3、黑体、小三号、加粗)

该门课程的特点是多、新、实。门类多.内容丰富,既有电、计算机,又有机。而所涉及的传感器技术、信息和电处理技术发展很快,日新月异,且机电一体化设计对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也很高。因此本次论文探讨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以下6个部分?? 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标题2、黑体、三号、加粗)

现代机电设计方法是伴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本论文以现代机电设计方法

贯穿整个论文的流程,运用现代设计思想对机电产品的设计目标的指导性作用,综合运用各种科学,包括材料学、人机工程学、美学,从而达到使机电产品人性化、自然化的目的,进而更加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机构体系。

在具体设计方法学的使用中,首先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将整个系统分成一系列模块,模块间组成有序的结构,从而使整个系统设计条理清晰。 另外本文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便于实际运用中建立数学模型和几何设计模型,本文也采用了近代工程中先进的仿真方法。 ??

5、毕业论文的工作计划(标题2、黑体、三号、加粗) 该论文的完成,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2011年月日—2011年月日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2011年月日-2011年月日,论文修改、准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