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份试卷合集)吉林省长春农安县高中联考2019年历史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10份试卷合集)吉林省长春农安县高中联考2019年历史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7cfbe4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0b

(4)结合四段材料,简述我国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4分) 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之后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19世纪末,德国社会民主党人伯恩斯坦说,社会主义可以是工人理想主义努力争取的一个目标,一个权利意识的要求,一个文化要求,但绝不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必然性。正因为社会主义只是一个目标,运动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通过民主和政治改革的方法对资产阶级社会制度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即资本主义“长入”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

——伯恩施坦《机会主义》

材料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起来。

(1)依据材料一,指出该文献出现的历史背景,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核心内容。 (8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文中思想的主要论点。(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在实践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法国、俄国和中国各取得了怎样的成果?以俄中为例,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两国革命所选择的不同的革命道路。(5分)

(4)我们应该从马克思、恩格斯身上学习哪些优秀的品质?(3分)

高一期末测试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问(4031. 分) (1)了皇中书

1 B 11 D 21 A 2 D 12 A 22 A 3 C 13 C 23 D 4 B 14 D 24 C 5 C 15 B 25 B 6 A 16 C 26 B 7 C 17 B 27 D 8 D 18 D 28 A 9 C 19 A 29 C 10 C 20 B 30 D 包括帝和省、门答题分) (20

下省长官的意见。(3分)

意义: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且分工明确,互相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 (3分)

(2)地方管理机构实行分权,机构之间分工明确;互不统属,互相牵制,且直属于中央.(4分)

(3)朱元璋废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3分)明成祖设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助理机构.(3分)

(4)主要特点: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4分) 32.(20分)

(1)背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弊端也日益显露;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表明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广泛吸收了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思想成果,特别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并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经验教训。历史使命: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核心内容: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大力发展生产力。(8分)

(2)论点:否认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主张对资本主义以和平的方式加以改造,使其进入社会主义。(4分)

(3)法国:1871年建立巴黎公社,是实践社会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俄国:1917年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1949年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的革命道路:俄国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城市中心论道路;中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5分)

(4)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3分)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基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宗法文系掩盖贫富悬殊 B.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 C.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 D.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

2.中国古代有严格的耕牛保护制度:对私自杀牛者,汉代规定“犯禁杀之者诛”;唐代规定“徒 一年、明清规定“徒一百' 这主要反映出中国古代

A.图腾崇拜源远流长 B.农业经济地位突出 C.宗法社会刑罚严酷 D政府统治逐渐严明 3.近代西方有人把中国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一制度的创立当时主要是为了 A.抑制世家大族,加强中央集权 B.形成重学风,提高官员素质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官僚制度 D.追求公平公正,缓和阶级矛盾

4.明清前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皇权专制统治的弱化 B.封建经济的长足发展 C. 伦理纲常的崩溃无序 D.社会奢靡之风的盛行

5.据记载,乾隆以前军机章京(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只有在内阁、中枢等官员中选调,乾隆时扩大到各部院衙门,几乎涉及中央所有的要客部门。此变化有利于

A.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B.实现中枢权力制衡 C.确保国家政治清明 D.削弱宰相职权范围

6.甲午中日战争煤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冇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这种现点

A. 是对战争结果的准确预见 B.主要依据洋务运动的效果 C.反映出列强对中国的支持

D.坚定了清廷对日作战决心

7.有学者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中国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铁和血铸成的句号。这主要是指辛亥革命 A.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 B.确立了西方的民主制度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赢得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

8.据史料记栽,建于1915年的福州基督教青年会筹集巨款为会员建设体育馆、手球房、开办国术班、游泳班和排球班等,常为会员及社会人士举办各种体育培训、比赛、放映电影等活动。 这说明 A.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崇洋媚外 B.青年人士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C.西方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活习俗

D.欧式生活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9.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国民党军阀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合武力讨伐蒋介石;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 A.仍然坚持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B.开始认识到了创建军队的重要性 C.能从时局变化出发做出正确决策 D.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进路

10.下面是位于石家庄的大兴纱厂实存外币情況的不完全统计表。表格信息折射出

A.全球美元大幅贬值 B.法币可直接兑换黄金 C.民族工业优势明显 D.国统区通货膨胀产重

11.20世纪20—30年代,有人发现中国许多重要的设施、桥梁、进路等处莫名出现了大量日本口服药“仁丹”广告,该广吿主要通过胡子的画法来表示不同的含义,如左右胡尖上翘的表示道路畅通通无阻,八字胡左尖下弯表示左进不通,右进通。这表明

A.日木中视对本国商品的宜传 B.中国技术落后导致交通不畅 C.药品市场受到日本冲击 D.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

12. 1953年10月,新中国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等采取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措施,即实行 “统购统销\政策。这项政策

A标志着我国已确立计划经济模式B.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完成 C.一定程度缓解了粮食供需矛盾 D.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13.1962年到1965年,我国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些措拖

A.有利于调整国民经济比例 C.建立了城镇商品经济体系

B.基本纠正了“左”倾错误 D.开启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4.1980年,中共中央“75文件”指出,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就不要搞包产到户。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复辟资本主义危险。这一论断 A.标志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表明包产到户不适合当时的国情